盘点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强烈要求处死的12名王公大臣

清朝末期,为抗击西方列强的入侵,全国各地兴起义和团运动。对于义和团的兴起,清政府内部有许多王公大臣主张招抚义和团抵抗西方列强。当时的慈禧对这些主战派大臣十分信任,甚至相信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流言。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态度彻底激怒了西方,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很快,义和团的刀枪不入的神话在西方的洋枪洋炮面前彻底被拆穿了,八国联军很快占领京城,慈禧携光绪等人仓皇出逃。1901年初,清政府接受了西方列强的条件,其中包括强烈要求处死的12人名单,即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毓贤、启秀、徐承煜、徐桐、刚毅、李秉衡、董福祥。然而,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人被处死,有人被流放,有人仅被罢官,有人战死沙场。

和议前死亡 3人

徐桐

徐桐是清朝大学士,理学家,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因在戊戌变法中攻击维新派,而深受慈禧信任。1900年,徐桐还支持慈禧立溥儁为皇储,废黜光绪帝。后来,他支持慈禧向西方宣战,并借助义和团排外。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感到大势已去的徐桐自缢身亡。

他塔拉·刚毅

刚毅曾因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名噪一时。他反对戊戌变法,支持废黜光绪帝,因此深受慈禧信任,并升任兵部尚书。刚毅同样主张借助义和团消灭洋人,并率领义和团同洋人开战。1900年8月,刚毅在随慈禧西逃的路上,因腹泻死于山西。后来,西方要求严惩刚毅,但清廷因刚毅已死,只是将其生前官职予以追夺。

李秉衡

李秉衡是清朝四川总督、长江水师大臣。他曾在甲午战争中坐看威海卫失守,拒发援兵而饱受诟病。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后,李秉衡率兵北上,试图保卫京城,但在杨村兵败,退至通州后服毒自尽,时年七十岁,谥忠节。后来清廷在和议后,下令追夺李秉衡的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

处死6人

爱新觉罗·载勋

载勋是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五世孙,第九代庄亲王奕仁第二子,封辅国公,袭封庄亲王。载勋力主借用义和团的力量排外,而且试图废黜光绪帝。期间,载勋在府中设坛,头裹红巾,身着短衣,一副义和团的打扮。后来他担任九门提督,专门负责捕杀洋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载勋随慈禧西逃,后被洋人列为“祸首”之一,要求严惩。1901年2月,慈禧为了讨好洋人,最终赐载勋自尽。

毓贤

毓贤是清末著名的酷吏和极端排外人士,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毓贤曾率兵勤王,后来随慈禧西逃。在清廷与西方议和时,作为“祸首”之一的毓贤本被革职并发配新疆。后来,清政府加重了对他的惩处,对毓贤即行正法。不久,诏书在甘肃追上了毓贤。1901年2月22日,毓贤在兰州被斩首。

库雅喇·启秀

启秀是清末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是晚清顽固派大臣中重要人物。庚子事变中,启秀被日军俘虏。清廷本只将启秀革职,但是在八国联军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将他处死。

徐承煜

徐承煜是清朝大学士徐桐之子,八国联军即将攻入京城之际,徐桐决定以身殉国,他命人在大厅正梁结了两个绳套,并让儿子徐承煜陪他一起殉国。然而徐承煜表面上答应父亲,但在他踢掉其父垫脚的凳子,自己却换装逃跑,但一出门就被日军俘虏了。次年,清廷与八国联军和议之后,决定将徐承煜处斩。行刑前,日军设宴款待,徐承煜以为自己要被释放,十分高兴。但当听说次日自己将被斩首,徐承煜吓得魂飞魄散,神志昏迷。

赵舒翘

赵舒翘是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其为人刚正不阿,不惧权贵,多次平反冤案,深受百姓好评。清廷与西方列强和议时,起初只是将他革职留任,但在西方的武力威慑下,清廷先后改为“交部严处”,“斩监候”。后来奕劻、李鸿章上奏,倘若不按列强的要求办,西方军队将继续西进,于是慈禧下令“斩立决”。消息一出,西安百姓纷纷为赵舒翘请命,担心发生民变的慈禧,最终下令赐赵舒翘自尽。在山西巡抚岑春煊的催逼下,赵舒翘的亲属用纸张覆盖住他的面部,再反复多次灌酒使其窒息而亡。

英年

英年是清廷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工部右侍郎,他曾随慈禧、光绪西逃。《辛丑条约》议定后,在西方列强的要求下,英年被下狱,后被赐在狱中自尽。

流放2人

爱新觉罗·载漪

爱新觉罗·载漪是道光帝之孙,1899年,慈禧曾欲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意图取代光绪帝。义和团运动中,载漪曾极力向慈禧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起初慈禧并未认可,但在他多次进言后,慈禧才肯相信。义和团事变后,载漪被洋人列入“祸首”名单,清廷下令将载漪流放新疆,但在慈禧的操纵下,载漪被流放到西安。清朝灭亡后,载漪生活一度穷困潦倒,在袁世凯的资助下才勉强度日。后来,载漪回到北京。1917年,在张勋复辟之机,载漪才真正的重获自由,直到1922年去世。

爱新觉罗·载澜

爱新觉罗·载澜是载漪之弟,他和其兄一样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后被洋人列为“祸首”之一要求严惩。清廷在洋人的逼迫下,无奈对载澜夺爵,下令斩监候。此后,慈禧念及载澜是皇亲国戚,下令发配新疆,永远监禁。在流放地新疆,当地官员考虑到载澜的皇族身份,并未对他为难,反而在生活上给予十足的优待。于是,载澜继续在新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辛亥革命后,载澜担心作为八国联军之一的俄国不准他东归,在向俄国政府申请后并得到同意后,才返回东北老家,最后病死在沈阳。

革职

董福祥

董福祥是清末著名将领,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他曾率军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及回民起义。义和团事变,董福祥手下的许多士兵曾参加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八国联军攻占京城后,董福祥率军护卫慈禧及光绪帝西逃。后来在议和时,洋人强烈要求处死董福祥,但慈禧年其护驾有功,百般维护,只是对董福祥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董福祥一度对此十分不满,强烈要求整军再战,但慈禧担心此举破坏和谈,令其回乡养老。1908年,董福祥病重,在他临死之际曾写下遗嘱,将其储蓄上缴国库,不久后病逝,享年70岁。清政府迫于列强压力,不敢为其举办仪式,也没有按常规赐予谥号,只是为他竖立“董少保故里碑”一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