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厚是福,老实人因加班得到意外机遇,被乾隆赐予状元之位

有句俗语,老实人易吃亏。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位,却充分地印证了与这句俗语恰恰相反的道理。主人公是清朝科举考试当中的考生,因向来没心眼好说话,所以常被同僚戏耍。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一次独自无聊的加班,却让他的人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老实人不仅没吃亏,而且还意外高中乾隆朝新科状元,他就是乾隆嘉庆两朝名臣毕沅。

毕沅画像

在古代,参加科举制度并且成功入围者都会受到世人的无比羡慕,家中都会以此为荣。尤其清朝时期,在八旗子弟享受到一系列优厚政策的前提下,科举更像是专为汉人而设置的专职考试。到了清朝,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三级考试模式,分别是省城的乡试、京师的会试以及太和殿(乾隆中期改为保和殿)的殿试。

师从大儒,以举人之身入职军机处

毕沅,字纕蘅,江南镇洋人。乾隆十八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

而我们这位憨厚老实的毕沅,便在1753年(乾隆十八年)的顺天府乡试中顺利上榜,成为当科新进举人。可没过多久,毕沅却被授予了内阁中书的职位,令人好生奇怪。

乾隆画像

按照常理,只有在殿试过后,成为进士的诸考生才有正式踏入仕途的资格。但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部门时常会有出缺的情况发生,而殿试是固定三年才能举办一次。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朝廷会在部门出现缺员的情况下及时通过考授的方式予以填补空位,而毕沅的内阁中书职位便是这么来的。

不过,要想获得考授的入场券,也绝对不是一件简易之事。由于内阁中书所缺名额实在有限,加之举人数量众多,而毕沅之所以可以脱颖而出,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恩师的举荐。他的恩师就是有“花甲进士”、“江南老名士”之称的沈德潜。

沈德潜故居

当时沈德潜正得乾隆重用,所以对于他的举荐,朝廷还是十分重视的。当然毕沅也并没有让恩师失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通过了考核,被授予内阁中书一职。

在内阁中书任上没多久,毕沅被调派为军机章京一职。虽然该职位没有固定品级,但军机处历来就是离皇帝最近的所在,并且军机章京素有“小军机”之称,所以毕沅也算谋到了一份好差事。

军机处

因憨厚独自加班,却意外高中状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毕沅就不再需要参加之后的会试和殿试了。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三月,时隔七年之后,毕沅参加了由礼部组织的庚辰科会试,成功上榜成为贡士,获得了同年四月二十六参加殿试的入场券,与他同在军机处任职的诸重光和童凤三也入围了当年的殿试,三人既是同僚又是考友。然而就在殿试前一天,因为毕沅的老实,却让他的未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月二十五晚上,正巧轮三位考友兼同僚在军机处当值加班。我们都知道,殿试是由皇帝最终过目的,而历届殿试又十分重视考生的书法。所以按照常例,长于书法者在殿试中基本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而三人当中,诸重光的书法最好,童凤三次之,毕沅垫底。

​毕沅书法作品

所以在诸、童二人心中,毕沅再怎么努力,因为书法不好与状元之位也是必定无缘。所以二人以此为由,要早早回住所专心准备明天的考试,留下毕沅一个人在军机处加班。也是毕沅平日里憨厚老实惯了,最终竟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二人的要求。

就这样,毕沅一个人熬到了后半夜,就在他犯困的时候,突然送来了一份奏报,落款是陕甘总督黄廷桂,其中的内容是关于新疆屯田之事的一些现状和建议。没想到这份奏折却让毕沅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便到了天亮时分。毕沅这才想到要前往太和殿参加殿试,于是赶紧匆忙收拾一番,前往考场。

太和殿

殿试历来考时务策问,毕沅深知此次殿试能位列前二甲希望渺茫,只要能混个三甲末位就好(入围殿试者不会落榜)。可当考卷发下来之后,毕沅顿时眼前一亮喜上眉梢,原来此次殿试的考题正是策问新疆屯田事宜的。我们都知道,毕沅昨晚几乎啥也没做,全用来研读屯田奏报了,所以这次的策问对他来说简直轻而易举,于是往日写字慢思维不灵敏的他也体会到一次“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二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

考完之后,殿试的读卷大臣们会先对所有考卷进行一个基础的评判排序。按照内容来说,毕沅的考卷毫无疑问拔得头筹,但由于他的书法缺陷,所以综合起来只排到了第四名。待到殿试结束的第三天,由乾隆亲自决定最终排名,当读卷大臣读到毕沅的考卷时,乾隆龙颜大悦,毫不犹豫就钦定毕沅为庚辰科的新科状元(一甲第一名)

乾隆剧照

而偷懒的那两位,诸重光得了榜眼(一甲第二名),童凤三得了二甲第六,当他们事后知悉毕沅得以大爆发的真正原因之后,无不懊悔嗟叹。

史海君说:

沅以文学起,爱才下士,职事修举

毕沅之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憨厚是福,老实人不吃亏。当然,除了憨厚淳朴,毕沅身上还有很多优点,如乐于助人、礼贤下士,博闻强识无所不通(《续资治通鉴》作者)。也正是凭借这些优点,终乾隆一生,毕沅都受到了重用。

参考资料:

《清高宗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高宗本纪》、《清史稿.卷一百零八.志八十三》、《清史稿.卷三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一十九》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