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清政府废除科举,是在为亡国敲响丧钟?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吏制度,在我国选官制度上历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始创于隋朝,终结于晚清,随着科举制度的结束,清王朝也走向了彻底覆灭,可以说,清政府废除科举,敲响了亡国的丧钟

科举考试现场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维新派的建议支持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维新领袖康有为上奏光绪帝,提请设立学部,以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工作,谁知,学部衙门还未组建,“戊戌变法”就在守旧派的血腥政变中宣告破产,历时仅103天。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新政”大背景下,政务处奏请慈禧,请求设立学部,得到批准后,满清重臣荣庆担任首任学部尚书,熙瑛、严修任左右侍郎,各省、府、州、县均成立独立的对应教育管理机构。学部的成立,事实上已经标志着从隋朝开始,历时两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已经在中华大地被正式废止,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也由此展开。

戊戌变法

中华民族会如此急切地开展新式教育,是因为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每每面对列强侵犯,无不惨败,以耻辱的割地赔款收场,中国人太想富国强兵,常常思考偌大的中华为何会落后于蛮夷列强,最后,人们得出的结论是枪炮不兴,科技落后。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则是教育出了问题,罪责自然要由“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科举制度来承担了。朝野上下明白这点后,纷纷叫嚷废除落后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却没意识到科举制度在延续清王朝统治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今人看来,清朝灭亡归于革命,其实不然,清朝最终覆灭与明朝、元朝统治者被武力推翻不同,辛亥起义军远远弱于北洋新军,除去武昌首义双方爆发了几场规模战斗外,其余各省得以“光复”几乎是兵不血刃。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清政府会倒台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故步自封,不能变法图强、抵御外辱。

鸦片战争

自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清政府签订了许多无比耻辱的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光绪帝急忙西逃之时,“东南互保”局面形成,满清朝廷就已彻底散失民心,辛亥革命之前,各省其实已经拥有了独立实力,北京的宣统帝不过是维持中华统一的象征。南方各省对于清廷不满已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财税来源要地江南沦陷,清廷失去了主要财政来源,无法筹钱发饷募兵。再加之八旗子弟早已糜烂,毫无战力,清廷只能宣布由各省自行筹钱募兵,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就是在此时崛起,这些军队的组建也导致地方财政、军事大权落入各省督抚手中。清廷在剿灭农民起义后,仍能维持统一政权,畅通政令,则是通过把控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时机尚未成熟之前,纵然是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权势滔天的封疆大吏,慈禧太后一道夺职懿旨就能将他们从天堂拉下。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事实上,那时的中国与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相比,有颇多相似之处,国家能够平息叛乱完全依靠各地独立武装,地方要员事后获得该地兵政财权。不同的是,由于列强咄咄逼人与大清国情,当时中国并未出现唐末那样的各地藩镇割据局面,整个国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仍能维持着一派祥和,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同光中兴”。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而八国联军侵华,则将这一切伪相披露出来,全国形势急转直下,央地矛盾尖锐,“东南互保”。不遵王令。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廷昭告天下,正式废除科举制度,“重文轻武”不再,维持清廷广大区域稳定的士绅共治局面被打破,在这之前,那些乡绅、士人能够在乡里一言九鼎,备受尊崇,依靠的也是他们身上那进士、举人的名头。地位急转直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士绅惶惶不可终日,自己合法获得权力的渠道(科举)被人废除,激起了他们对清政府的不满与怨恨。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金榜”

而当时掌握各地军事、财政大权的封疆大吏,许多都是埋首苦读出身,对科举有一种无可复加的推崇感,整个知识分子阶层也都出身科举,科举制度被清政府完全否定意味着以科举选拔人才的这一官僚体制失效的同时也表面清廷否定了自己,权力来源失去合法性的他们最终也将不被清廷所承认,早就对腐朽落后的满清“异族”所不满的地方大员与各地士绅,这下子完全站在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当革命浪潮掀起,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响应革命,亲手埋葬这个落后的王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