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灭亡始末,司马氏的思想格局,决定了晋朝的萎靡不振

原创 | 曹魏灭亡始末,司马氏的思想格局,决定了晋朝的萎靡不振

图片 |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公元 220 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王朝。在位七年后,曹丕去世,曹叡即位。曹丕(魏文帝)、曹叡(魏明帝)虽不是圣君仁主,但也并不昏庸,所以,他们执政期间,能够牢牢地控制着政局,虽然在曹叡执政后期,司马懿已经开始掌握兵权,成为权臣,但还不足以对抗曹魏皇室。

公元 239 年,魏明帝 曹叡 去世,即位的曹芳年幼,由出身于皇室的大将军 曹爽 掌握实权。曹爽注意到了司马懿的野心,于是让司马懿担任太傅,其实就是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限制了司马懿的权力。同时,曹爽开始扶植自己的亲信担任朝廷的要职,试图以此架空司马懿,将他排挤出权力中枢。


值得一说的是,尽管此时曹爽依然大权在握,但他只是想要架空司马懿,限制他的权力,并没有对司马懿进行人身迫害。这与后来司马氏的大开杀戒,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司马懿自然不肯轻易放弃权力,于是假装生了重病,无法视事,令曹爽掉以轻心。经过长期蛰伏,公元 249 年正月,皇帝曹芳与 曹爽 一起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奠魏明帝曹叡。司马懿见处于权力核心的两个人同时离开了京都洛阳,就抓住这个机会,很快控制了洛阳,然后带兵进宫,逼迫太后收缴曹爽、曹羲的兵权。为了让曹爽放弃抵抗,司马懿给曹爽写信,并且做出承诺 ---- 只要曹爽主动放弃权力,便可以保全荣华富贵。


此时,曹爽身边的亲信桓范建议,调集曹魏各地的军队进京勤王,以推翻司马懿。曹爽却相信司马懿的上述承诺,于是决定主动放弃抵抗。可他一回到洛阳,司马懿就违背了自己的承诺,监禁了曹爽等人。几天之后,曹爽、曹羲,连同曹爽的一群亲信、谋臣,一起被处死,同时诛灭了这些人的三族,连未成年的孩子也不得幸免,受牵连者多达五千多人。

这就是高平陵之变始末。经此事变,司马懿成了曹魏的实际统治者,皇帝曹芳成了傀儡。


后来,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李丰、张缉、夏侯玄等人密谋推翻司马师,事败,均被诛灭三族,皇帝曹芳也因此被废,司马师改立曹髦为皇帝。再后来,司马师病死,其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并受封为晋公。他直接派人刺杀了曹髦,改立更加软弱的曹奂为皇帝。其后,司马昭受封为晋王。等到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便废掉曹奂,“受禅”称帝,曹魏灭亡。



司马氏把持曹魏政权期间,除了弑君、屠杀朝臣及其家属以外,还杀害了一批玄学名士,例如嵇康、吕安、、何晏、夏侯玄,都因为政治上的“反抗”或者仅仅是“不合作”而遭到杀害。按照《晋书》的记载,司马懿还仅仅因为自己听到了一句语焉不详的民间预言,就谋杀了战功卓著、毫无异心的武将牛金。

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司马昭,再到司马炎,在这三代人夺取曹魏江山的过程中,小编看到的,是这三代人思想格局的狭小,胸怀的狭小 ---- 只追求“术”而不追求“道”----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晋成了一个萎靡不振的朝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