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汉武帝是怎样一步步和匈奴撕破脸的


文:炎华氏 梦LOVE游 (读史特约作家)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前前后后

刘启明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匆匆忙忙为不满二十岁的刘彻举行了加冠礼。

公元前141年,3月,刘启病危。

刘彻即位为大汉皇帝。

刘彻即位为大汉皇帝后,很想有一番作为,也很想让天下大治,让大汉达到上古时代的治世。

既然有了想法,就得找办法。可是,汉武帝自己找不到办法,就诏问群臣。

诏问群臣的结果是:使天下达到古代治世的办法,法家做不到,道家也做不到,能做到的,只有儒家,或者说,只有儒家是提倡的。

所以,刘彻对儒家,比较喜欢。

其实,喜欢儒家思想的,不仅仅是刘彻,还有田蚡、窦婴等人。

换句话说:儒家思想,是整个朝廷所希望推行的。

当丞相卫绾死后,由谁担任丞相,是整个汉朝的首要任务,田蚡是皇太后王姪的弟弟、窦婴则是太皇太后的侄子,都是外戚贵族。

再加上,汉武帝刚即位,对朝廷的影响力很小,基本都在窦太后手里。

所以,窦太后说了算。

于是,田蚡主动说:窦婴可以担任为丞相。

窦太后就直接任命窦婴担任了丞相,同时,任命田蚡担任了太尉。

这两个人喜欢儒家思想,正中汉武帝下怀。

于是,喜欢儒家思想的赵绾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王藏为被任命为郎中令。

可是,窦太后不喜欢儒家思想,她喜欢道家思想。

毕竟,大汉自曹参以来就讲究的是清静无为,作为一个老人,很难一下子接受这样的思想。

可是,朝廷的上书,必须经过窦太后。所以,儒家的很多主张,根本实现不了。

所以,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向皇帝上书,大臣们奏报事情不要经过太皇太后,也就是窦太后,然而呢,御史大夫赵绾被逮捕入狱,由于不堪凌辱,自杀身亡。就连和这件事有点关系的郎中令王藏也被逮捕入狱,含恨自杀。

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因为他们也喜欢儒家思想,再加上劝谏不力,也被窦太后全部罢官免职。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蚡是皇帝的舅舅。

这两个人的免职,使得刘彻形同虚设。

倒不是说这两个人是刘彻的盟友,而是,作为朝廷的王公大臣,太后想废就废,皇帝往哪里摆?

新任的丞相叫周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汉武帝的儒学革命暂时陷入了低谷,但是有一项却被传承了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诏对贤良。

所谓诏对贤良,就是皇帝用诏书的形式问问题,地方人士然后上书,回答问题。

这种制度,源于汉文帝时期,但效果不明显,或者,孝文帝没找到人物。

这种制度,是全国寻找人物,所以找上来的人难免鱼龙混杂,当时的丞相卫绾就对汉武帝说:诏对上来的人,有很多是学习商鞅、申不害、张仪、苏秦这些人的思想,对于已经统一的大汉王朝而言,没用。所以,丞相卫绾劝诫皇帝:千万不要重用这些人。

汉武帝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因为,他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如何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上古时代的治世。

这个答案,是董仲舒给的。

董仲舒,广川人,小时候学习过春秋。这个人,很有学问。

汉武帝的诏书,是这样问的:我获得了先帝的最崇高的地位和最美好的德行,所以,希望长久的传下去。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想知道治国的纲要和安民的原则。

汉武帝认为:五帝三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大道是改革制度、制定乐章。可是,东周以来,这种大道却废止了。

为什么三皇五帝的时候,用这样的大道,国家就能被治理好,到了东周时期,这些大道就治理不好国家了呢?

这个问题很深奥,就相当于两个人用同样的一根笔,为什么写不出一样的字。

答案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原因,包括今天,也只能归结为人和人的差别。

董仲舒却上书说:我谨慎的按照《春秋》的记载,考察以前做过的事,来研究人和天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是:国家将要发生违背道德的败坏事情,上天就会警示,如果,还不知道醒悟,上天就会出现一些怪异的事情来恐吓,如果还不改,那灭亡就会降临。

道是什么,就是通过这个道得到国家大治的目标,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暂时把“道”翻译成治理国家的手段。

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使国家得到大治。

董仲舒认为:仁、义、礼、乐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之所以圣明的君主死后,国家还安宁,就是因为礼教的结果。比如说周朝,周朝治理国家的“道”在周厉王、周幽王的时候衰落了,不是“道”灭亡了,而是,周厉王和周幽王不遵守。周宣王再次把周朝的“道”发扬光大了起来。

所以,世道衰乱,皆在人为,不在上天。

这就是天人三策的第一策。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天和人是一体的,上天警示你,你就得改,否则就要遭殃。但是,决定权还在你手里。

汉武帝觉得,董仲舒的对策很不平凡,就继续追问:舜治理天下,什么也不干,周文王治理天下,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是,却都是太平盛世。玄机在哪?

董仲舒再次上书到:

尧在位的时候,努力寻找圣贤的人,放逐了扰乱国家的人,得到了很多贤士,比如:舜、后稷等人。天下贤臣纷纷归附,人民安居乐业,舜即位之后,继承了尧的事业,继续任用尧时期的那些贤臣,所以才垂拱而治。

周文王的时候,商纣王还活着,要想解救天下人,只好每日奔波。

所以,当帝王的条理系统是一样的,勤劳和安逸,只不过是时代不一样罢了。

那么,当帝王的条理系统是什么呢?

董仲舒说了几点:

第一点:区别尊卑贵贱,劝勉人们拥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就可以当官,没德行的人,就不能当官。

第二点:人才培养。皇帝亲自耕作,却思念古代的治世,却没有得到贤人的辅助,是因为:平时缺少鼓励劝勉。

平时不培养人才却想要得到贤人,就好像没有雕刻玉,就像让玉上有了自己喜欢的图案。

所以,要培养人才,就必须设立太学,这也是找到贤士的关键所在。

第三点:官员。管理国家的官吏,不应该通过年岁的多少来决定升迁是否,古代就是看中能力。所以,能力小的人,干的时间长,也是小官。如果,朝廷能以地方举荐的贤士是否合格而作为考察标准之一。那么,遍得天下的贤人,三王的盛世时代,也就不远了。

天人三策第二策,神神鬼鬼。

汉武帝看的上瘾,却没看懂。

追问董仲舒:你往上表扬尧舜、往下责备桀纣,就是不谈现在的时事。既然你已经找到了治理国家的办法,为啥不告诉我呢?

董仲舒上书,主要讲了四点;

第一;制度问题,做君王的,就要顺从天命,做臣子的,就要教化百姓,从而建立上下尊卑的次序。

比如说,春天是天用来生育万物的,仁是人君用来爱护百姓的,夏天是天用来滋长万物的,德为人君用来养育万民的,秋天是天用来诛杀万物的,刑法是人君用来惩罚人民的。

不能违背了这个制度。

第二;累积问题,尧从诸侯升为天下,舜从百姓成为天子,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的,是逐渐形成的。夏桀、商纣虽然无道,单也在位十几年。这就是慢慢的衰微导致了灭亡。

第三;教化问题,夏商周的教化,是不一样的。夏讲的是忠、商讲的是敬、周讲的是文。

殷商继承了夏朝的礼制,有所增减,周朝继承了商朝的礼制,有所增减,但夏朝沿袭了尧舜的礼制,却没有增减。那是因为,继承治世的,他们治理国家的办法是一样的,继承乱世的,他们的治理管理办法不一样了。要不然,也不需要更换。

第四,利理问题,董仲舒认为,享受俸禄的人,就不应该和老百姓争利,再去做产业。还举了一个例子,公仪子在鲁国做丞相的时候,看见了妻子在织布,就骂她妻子:我已经有了俸禄,你干嘛还要和布农争夺利益啊?

最后,总结道:《春秋》这本书,是重视统一的,如今,人民的道理、思想、研究方法都不一样。作为人君,如果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朝令夕改,下面的人很难理解。所以,应该吧不属于六艺范围之内的,一律禁止。这样,人民就知道服从的对象了!

这次对策以后,董仲舒被任命为江都国的丞相,后来又被公孙弘设计担任胶西国的丞相,终其一生,虽然汉武帝看中,除了这次对策之外,对大汉王朝的影响却非常有限。

这次对策,对中华民族而言,影响深远。设立太学,开创了官府办学的先例,延续至今。罢黜六艺,虽然汉武帝选择了独尊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汉武帝初试牛刀

建元三年,帝国得到了两个情报,一个是闽越国进攻东瓯国,一个是大月氏被匈奴击败,都想找帮手报仇。

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东瓯曾经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刘濞逃到东瓯的时候,鉴于汉朝已经取得平定叛乱的胜利,东瓯就杀了刘濞,送给了汉朝。

所以,刘濞的儿子就跑到闽越,希望闽越攻打东瓯。

东瓯只好向皇帝告急。

皇帝问自己的舅舅田蚡怎么办,田蚡说:越人内斗,不用管。

可严助却说:小国求救而不去救,天子凭什么以万国为臣子呢?

有了严助的支持,汉武帝决定:援助东瓯国。

鉴于窦太后掌管着军队,汉武帝没办法,只好让严助动用地方武装——会稽郡的军队前往援助,军队还没到,闽越就退兵了。

东瓯国害怕,就申请迁移,汉武帝让他们迁移到江淮地区。

第二个情报就不好处理了。

对于汉朝而言,匈奴是个强大的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自从汉朝建立以来,就是时刻刻遭受着匈奴的威胁,汉高祖被围平城、冒顿调戏吕雉、汉文帝和汉景帝委曲求全都是明证。而大月氏呢,是个什么国家,汉朝一无所知。

对于汉武帝而言,知道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大汉的潜在盟友。

汉武帝决定,要去寻找这个国家,但是,要想找到这个国家,就必须从匈奴走。

这是一个没有把握的事情,因为,汉人到了匈奴,一眼就能被认出来,你还要大摇大摆的去找月氏,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确实。

所以,没人干。

汉武帝,重金求人。

一个叫张骞的郎官愿意承担重任,去寻找月氏国。

建元四年,张骞出使西域,寻找这个潜在的盟友。

可是,在经过匈奴的路上,被匈奴人给发现了,不仅发现,还逮捕了。

所有的文书都证明:这是一个想要去勾结月氏的人。

于是,单于就问张骞:月氏在我们的北面,汉朝使者为什么要去寻找月氏呢?如果我要穿过大汉去寻找南越国,汉朝会答应我的使者吗?

于是,张骞被匈奴扣押,这一扣留就是十几年。甚至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我们回到大汉。

汉武帝左盼右盼,出使月氏的使者老是不回来。

没办法,和亲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之所以是或许,是因为,可以不和亲。但代价是很大的。因为,需要战争。

主战,向来都是武将的唯一选择,作为一个武将,在关键的时刻,如果露出胆怯的面孔,别说别人,估计就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可是,作为文臣就不一样了,既可以慷慨淋漓的讲述大义,坚持主战,也可以分析时事,引经据典,然后主张和亲。

毕竟,和亲是大汉建国六十多年来唯一的道路。

相反,主战的人,却必将背上误国误民的骂名。就连高祖皇帝都打不赢,谁还敢提攻打匈奴?

更何况,大汉建国以来,和匈奴的战争,没占必败。

正在考虑是否对匈奴动手时,南方的闽越国却不又安生了。

建元六年,南方的闽越国再次出兵南越国。

闽越国,真是一个惹事的主。

南越国的君王,赵胡刚刚即位,形势不稳,所以就奏明汉武帝。说道:闽越和南越,都是大汉的藩属国,不应该互相攻打,然而,闽越却无辜进攻南越,我不敢擅自发兵,请天子下诏指示。

汉武帝的决定是:出兵。大行令王恢授命出兵攻打闽越。

王恢的兵马还没到,闽越人就内乱了——兄弟残杀。

闽越王的弟弟——馀善联合闽越的宗族认为闽越打不过汉朝,就杀死了自己的哥哥,便投降了汉朝。鉴于馀善的贡献,汉朝封馀善为东越王。从此,闽越被一分为二,一个依然叫闽越,另一个叫东越。

汉朝出兵的目的达到了,自然就撤兵了。

撤军的时候,王恢让当地的官员告诉了南越王这件事,南越王很高兴的用枸酱酒来款待。

汉武帝也派了使者——严助前往,赵胡感激汉朝,愿意派儿子入朝为质。

枸酱酒,这样的酒,当地官员隐隐约约记得出自大汉朝的蜀郡,怎么会到了南越的手中呢?

回去核实了之后,这个叫唐蒙的当地官员向皇帝说明:南越虽然臣服,但实际上却割据一方,听说夜郎是个大国,而且临近南越,如果沿江而战,不失为制服南越的一条妙计。

皇帝委命唐蒙去招降夜郎。

夜郎的受降,对于汉王朝而言,影响很远,从此打开了前往西南的门户。

影响虽然深远,但作用却微乎其微,因为,道路不通。

汉朝修了好几年,都没修好。

既然道路修不通,那就暂时不修。

因为,匈奴人来了,来和亲的。

建元六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那就是窦太后死了。

窦太后死了的作用是:汉武帝掌握了朝政。

窦太后死了之后,汉武帝马上就把丞相和御史大夫罢免,任命田蚡为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元光元年,当匈奴人提出和亲的主张时,汉武帝不得不召集满朝文武商议。

汉武帝说:我汉朝以非常漂亮的女子嫁给匈奴,并且有黄金等东西赠送。可是,匈奴对我朝却极为怠慢,抢劫的事情,时常发生。所以,我想出兵攻打匈奴。

一个地方官:了解匈奴的燕人——王恢上书到:反对和亲。理由是,和亲,最多不过几年,匈奴又来掠夺。还不如直接攻打。

但是,韩安国代表满朝文武上书到:军队远征,不会有好的战果,就算打败匈奴,也不能管理那些地方。更重要的是,匈奴以逸待劳,我们很危险。

满朝文武附议。皇帝很无奈。只好同意和亲。

作为妥协条件,汉武帝不得不把远在边疆的李广、程不识两位将军罢官。

可是,和亲之后的匈奴,照样对汉边境进行骚扰。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

皇帝收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奏章,王恢建议对匈奴用兵。而且还提出了计划,既然刚刚和亲,那么匈奴的防备心比较小,这时候引诱他们前来,我们埋伏重兵,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皇帝再次召开御前会议,谈论匈奴问题。

内容完全一样,不一样的是王恢首先发言:即使皇帝不说,做臣子也应该这样做。战国时期,虽然胡人强大,但是燕、赵、秦三国谁经常受到胡人的侵略?如今,大汉一统,却被匈奴侵略。原因只有一个:匈奴对大汉没有敬畏心理,所以,必须打。

御史大夫说:不能打。高祖皇帝、吕后、文帝、景帝谁不想攻打匈奴,结果呢?高祖被围平城,吕后强忍屈辱、文帝、景帝也不得不忍辱负重。甚至,打败了,就不说了,打胜了呢,你能守住匈奴的土地吗?不能。

所以,不能打,那就和亲。

双方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

鉴于这个谋略的风险性比较低,汉武帝拍板:非打不可。

汉武帝根据王恢的建议,派聂壹为间,让他到匈奴献计:我可以杀掉马邑的县令,然后,就把马邑县城献给你。

当然了,做反面人物的,唯一可以使用的,便是自己的仇恨。作为马邑的富商,也许县令确实阻断了聂壹的财路。

单于相信了聂壹的话,统帅十万大军,前往马邑。

汉朝这边呢?聂壹和朝廷找了一个死囚的头颅,挂在了城墙上,并且说明,这就是马邑县令。

同时,汉朝军队,也按照王恢的策略,部署完毕。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统帅全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车、大行王恢为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

五路大军都在马邑附近设伏,共计三十余万。

可是,当匈奴的单于走到武州的时候,突然发现漫山遍野的牛羊没人放牧,于是就进攻附近的一个哨所看看情况。

这一幕,被巡逻的人看见了,就去救,问题是,哨所没救出来,自己反倒被搭进去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知道汉军的部署。一经审问,真相大白。匈奴人连忙撤走。

自此,汉匈关系,彻底撕破。

马邑之谋,对于汉武帝而言,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重要的是:边境再无宁日。

所以,如此兴师动众,却一无所获。总得找人负责。没办法,王恢作为意见的提供者,只好被法办。原因是:王恢没有出击攻打匈奴。

当然,这个理由可有可无。重要的是,皇帝的脸面需要保存,失败了,你就得负责。

这件事情之后,汉匈关系,降到了一个冰点。

但是,这层关系没有捅破。

汉朝,照样开放边境的关市做贸易。

匈奴,时不时来抢一回。

汉武帝很头疼,张骞又不回来。

元光五年,郁闷的汉武帝再次诏对贤良,这次得到了又得到了一个人——公孙弘。

元光五年,汉武帝下诏,诏问儒生:听说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十分完善,对罪犯只是在衣服上做出标记,让他们穿特殊的衣服,然而呢,人们都却不犯法。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何才能把国家治理到那个程度呢?

公孙弘上书,主要讲了三点:

第一点:亲身亲为,任用贤臣,少用刑法。

尧舜时代,之所以人民不犯法,就是因为尧舜本人行为端正,对待百姓有信义。

第二点:君臣一心。

只有君臣一心,天下才能大治。只有君王实行德政,正面的百姓便同心同德,从而得到志向一致、行动一致的目的。

第三点:治理手段。

兴利处害、讲的是不论亲疏而爱天下之人,这就是仁。明辨是非、这就是义。尊卑有序,这就是礼。独揽生杀大权,权衡轻重缓急、使周围以及远方的真实、伪诈的事,全部暴露出来,这有权术。

这样的对策,太常处并不喜欢。然而,皇帝看了,却非常的喜欢,不仅把成绩提到了第一名,还单独找见他,让他在金马门待命。

然而,公孙弘却再次主动上书,对皇帝说:皇帝占据了先圣的位置、也有了先圣的名声,却没有先圣的官吏,所以,治理结果才会如此糟糕。原因就是现在的官吏用令人憎恨的法令去官吏百姓。

周公治理天下的时候,一年就发生了变化,三年百姓就受到了教化、五年天下就太平了。这也是皇帝所追求的。

汉武帝就问:你觉得你和周公,谁的才能更高?

公孙弘说:我怎么敢和周公比。但是,如何使国家达到先圣的治理境界,我还是知道的。比如,虎、豹、马、牛等动物,人们可以驯化他们,使用它们。金石,数月就化了,木头,几天就被烘弯了,所以,我觉得,用一年的时间让国家发生变化,太慢了。

其实,公孙弘在元光元年的诏对中,就曾经出现过,但是,被朝廷派去办事,没办好,就回家了。这次对策之后,汉武帝开始重用公孙弘,拜为内史。

朝廷需要人才,但解决匈奴问题的人才却迟迟不来。

既然阴谋不行,那就只能来硬的。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四路大军进攻匈奴。

说实话,汉武帝并不看好这次行动,但却不得不报复匈奴。

因为,汉匈关系已经紧张,没办法化解,面对匈奴时常的骚扰,只好出击。

四路大军,四个人,两个人是参加过马邑之谋的,一个是轻车将军公孙贺,一个是骁骑将军李广。

另外两个人是新人,一个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一个是卫青的好哥们,公孙敖。

这四个人,或许,汉武帝只能看中李广。因为名望数他最高。

但汉武帝也不指望李广。

命令是这样下的:公孙贺出云中郡、公孙敖出代郡、李广出雁门郡、卫青出兵上谷郡。

四路大军,每路一万人,互不统属,从四个地方进攻匈奴,也算是全面开花。

就算匈奴有防备,也不至于四路都能取胜吧。用一句话说:总会有收获。

可结果呢,公孙敖损失精锐七千余人,李广全军覆灭还被匈奴人活捉,虽然后来逃回来了,但却颜面无存,公孙贺毫无战功,只有卫青,直捣龙城,杀掉匈奴七百多人。

这样的战绩,不能说是胜利,是二十比一的惨败。

但是,这样的战绩,却让汉武帝看到了希望,也许,卫青,就是击败匈奴的唯一人选。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卫子夫,是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在平阳公主家遇见的美女。

要说遇见也就算了,问题是皇帝还喜欢上了。

这样,就引起了皇后的注意。

皇后,就是陈皇后,著名的金屋藏娇典故就来源于这个女人。

陈皇后认为,卫子夫夺走了自己的丈夫,所以就怀恨在心,于是,找人把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给绑了。

好在卫青的铁哥们公孙敖等人不怕死,他们一伙人自己动手把卫青从皇后那里抢了过来。

这件事发生之后,皇帝对陈皇后非常的不满,开始冷落她,并决定正式培训起用卫青。

这一次出击匈奴,卫青不仅参与了,而且没有给汉武帝丢人。

鉴于汉朝的行动,匈奴人非常气愤。

简直是目中无人。

元光六年,匈奴接连出兵,攻打汉朝的边境,其中,渔阳受害最深。鉴于韩安国不愿意对匈奴动武,皇帝就派韩安国去镇守渔阳。

元朔元年,再次出兵攻打辽西、渔阳,辽西太守被杀,韩安国被围,恰巧燕国人来救,韩安国才解围。

面对匈奴的进攻,汉武帝决定全力反击。但汉朝的官员认为希望不大,所以,很多人劝皇帝不要战,比如:主父偃、严安、徐乐等人。

主父偃,是齐国人,就是卫绾说的那种人。到了晚年,开始学习《春秋》、《易》等儒家的书,所以,这样的人在儒家里很不吃香。但是,这种人对于军人而言,是非常吃香的,公元前134年,他就去找大将军卫青去了。

卫青举荐,皇帝不见。没办法,主父偃只好上书。

主父偃认为,不应该远征匈奴。

论据是:匈奴之地,打下来却不能守。结果是,白白浪费粮草、军队。秦国就因为一直和匈奴为战,才使得赵佗和章邯擅自做主。

所以,天下安危,在于君王。

当时,不仅仅主父偃反对,徐乐也反对。

徐乐认为,天下的祸患在于土崩、而不是瓦解。

土崩,就是天下失心。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并不是什么王公贵族,也不是巨商,只是一介贫民百姓,然而,却可以断送大秦帝国。

瓦解,就是有人叛乱,比如吴楚七王叛乱。这些都是具有非常尊贵身份的人,然而,却没有取得成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失心。

所以,如果土崩了,就算是贫民百姓,也可以亡国,如果没有土崩,就算是再尊贵的人,也不可能兴风作乱。

可是,近些年,频频对匈奴进兵,关东地区的收成还不好,所以,百姓贫困,就不愿意去参战,所以就可能骚动。

这就是土崩的节奏啊。

希望皇帝注意。

同时,严安也上书到:秦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北结怒于匈奴,南结怒于百越。从而使得国内人丁凋零,陈胜吴广一呐喊,天下就响应了。

所以,妄战必危。

三个人的上书,基本都反对皇帝出兵匈奴。甚至原因都一样。

三个版本的韩安国。

但汉武帝决心已定,在面对匈奴的挑衅,这一次,他只用了一个人,全部赌注压上。

元朔元年,汉武帝重用卫青,让他一个人统帅三万大军出击匈奴,斩杀数千人,牲口无数,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逃跑。并且占据了很多地方,关于这些地方怎么管理,朝廷开始争论。

当卫青班师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了。

在卫青班师的路上,主父偃又上书。

主父偃认为:古代的诸侯国,很小,周朝分封了一百三十多个诸侯国,可现在的诸侯国,却很大。他们连城数十座,地方数千里。平时就觉得力量强大,骄奢淫耻,危险的时候,就联合叛乱。如果下令削藩,就会导致向晁错那样的事情的发生。现在,这些诸侯王的儿子们很多,但却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王位。既然大汉以孝治国,就可以让诸侯王分割土地让其他的儿子都成为列侯。每个人都会高兴。同样,皇上分割了诸侯国的力量,他们自然会衰弱下去。

主父偃的推恩令,使得围绕大汉王朝从吕雉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内乱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卫青回来后,关于如何管理占领的匈奴土地,展开了激励的讨论。

在面对匈奴的问题上,主父偃虽然反对战争,却强调积极防御,比如,劝谏皇帝建立朔方郡、兴建朔方城。

这个事,公孙弘不同意,他认为:浪费国力。秦朝就是明证。

但是,朱买臣同意。

皇帝就让朱买臣和公孙弘辩论。

辩论的结果是:朱买臣提出了数十个问题,公孙弘一个也答不上来。

问题是什么,我们不知道。

但最后理屈词穷的公孙弘,只好说道:不要修建西南方向的沧海郡,专一修建朔方郡。就此朔方郡,诞生。

远征匈奴,虽然痛快,但有一件事,更痛快。

卫子夫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皇帝很高兴,就立卫子夫为皇后。

可匈奴这边,就不好过了。

或许是丢了脸,几个月后,也就是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军臣单于就这样走了。

走的并不干净,因为,他的儿子被人欺负了,欺负他儿子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弟弟——伊稚邪。

匈奴版本的叔侄斗争。

败了的匈奴太子,投降了汉朝。可惜,不久就死了。

在匈奴版的这次叔侄内斗中,有一个人跑回来了。

这个人就是张骞。

张骞从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126年,历时十三年,在匈奴待了十余年,找到了被匈奴打败的月氏,可是呢,月氏打败了西边的大夏,那里的土地肥沃,而又离匈奴很远,所以,不想报仇了。

虽然没有结盟,但对西域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

再说,有了卫青,还要月氏干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