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蜀汉变成一盘散沙,司马懿为何没有趁机南下伐蜀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后,司马懿又多活了十七年,在此期间,蜀汉失去了诸葛亮这个顶梁柱,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司马懿却没有借此机会起兵伐蜀,蜀汉直到30多年后才灭亡。那么司马懿当初为何不抓住时机挥兵南下,攻打弱势的蜀汉呢?

当年,曹操在世时就一直把司马懿带到身边,不过曹操一直提防着他,因此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并没有什么实权。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而当时诸葛亮兴兵北伐,曹魏中只有司马懿才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因此曹丕不得已只好重用司马懿,不过曹丕也一直都是有所提防,一旦诸葛亮被打败,就马上抑制司马懿势力的发展。

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曹魏皇帝曹叡立马下旨召回了司马懿,就是怕司马懿会拥兵自重。而且此时的曹叡觉得大敌已除,多年绷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性情开始大变,以前的历精图治没有了,一改之前的明君气象,带之而来的是不思进取,大兴土木,感到西蜀已不足为虑,再不愿趁势动兵蜀汉,放心纵情声色,安享逸乐。皇帝贪图享受,司马懿又自认年迈,并且当时东吴不时骚扰,辽东也出了大事,公孙渊背魏自立,辽东地近鲜卑乌桓等异族,一旦成了气候为祸必烈,所以此时的曹魏根本无暇顾及蜀汉这个相对弱小的势力。因此,司马懿也再没有机会及时挥兵攻打蜀汉。

当然,以司马懿的智慧,他如果想要攻打蜀汉,肯定能有办法,他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实际上是有其他原因的。司马懿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国家统一,而是司马氏当权,当时司马懿虽然是前线大都督,但是他是被人控制的大都督,曹魏集团的曹真、曹爽家族依然有势力和司马懿抗衡,如果司马懿真的带兵攻打蜀汉,在诸葛亮刚去世、蜀汉形势不稳的情形下,有很大可能会取胜,但就算司马懿最后赢了,真正胜利的并不是他司马懿,而是曹魏。也就是说,司马懿需要的是在曹魏内部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不是带兵去帮曹操打天下,落得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而且,对于司马懿而言,曹魏掌权者越是无能,对自己越有利。如果蜀汉被灭,那么蜀汉大臣肯定会变成曹魏大臣,而蜀汉当时还有姜维、向宠等能人,如果这些人来到曹魏集团,逐渐掌握权利,那么肯定不利于之后司马家族掌握大权。司马懿是个聪明的人,这点道理他当然心知肚明,他也不会自己出力给自己找来更多的对手。所以司马懿此时只想保全蜀汉,保全东吴,来和他们共同抗衡曹魏,争取更多的权利。要知道,司马懿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早有取代曹魏之心,所以不可能真心真意为曹魏做事。

后来曹叡因病去世,曹爽和司马懿成了托孤大臣,之后二人便进了一段明争暗斗的时期,司马懿初期失利,被逼托病不出,在此期间,曹爽倒是主持了一次伐蜀,但结果却被弄得灰头土脸。到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重新夺回了权柄,从客观上掌握了曹魏的实权,为儿孙建立晋朝打下了基础。然而,此时司马懿已经70多岁,已经时年无多,何况内部反对力量也渐渐抬头,更加无力和没有时间伐蜀了。

其实,很多事情的发生往往都是多种原因杂糅在一起的的结果,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考虑权衡利弊的结果。纵观古今,可以称得上大人物、聪明人的角色都是如此。

关注小编,带您走进一段不为人知的趣味历史,欢迎您评论点赞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