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靖难的幕后策划,朱棣的乌衣宰相,却以僧人的身份赎罪半生

乱世出英雄,向来是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永恒话题。想当年,秦始皇一扫六合,开辟了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王朝——大秦。二世昏庸,大秦倾颓,楚汉之争的乱世点染了韩信、项羽、刘邦这样的英雄;更者,东汉末年,汉室颓败,十八路诸侯分崩天下,三分天下终成定局,这样的时世造就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及曹操煮酒论英雄等一系列传说。遍观种种史料,动荡的乱世,充满着各种机遇与挑战,所谓的英雄在这番充满硝烟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推翻了暴元的统治,费尽千辛万苦建立的大明王朝百废待兴,穷苦的百姓拭去失亲的泪痕,开垦满是鲜血的土地,这架庞大的马车开始行驶。然而,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命呜呼后,刚刚熄灭的战火将重燃他的王朝,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一个不得志的和尚——道衍。

历史长卷应有我一席之地

姚广孝,长洲人,虽出身医药世家,但从小就生活在元朝的铁蹄之下,为了生存他不惜离开自己亲爱的姐姐和挚友王宾,走上当年朱重八走过的老路——出家。

历史总是相似的,注定和尚不平凡。姚广孝,也就是道衍和尚,不甘仅仅做一个和尚,古人都有衣锦还乡的梦想,道衍也怀揣着这一崇高的理想,他苦心孤诣地研究金经玉书,终于迎来了礼部任职的机会,他将会在此碰到他的伙伴——朱棣。晚些时候,大明皇后马皇后去世,道衍与朱棣再次相见,此刻的朱允炆已经贵为太子,朱棣十分苦恼,但又不甘轻举妄动。

朱允炆,一个黄毛小子,朱元璋的孙子,而朱棣是随老爹朱元璋出生入死,立过赫赫战功的亲生儿子。凭什么他朱允炆不费一兵一卒坐享太子宝座,就因为他的老爹是我的兄弟朱标,老爹最疼爱的孩子吗?可以,当时,老爹推举朱标当太子朱棣就心有不甘,朱标生性软弱,何以服众。不过,他是朱棣的大哥,朱棣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皇帝的位子总该砸到朱棣的头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朱棣白白成了燕王,心有不甘,岂无反意。

如果我们说道衍只想做一个官僧,领领俸禄。念念经书,那么就他瞧不起他了。他要做的是一代名臣,名留青史。可惜他投胎投的晚了些,太祖朱元璋已经结束了混乱的局势,这世上再无不可一世的能成枭雄。

虽然姚广孝不会投胎,但他很会投机。道衍敏锐的神经嗅到了这一尖锐的政治信息。本来朱棣仅仅只是有贼心、没有贼胆,也就是停留了造反的理论方面。但是在于道衍的密谈后,他坚定了造反的决心,因为他有了他的智囊,被后世称为乌衣宰相的道衍,道衍跟随燕王朱棣回到了北平。

乌衣宰相,并不是什么好听的称号。乌衣代表着阴谋与黑暗,为人们所不齿。这是因为他掀起了乱世,一场关于皇权的争夺战即将打响,这一切都是这个光头和尚所谋划的,自古乱世造就英雄,而他却成为造就乱世的枭雄,千年罕见。

人生在世,无不为两个字起早贪黑: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另一个是精神世界得以满足的"名"。有的人为了利而遭千古骂名(严嵩、秦桧之徒);有些人舍弃利只为一世清名(海瑞、诸葛亮一类),而道衍看似名利双收,实则在他暮年时,看透红尘,自己早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是非非惹人恼

老爹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在道衍的辅佐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勤王。自起兵以来便是困难重重,且不论以一个封王的军事力量对抗举国的明兵有多天方夜谭,就单单说那个济南城,十分坚固。是燕王朱棣永远迈步过去的坎。眼看着江南的军队正在被朱允炆一点一点的集结,朱棣的胜算一天一天的减少,可这座顽固的城池就是不能攻克。

关键时刻,道衍的一句话点醒朱棣:"何不直袭京师,京师若下,何愁江山不可易主。"朱棣采纳道衍的建议,直奔京师,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城门,朱允炆出逃,明成祖朱棣登上应天的皇位。道衍完成自己一世名谋的梦想。但是一幕幕惨剧映入他的眼帘。

朱棣上位后诛杀靖难之役反抗他的大臣,清除旧党,稳定皇权。其中最为骇人听闻的是方孝孺被诛十族。你没有听错,不是九族,是足足的十族。我们一般在影视剧里常见最严苛的惩罚莫过于株连,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株连九族。而因为我们的方孝孺太忠于建文帝,拒不对朱棣称臣,否定朱棣的合法继承权,甚至于破口大骂。朱棣恨之切,以至于株连九族不过瘾,还将方孝孺一族的邻居算成第十族,一起株连。百十口人命瞬间在道衍的眼前灰飞烟灭,虽然他之前劝过朱棣入城勿杀前朝官员,可是早已无济于事。

残烛下的忏悔

如果说那些残忍都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么衣锦还乡的理想破灭便是压垮道衍紧张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靖难之役后,道衍一度官至太子少师。当取得如此荣耀后,他想的便是衣锦还乡。在一众官员的溜须拍马的拥护中,道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州。当他叩响那熟悉又陌生的大门时,传来的竟是无尽的沉默。最疼爱他的姐姐就在家中,但是又好似远在天涯。他知道他已经"失去"了至亲。当他拜访好友王宾时,等到的却是闭门不见,"穷人不与富人交"和"和尚误事"的答复。累累罪行让他失去了亲朋。此刻的他虽然衣锦,但再也不能"还乡"。

这之后,他返回朝中更是屡次婉拒朱棣的高官厚禄的佳赏,独自一人寄居寺庙。与佛祖为伴。天明时分如朝办公,晚上寺院诵经念佛。一来惧怕功高盖主,引来杀身之祸(之前朱元璋为巩固皇权大肆屠杀开国元勋);二来忏悔自己挑起战火,祸害平民百姓的罪孽。

道衍在死之前还在请求明成祖朱棣饶恕建文帝时的主录僧傅洽,红尘看破,在最后一刻,他还在赎罪。

历史上能造就时世的人不多,能参透红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名与利一叶障目,将多少王侯将相玩弄于鼓掌之中。道衍虽然有罪,但他能担起这份罪孽用剩下的生命去自我救赎。曾经的青云之志换来的是众叛亲离的结局,饱经沧桑后独具慧眼看破红尘,功名利禄过眼云,亲朋团聚善为真。

参考材料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

明官修——《明实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