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明朝历史:朝鲜厚颜无耻地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

在明朝之前,中国和朝鲜的边界线并非是今天我们所知的鸭绿江—图们江一线。唐朝和新罗的战争之后,新罗和唐朝以大同江为界。993年,王氏高丽和契丹战争之后,又将边界线北移到咸兴以南的定州、宣德、元兴三关及都连浦一线,此后的金朝和元朝时期,中国和朝鲜的边界线保持稳定。然而,在明朝时期,朝鲜李朝却大肆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的领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高丽地图

1368年,朱元璋派遣大军北伐,元朝势力退回了大漠地区。此时的高丽乘明朝和蒙古人的战争之机,迅速出兵向北推进,占领了图们江—鸭绿江以南的地区。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投降于明朝,至此,辽东地区纳入了明朝的版图,明朝在此设立辽东卫,后来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

辽东都司

此时的东北地区局势十分复杂,一个是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比较强盛,另外朝鲜又不断北扩,面对明朝的迅速推进,朝鲜开始和元朝残余势力勾结了起来。1382年,明朝命令元朝的降将胡拔都深入东北地区招抚女真各族,第二年,胡拔都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投降。此时高丽大将李成桂于是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平,明军败退。1384年,明朝又派军准备接管故元合兰府辖区,但因兵力单薄,还是被高丽军击退。

鸭绿江

1388年,朱元璋决定在大同江以南设立铁岭卫。,并命令户部向高丽国王发出了外交通函:“以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军民女直、鞑靼、高丽人等,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境疆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复有侵越”。然而高丽国王接到该外交通函后,便歪曲历史,狡辩道:“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诸州以至公山佥镇,自来系本国之地。”

朱元璋

面对高丽国的如此态度,朱元璋决定使用强硬手段,派军建铁岭卫。而高丽认为明朝和元朝势力在东北难分难解,因此不可退让,也是派遣全国八道精兵进攻辽东地区。1388年,李成桂率领5万大军(号称10万)渡过鸭绿江,准备进攻辽东。但明朝早有防备,李成桂不敢贸然进攻。但是明朝为了增强辽东的防御,却将铁岭卫后撤到辽河一带。

1392年,李成桂反过来率军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李朝。鉴于明朝的强盛,李成桂主动要求和明朝通好,向明朝称臣,并请求改国名为“朝鲜”。然而李成桂称臣纳贡不过是为了缓和和明朝的紧张关系,成为明朝的藩属国之后,朝鲜依然推行“北进”政策。在朝鲜武力威胁和怀柔的两面政策之下,原元代合兰府一带被朝鲜所占领。

李成桂

但是朝鲜还并没有得到满足。1401年朝鲜太宗继位后,他向明朝提出将三散、秀鲁兀等个地方划入朝鲜,朱允炆拒绝了朝鲜的无理要求。但是此时明朝内部的“靖难之役”正进入关键时期,因此无暇外顾。永乐帝上台后,朝鲜又向明朝上书,要求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的“十处女真”划给朝鲜,并认为“俱系本国之地”。而永乐帝在没有仔细参照辽金版图的情况下,轻信了朝鲜国的说法,于是发布诏令“朝鲜之地,亦联度内,联何争焉,今准其请”。

此后,明朝开始大规模向东北进军,加强了对东北的控制。1409年,奴儿干都司设置,整个黑龙江流域纳入了明朝的版图。然而由于明朝已经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地区划给了朝鲜,使得朝鲜可以大肆在这一带进行扩张。1416年~1449年,朝鲜在对这里的女真族恩威并施,最终在鸭绿江南设置了“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从此之后,中国的朝鲜的边界就维持在了鸭绿江和图们江一线。

李氏朝鲜地图

明朝作为一个十分强盛的王朝,在建国之初能够在东北击败强大的蒙古势力,但是却对朝鲜一步步忍让,最终让朝鲜占领了中国在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的大片土地,这十分值得我们反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