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刚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就打起来,最终谁打赢了呢?

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为了保障朱氏家族完全掌控大明疆域,煞费苦心。朱元璋翻开史书,觉得汉朝的藩王制度很不错,可以借鉴,于是和朝臣商议。经过一番基本只有朱元璋自己一人发言的讨论,确定把自己的儿子分藩为王于各地,分别配置五千到数万直接听令于藩王的军队镇守地方。

可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汉朝初期爆发的"七王之乱"竟然会有明朝版,"七国之乱"在明朝版里变成了"一王之乱",而且造反的藩王直接上位,做了大明朝的皇帝。

细细看来,这不能怪朱元璋管理方法不对,相反,应该怪他的好孙子、大儿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不听老人言动了歪脑筋,拿着一手好牌,却老不按套路出牌,而且打得稀巴烂,想套路别人,却反被别人套路了,而且把皇位都被人套走了。

朱元璋

朱元璋:封藩为王

朱元璋作为皇帝,有个很让人恐惧的毛病:疑心甚重。他怀疑群臣对他不忠,便成立锦衣卫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他怀疑领军打仗的武将谋反,就把自己的24个儿子封藩为王在全国各地,代替武将统领军队镇守地方。

自汉晋以来,各朝各代都对藩王权利有着诸多限制,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不得掌管军队。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这里,他谁都信不过,却非常信任自己的儿子,认为只有自己的后代才是自己人。

于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分封了秦、晋、燕、吴、楚等十个藩王,等这些王爷们长大后,就前往藩王国做老大了。

藩王分封图

各藩王中,比较有实力的是镇守北边的9个藩王,其中以宁献王朱权、晋恭王朱棡、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因为他们的藩王国都在北方,镇守的都是险要之地,所以朱元璋给他们的军队数量要远多于其他内地藩王。

其实朱元璋也早就意识到,藩王的势力过大非好事,虽然自己现在能镇得住他们,但是将来继任的皇帝就不一定了。于是朱元璋制定制度规定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食禄而不治事。"也就是说藩王享受朝廷的俸禄但不能管理民政事务,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没有收税的权力,不给藩王捞钱的机会,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如何能起兵造反呢?这样就形成了藩王虽然尊贵,享受王府卫队护卫,但是却不能干扰地方官员办公。

朱元璋认为:"朕无北顾忧矣。"但是朝廷的某些大臣却不这样认为。

洪武九年(公元1377年),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巨上书朱元璋:"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封地,恐日后尾大不掉。"并在奏书中指出了昔日汉朝、晋朝都因为分封藩王而致内乱,劝告朱元璋以史为鉴,引以为戒。但是朱元璋怀疑他是故意挑拨离间自己骨肉关系,而把叶伯巨关进大牢,不久安了条罪名把他处死了。

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叶伯巨这一劝告,后来竟成了现实。

朱允炆

朱允炆:我要削藩

虽然朱元璋没有听叶伯巨的劝告,但是也稍微提醒了他。为了避免自己的朱氏王朝出现汉晋一样的悲剧,便有意了解下自己皇位继承人朱允炆对此有何看法。

有一次,他对爱孙朱允炆说:"现在朝廷内忧外患我都替你解决了,将来你可以安心的接班建设祖国了。"

但是朱允炆却问道:"如果有外敌入侵,有叔叔们抵御;但如果叔叔们要造反,那我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虽是有备而来,但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被问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于是将问题反弹,反问朱允炆怎么办。

朱允炆稍加思索,认真地说:"当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服之使其回头是岸,使其停止逾规行为,不行就强制更换其封地,再不行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朱元璋笑了笑,对此回答很是满意,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此话完全不是心里话。朱允炆之所以问朱元璋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该怎么办,是想试探朱元璋可不可以未雨绸缪而提前把各藩王给削掉,以绝后患。而朱元璋的一个反问,让他措手不及,所以慌忙之中给出了第二句中看似完美的回答,也算是急中生智了。

这爷俩挺有意思,都想探对方的底,结果是孙子探出了爷爷的底,而爷爷却被孙子给忽悠了。

朱允炆为何这么想撤掉藩王呢?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和皇叔朱棣的关系了。

史料记载,朱允炆和这位燕王叔叔一向合不来,因为自己身为皇太孙,是未来皇帝的继承人,但是朱棣却对自己很不礼貌。比如有一次,朱元璋带着朱棣和朱允炆在游逛,突然狂风乱舞暴雨如注,朱元璋看见大风卷起马尾,便给这叔侄俩同时出了一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他们对下联。朱允炆不假思索对出了下联:雨打羊毛一片膻。这就好比今天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学渣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回答也只是表面意思,也没啥亮点;而"学霸"朱棣对的下联就很有气派: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对朱棣对的下联相当满意,表扬了朱棣,称赞他的下联很有气派和深度,朱棣转过头轻蔑地对侄子笑了笑,这就让朱允炆很不高兴了。在朱允炆看来,虽然你是我亲叔,但在皇家不讲亲戚只论君臣,你今天对我轻蔑地笑,说不定哪天你就会造我的反!

还有一次,朱棣回京到宫里,正好碰到朱允炆放学(古代也有放学),朱棣见四下没人,便拦住朱允炆,不怀好意地冲他说道:"不意儿乃有今日?"意思是说想不到你小子也有今天!非得好好教训你一番不可!没见过啥世面的朱允炆,被这样的场景吓坏了!但是还没等朱允炆反应过来,朱元璋从墙角走了出来,他看见如此情景勃然大怒,要朱棣给个合理的解释。虽然最后还是朱允炆识大体替朱棣解了围,说这是他们叔侄俩闹着玩儿呢,朱元璋便没有再追究。

这两件事,让朱允炆深信朱棣和以朱棣为代表的其他藩王,就是对他赤裸裸的威胁,所以朱允炆想方设法要撤销藩王。

有一次,朱允炆在自己的寝宫对黄子澄说:"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最后又以汉朝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光辉事迹,来鼓励朱允炆,告诉他那些藩王的军事实力不足以谋反,就算要谋反,朝廷派大军去教训他们,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叔侄大战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六月,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承皇位,称建文帝。刚继位的朱允炆置朱元璋制定对待藩王的制度而不顾,依赖齐泰、黄子澄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削藩付诸实际行动。

但在削藩问题上,支持的朝臣却有着不同的意见: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不大好对付,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诸藩王,去掉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征讨燕王朱棣,意思就是柿子应该挑软的捏。而齐泰则主张擒贼先擒王,只要先铲除燕王,其他诸王自然无力反抗了。

朱允炆听取了书生黄子澄的策略,浩浩荡荡地并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五个藩王废了,而且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认为胜利在望,却并未意识到他的行动实际上已经打草惊蛇,燕王朱棣正抓紧发展势力,蓄势待发,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游说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起事,从而拉开了与建文帝朱允炆长达四年的叔侄之战,史称"靖难之役"。

战争开始之前,朱允炆以防边为名,调走了燕王的护卫士兵,又派谢贵等心腹到北平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命宋忠率兵3万驻军开平,另在山海关、临清都有军队协防,将朱棣紧紧包围起来。建文帝朱允炆原本以为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擒拿朱棣只是迟早的事,但他明显低估了朱棣的能力。朱棣有丰富的统兵作战经验,面对包围临危不乱,战争开始后,便先后将包围的军队全部打败。

随后,朱允炆命耿炳文领兵13万讨伐朱棣,不料被朱棣击败后退守真定。这时,朱允炆开始紧张了,于是命李景隆统兵50万,企图一举拿下朱棣。可是,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没啥实际作战经验,50万大军被朱棣打得支离破碎。

公元1341年,燕王朱棣开始反守为攻,率军直奔都城南京。见识过朱棣打仗厉害的李景隆见建文帝朱允炆大势已去,便打开金川门迎降,气急败坏的朱允炆得知后,无可奈何,才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仓皇逃离了南京,叔侄大战,叔叔打败了侄子,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朱允炆只当了4年的皇帝,被叔叔赶出都城后,不知去向,朱棣取而代之当上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大明皇帝。

反观历史,如果朱允炆能够按爷爷的治藩方法继续管理各藩王,也不至于逼到朱棣走到造反的那一步,而且朱允炆战术上的错误,直接导致了他削藩的失败,最终只能含恨而败。只能说,朱允炆拿着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巴烂,死后若再见朱元璋,不被打屁股才怪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