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打工崽南怀仁:第一个记述吉林的外国人

吉林乌拉

满清入主中原,先后有4位皇帝、10次东巡到东北地区,史家称之为“东巡祭祖”。 开“东巡祭祖”先河的是清圣祖康熙,而且,康熙两次巡幸到今天的吉林市。

清初,吉林市地方叫吉林乌拉(乌喇、兀喇、兀拉),位置即今天的吉林市老城,也称船厂。康熙十五年,因为这里有松花江水道,便于调动兵力和粮食物资,朝廷命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将军移驻于此,改称吉林将军。据《吉林通志》记载:“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吉林乌拉,意即沿江。

清代文人萨英额《吉林外纪》记载得更详细:“吉林乌拉始为满洲虞猎之地,顺治十五年,因防俄罗斯,造战船于此,名曰船厂。后置省会,移驻将军,改名吉林乌拉。国语:吉林,沿也;乌拉,江也。”从此,吉林成为军府城。吉林乌拉,相对位于吉林城北的乌拉街(俗称大乌拉)而言,又称小乌拉。清人杨大瓢《柳边纪略》:“船厂即小兀拉,南临混同江,东西北三面旧有木城。” 此时,黑龙江将军尚未设立,在东北地区,除盛京(沈阳)将军所辖辽宁的大部分地区外,广大的吉林、黑龙江地区都归吉林将军管辖。

1681年,康熙平定了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次年正月十四日,康熙大宴群臣,下谕:四海平定,国势安宁,朕要出京巡视地方。《清实录》记:“癸巳,上以云南底定,海宇荡平,躬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命皇太子胤礽随驾。”当然,康熙皇帝此行可不是游山玩水,他是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目的的。

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康熙在大队人马的扈从下,由京城起驾,开始了他第二次东巡。事实上,康熙十年(1671),康熙已有过一次东巡,但那次东巡没到达吉林乌拉。

据《吉林通志》和《吉林外纪》记载,二月二十一日,康熙帝特谕吉林乌拉将军巴海:“今以云南等处底定,躬诣盛京告祭三陵,意欲于扈从人等喂养马匹之暇,观看乌拉地方”。巴海得旨,立刻作准备: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窗明几净还本色,人换衣裳马换鞍,吉林乌拉地方气象万千。

此次康熙帝东巡,随从的有太子、后妃、亲王、重臣、兵丁等共约7万人。在这7万随从中,有一个特殊人物,他就是比利时传教士、大清国钦天监监副南怀仁。说他特殊,因为他7万人的队伍中惟一一个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因为南怀仁的扈从,康熙的第二次东巡多了一份记载,吉林地方多了一份历史记忆,也有一个外国人站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记录吉林乌拉这块土地。

南怀仁画像

南怀仁,比利时人,译名费基南德·费比斯特。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清顺治十五年(1658)来华。起汉语名南怀仁,字敦伯,又字勋卿。因善历法,懂兵器,会造炮,懂西方的科学知识,被喜欢学习“奇异技巧”的康熙皇帝聘为师傅,成为高级打工崽。他给康熙当翻译,教康熙数学等西方近代知识,兼做山川测量、历法修订等工作,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康熙曾任命他为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后官至工部侍郎,授正二品。

此时,南怀仁已在皇帝身边工作多年,深得康熙信任。他以大清国钦天监监副(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身份扈从。巡行结束后回到北京,南怀仁写了《鞑靼旅行记》(也称《鞑靼履行记》《东北鞑靼》《东鞑纪行》、《满洲旅行记》)一书,详细记叙了一路上康熙皇帝东巡的情况以及见闻轶事、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这本书的开篇就写到:“今年,一六八二年初,中国的皇帝处死了三名叛王,平定国内某些地方暴发的叛乱,随后,便到东部鞑靼地方旅行去了……我奉皇帝之命,也参加了这一远征的行列,一路上伴随着他。一是我要用科学仪器进行观察,记载大气和土地的现象、纬度、磁针差度以及山的高度,同时。还要回答陛下关于天文、气象等的询问,因此被安排经常在他的左右。”

南怀仁设计的清代观象台

这里有个概念需要交待一下:鞑靼,是西方人对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民族的泛称。也把“鞑靼人”居住之地称“鞑靼”。 康熙此行所经之地有盛京(沈阳)、兴京(辽阳)、铁岭、开原、四平、西丰、吉林。这些地方古代时都是“鞑靼人”居住地,所以南怀仁把这次旅行的记录起名为《鞑靼旅行记》。

 东北一行,南怀仁感触很深,特别是对努尔哈赤时期东北女真人的兼并造成的土地荒芜、人烟不见多有记叙,《鞑靼旅行记》载:“在辽东,村镇全已荒废。残垣断壁、瓦砾狼籍,连续不断。废墟上所建的房屋,毫无次序,有的是泥土夯筑,有的是石块堆砌,大多是草苫,瓦顶的、木板圈房缘的极罕见到。”

他还记载:“战争前的许多村镇,其遗迹早已消失。所以如此,是因为鞑靼王(指努尔哈赤)以微小的兵力起事,迅速地大规模地从一切城镇中强募军队,为了使士兵失去回到家乡的一切希望,把这些村镇完全破坏了。”

南怀仁记载的辽东地区,就包括了吉林地方。受事实上,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战乱影响,吉林松花江边的女真百姓的生活非常苦。特别是努尔哈赤的大军对乌拉国(王城在今乌拉街满族镇)的几次征战掠夺,吉林乌拉地方几成废墟。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还多以桦木、桦树皮筑屋,以鱼皮制衣。此次扈从康熙东巡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浣溪沙·小兀喇》词中就有“桦屋鱼衣柳作城”之句。

南怀仁绘制坤舆全图

对于吉林的记载,南怀仁关于乌拉街写得比较详尽,他在《鞑靼旅行记》说:“皇帝在吉林休息了两天,然后率领二百多艘船和几名贵戚,顺流到乌拉。乌拉是全州最著名的城市,古代各鞑靼王居住之地,王宫废墟,犹可看见。”可以说,南怀仁是第一个记叙吉林的外国人。

南怀仁的记叙乌拉古城,涉及了一段历史。

从公元十四世纪前后,海西女真人纳齐布禄在乌拉古城建立扈伦国,再到他的后人取消扈伦国号称乌拉部、建乌拉国,海西女真人先后有十几位王在乌拉古城生活。

1613年,努尔哈赤灭掉乌拉国,掳其百姓,毁其城池。存在了500多年,生齿众多、八街九陌、市面繁华的乌拉古城被努尔哈赤一把火毁于一夕。南怀仁所见到的就是被毁70年后的乌拉王宫城池废墟。

南怀仁在吉林也很有故事。据野史记载,在吉林乌拉,南怀仁察看了这里的地理形胜后说,九龙山(今吉林北山)有九龙之象,尼什哈山(今吉林龙潭山)有如巨龙伏卧,吉林城确是藏龙卧虎之地,“日后定会出帝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南怀仁之言,引起康熙皇帝的注意,他即刻命吉林将军派八旗兵凿毁九龙山的数座山峰。铲断有帝王之兆的龙潭山的山城城墙,挖断那里的龙脉,以破吉林乌拉之地的帝王风水。据《鸡林旧闻录》载:“七门岭有两峰对处为‘过龙脉’,亦凿断之,以破其兆”。

《永吉县志》也有类似记载说:清代民间风传,龙潭山城遗存沿山岗逶迤起伏,蜿蜒若龙行于林莽之间,有帝王风水之兆。清帝乃命吉林将军派满州八旗兵将古城墙从中截断,以除改朝换代之厄,此古城中断之处,人们俗称这“断岭”。

但关于挖断龙脉成“断岭”之事,清朝正史未查到记载。笔者以为或者是因为要开一条进山的通道而已。

南怀仁在华近三十年,“勤勉竭力,不辞劳瘁”,他不是第一个在中国朝廷打工的外国崽,但是他却是让中国皇帝开眼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的第一人。1688年逝世时,康熙皇帝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并赐谥号“勤敏”,给了他在朝廷供职期间“勤勉、聪敏”的恰当评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