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经常有人“通电全国”,是怎么个通法?

电报,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当它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时,遥远的满清,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随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包括鸦片在内的许多事物,跟随者英美列强进入了中国大门。其中,自然也包括电报在内。

可见,对于中国人来说,电报是一个新鲜事物。

据记载,中国首条电报线路出现于1871年,由英国、俄国及丹麦敷设,并在6月3日起开始在上海租界收发电报。

电报线路最初在上海登陆时,曾经遭到清政府反对。不过,没过多少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电报在传递信息上的巨大作用。

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及北塘之间架设电报线路,用作军事通讯。1880年,中俄伊犁期间,李鸿章再以“用兵之道,神速为贵”为由,得以准奏开办电报总局。

李鸿章说:“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中国自古用兵,从未如此神速。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举设电报一举三得,既防止外敌侵略,又加强国防,亦有利于商务。”

由于新闻报纸传播范围有限、速度又慢,只有通电才是能够把自已的主张传遍全国的最快方式,从而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许多人经常纷纷把电报当成表达信息的利器,动不动就“通电”全国,把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给全国主要的报馆拍发电报、公开发表的形式告知天下。

就像今天喜欢发朋友圈,发微博一样,“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电报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岁月里,就像一个大舞台,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精采的演出。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

据统计,1912年有案可查的通电有33次,1913年有40次,1917年有72次,1920年有67次,1922年有97次,1926年有50次,1927年有51次。

不过,当时通电的费用也是非常惊人。

1927年时,华文个人出省电报是一字一角六分银元(这是个人业务,如果是拍发新闻的话,可就便宜多了,只要三分钱);如果一千字的价格,将近160块大洋。就算是以政府公函形式半价收费的话,也要80银元。

如果要通电全国的话,费用可就近乎天文数字了。

通电分小通电和全国通电,小通电起码也得百多元。

如果是大通电,要达到全国通电的效果,则至少要覆盖全部一级、二级电报局以及各大报馆。

当时全国一级、二级的电报局大约有两百多处,有影响力的报纸不下30余家。

比如直奉战争时,张作霖通电大骂吴佩孚,题头写着“大总统(徐世昌)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曹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

反过来,吴佩孚痛骂张作霖:“白山黑水之马贼、狠若吕布、凶逾朱温,非我族类,德不能化。”

这种洋洋洒洒,覆盖范围又广的通电,大略估算的话,每次费用约在两万元左右。

要知道,当年曹锟贿选的时候,选票是卖5000元一张;电报局一等科员一个月薪水才100元——而且已经是小康生活;如果是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上海市场,一块钱可以买30公斤大米,两万块可以办起一家小规模的纺织厂。

换句话说,这一通电报打出去,就是600吨大米或者一家纺织厂。

随着军阀混战进入历史,“通电大战”也不复存在,成为后人回忆民国初期的一道奇观。

进入民国后期,通电全国依然存在,不过已经变得言简意赅。

比如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以及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