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最后的绝地反击

刘伯温可以说一生非常的传奇,但是他在朝中有一个老对头胡惟庸,可以说这个胡惟庸也不是个一般二般的人,在刘伯温辞官回家后,这个胡惟庸更是告诉朱元璋刘伯温给自己找了一块带有王气的墓地,后面都不用胡惟庸怎么说朱元璋都明白了,但是朱元璋也是个聪明人,他没有全信只是罚了其刘伯温的退休金,而刘伯温的应对策略是主动出击。

朱元璋已经猜忌他了,今天可以罚走退体金,明天就可以摘走项上人头,甚至可能令整个家族的性命不保。刘伯温不愿意就地等死,他当即决定:离开青田,奔赴南京。他知道胡惟奈何不了他,真正决定他生死的是朱元璋。既然朱元璋扣心他要造反,那么他就干脆每天在朱元璋的眼皮底子下待着。

当年离开南京是为了避祸,可是现在,刘伯温只能再次回到南京,如果这个时候不反击,他的死期指日可待。见到朱元璋之后,刘伯温没有做任何辩驳,只是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大声责备自己。刘伯温一点都不敢为自己辩驳,他知道,真理有时候不是越辩越明的,解释在很多时候会被当成掩饰,特别是朱元璋都罚了他的退休金,他要是说自己没错,那不等于是说朱元璋错了?

朱元璋本来对这件事情也是将信将疑,否则就不会只罚他的退休金了,现在看刘伯温的态度,又想到反正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刘伯温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终于摆摆手,这事就算揭过去了。刘伯温满头虚汗地走出皇宫,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危机,虽然已经被化解了,但谁知道下一次、下下次还能不能躲过去?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刘伯温被朱元璋和胡惟庸两个大佬惦记着,总有一天会着了他们的道儿。

接下来的日子,刘伯温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南京城里,此时此刻,他的心境是凄凉而落寞的。在此期间,他写了一首《尉迟杯水仙花》,充分表明了他的心情。可落寞归落寞,刘伯温表面上丝毫不敢表现出来。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个闲散官员,但每天早朝依然一丝不苟地去打卡签到,一分钟都不敢迟到早退,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自己的文笔写些歌功颂德的应景文章。

总之,不求有功,但求别让人抓到把柄。可就是这么着,刘伯温还是被朱元璋找机会好好羞辱了一顿。1373年八月,正好遇到祭祀孔子的典礼,当时胡惟庸和刘伯温因故没有参加,不过作为“应到人员”,还是分到了祭祀的胙肉。可就是这一条肉干,让朱元璋心里很不舒服,他发了一则诏书:“刘伯温!你身为孔门弟子,祭孔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敢翘班?你是想给天下的读书人做表率吗?”紧接着,就罚了刘伯温半个月的退休金。

可怜刘伯温刚恢复领退休金没多久,又被扣走了。更让人不爽的是,同样旷工的胡惟庸,却连口头批评都没有收到。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可是刘伯温又能怎么办?算了,想扣我退休金扣吧,只要能够给我全家人留下领退休金的命就成。进入1374年,刘伯温预测的“三十年杀运”临近,朝堂之上的白色恐怖越来越浓,昔日朝中的权贵动不动就廷杖甚至流放、诛杀。就连一直被称为“谦谦君子”的宋濂都没能逃脱朱元璋的猜忌。

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客吃饭,朱元璋居然派人监视他,第二天又专门把宋濂找来,问他有没有喝酒,请了哪些人,炒了什么菜。宋濂流着冷汗据实回答。毫无疑问,只要他说的有一句和事实不符,那么刘伯温的今天就是宋濂的明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伯温只能更加谨慎,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一步三回头。这样的日子,刘伯温熬了一年多,他心中的郁结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刘伯温本来年纪就大了,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他的身体更加糟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须发已白过太半,齿落十三四,左手顽不掉,耳聩,足腿踔不能趋”。

到1375年正月,刘伯温终于病倒了。可以说这个刘伯温的晚年过得是真的惨,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可是没有办法刘伯温能怎么做?也只是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成就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他可以说是下场最好的一个了。

内容摘自欣怡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