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打仗30年,破城80座,杀敌100万,却被赐死,冤死还是该死?

战神出场

秦国通过几代君王的努力,到了秦昭王这一代,大打出手的时机到了。秦昭王就是《芈月传》中芈月的儿子嬴稷。也就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一位厉害角色,这个角色被后世称为“战神”,他叫白起。白起,姓芈,白氏,名起。白起之所以被称为战神,是因为他是真正意义上没有败绩的将军。有关战神的战绩,我们在下一个章节接着说。

《大秦帝国》白起剧照

战神战绩

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共同被尊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位列在四大名将首位。有关战神白起的战绩,我们可依据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来整理一下:

  • 昭王十三年,白起从左庶长升为左更,攻韩、魏,斩首二十四万,拔五城。
  • 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取城小大六十一。
  • 明年,攻垣城,拔之。
  • 后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
  • 后七年,白起攻楚,拔五城。白起迁国尉。
  • 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白起迁武安君。
  •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斩首十三万...沉两万卒于河中。
  •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拔五城,斩首五万 ...

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把白起的战绩统计为三大板块——

  • 拔城——约84座
  • 歼敌——约84万
  • 升迁——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武安君

后世说白起一生满共打过70余场仗,并无一败绩,这种说法和《史记》中拔城84座是相符的。

据梁启超考证,战国时期的战争总共阵亡200万人,其中一半人是白起杀的,这和《史记》资料统计的84万也是相符的,因为《史记》中有好几处只说了拔城,却没说斩首,按照白起的打法,只拔城没杀人简直是不可能的。在白起领兵的30余年中,拔城80余座,杀敌100余万,也因此,白起又得了一个“杀神”的称号。

先秦的官制分为官职、临时性官职、爵位、封君四大板块。

白起的官职:白起一出场的官职就是左庶长,国君最大,下来是庶长,庶长下面是左、右庶长。

白起的临时性官职:临时性官职就是战时的官职,战争结束,官职取消。临时性官职最大的是将,将的统领人数不限,有4000卫兵。次一等的就是国尉,国尉统领人数也不限,有1000卫兵,白起担任过国尉。

白起的爵位:爵位中最大的是大良造,商鞅担任过大良造,白起也担任过大良造。

白起的封君:事实上先秦的封君制中君、公、侯是平级的。比如范睢叫应侯,也叫应君。比如孟尝君也叫薛公。白起封武安君。

所以白起在官职待遇方面,每个版块都基本到了顶点。

《长平之战》遗址雕塑

终极一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也是世界战争世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这场战争的主角是白起。长平之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赵军廉颇对秦军王龁的僵持阶段,赵军据守不出,都在硬抗,都没占便宜。
  • 第二阶段:赵军赵括对秦军白起的布局阶段,这里的赵括就是纸上上谈兵的那个赵括。
  • 第三阶段:赵军被诱发、被围困,被割裂、被坑杀。

我们直接从第二阶段说起,赵国被离间加上赵王求胜心切换下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与此同时,秦国换下了勇武大于智谋的王龁,换上了智永双全经验丰富手法独特的白起。事实上这场战争在没有开打之前单从双方主将的强弱对比上来说,赵军已经败局已定了。况且,秦军换上白起之后,白起为主帅这件事是严格保密的,谁要是泄露此消息是要格杀勿论的。如此一来,年轻气盛的赵括压根儿不知道他的对手是白起。《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

接着我们说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出自电视剧《大秦帝国》,虽然是电视剧,虽然有挖苦赵括的嫌疑,但我觉得挖苦的比较合理。话说长平之战爆发的前夜,赵括带着一帮副将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悠闲的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给大家背诵《孙子兵法》,此时有人提醒赵括说是否去熟悉一下附近的地形,赵括曰:这里的地图我都研究了一百多遍了。而你猜猜老家伙白起在干什么,白起在连夜带着几个人探查地形,探查完地形,天都亮了。

到了第三阶段,战争打响之后一切都在按照白起事先的规划发展。白起对赵括满共用了三招,第一招诱敌深入,通过怒而挠之的办法迫使赵括全军出动;第二招,围点打援,分散赵括的注意力,让赵军找不到主攻方向;第三招,切断后路,白起把赵括的前军和后方割裂开来,赵军的前后方都变成了笼子、瞎子和哑巴,被说武器粮食供给了,前后方连一句话都传不过去。

《史记》记载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围困断粮达四十六日之久,赵军军营中出现了士兵相杀而食的惨状。

四十六日之后,白起下令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只放走了二百四十个娃娃兵,天下为之震动。

白起头像雕塑(现代艺术品)

英雄末路

打完长平之战之后,白起很生气,且后果很严重。

白起生气的第一个原因是,在面对如何处理赵国四十万投降士兵这件事上,秦昭王在态度上显得很猥琐。你可以回顾一下,赵军被围困的四十六天之内,关于四十万赵军如何处理,白起肯定是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请示过秦昭王的。在《史记》中司马迁只说了白起施了诡计坑杀了四十万赵军,没说别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秦昭王受小人范睢的指示就如何处置四十万赵军这件事给白起发了一道密函,只不过密函是一张白纸,啥也没写。我宁愿相信电视剧《大秦帝国》里的剧情更加符合史实。面对这张白纸,白起表示很生气,觉得秦昭王不把自己当兄弟,明白这是让兄弟替你背黑锅,但这黑锅背的不明不白,白起心寒,心寒的拔凉拔凉滴。

白起生气的第二个原因是,按照白起的打法是此时的赵国如惊弓之鸟,应该一举攻破灭了赵国。但是小人范睢担心白起灭了赵国后在朝中的地位从此坚不可摧,没了我范睢的地位,于是又一次指使秦昭王停战议和,可笑的秦昭王居然再次听从了范睢的诡计。

接下来等秦昭王想起再次攻打赵国时,赵国缓过劲了,秦昭王让白起去打赵国,白起说战机已失,不愿去打。秦昭王不服气,派了王陵去打赵国,连吃败仗。秦昭王再次要求白起出战,白起说此时战机更加不利秦国,不愿出战,秦昭王恼羞成怒,就把白起贬为普通士兵,逐出咸阳。白起被驱逐的路上,秦昭王觉得不过瘾,加之小人谗言,秦昭王干脆赐了一把剑,让白起自刎,白起接到剑,仰天长叹,反思自己坑杀四十万赵军的罪过,自刎而死。一代战胜从此长眠杜邮(今咸阳东郊渭河北岸任家咀)。

白起死后,秦国老百姓觉得白起死的冤,所以不管城乡,秦国百姓发起了一场对白起的祭祀活动。

李世民画像

历史评说

对于白起功过评说的焦点,在于白起到底该不该坑杀四十万赵国投降士兵的问题上。一派直白的表示,不该杀,毕竟是四十万活生生的生命。一派则辩证的认为,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应该给予适当的理解。对此,军事学家马俊教授在讲《长平之战》时发表过见解,总结起来有两个核心。其一,不杀,养不起。四十万军队的吃饭问题可是个大问题,一人一天吃一斤粮,一天就40万斤,开什么玩笑。秦国连年打仗,粮库里空空如也,秦国的天然粮仓成都的粮食都被吃光了,秦军自个儿的军粮都没着没落的,根本没有力量养活突然多出来的四十万军队。其二,不杀,管不住。如果是四千或四万投降的赵军,可以打散后编制在秦国军队里,可是现在是四十万,比秦军总数还多,就算发了善心不杀养活起来,怎么管啊。

对于白起的功过评说还有一个焦点,就是白起该不该杀的问题。有人单纯的认为,白起这么个杀人机器,该死,再说他功高盖主,秦国军队只听白起的,不听秦昭王的,白起不死,秦昭王就是个空架子,白起一日不死,秦昭王一日睡不踏实。也有些有情怀者认为,白起就是活活被冤死的,白起为秦国效力,殚精竭虑,何罪之有。

杨雄说,秦将白起不仁,常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此矣。

李世民说,白起为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也。

文章由「水滴国学」原创。你认为一代战神白起是该死还是冤死?

参考资料:《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太平御览》

武安君白起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