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是如何导致魏国衰落的?

个人以为,地处中原并非国家衰落的关键,而在于能否及时抓住时机利用地缘优势扩张才是关键。

所谓在德不在险,如果说魏国因为地处中原无险可守而导致衰落,那怎么解释曹操和朱温的成功?

曾经辉煌过

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充当韩赵两国的调停人,为三晋联合打天下巩固了外交基础。在内政方面任用李悝变法、吴起、乐羊为将等人才开疆拓土,可以说,魏文侯领导下的三晋联盟成功接下了晋国霸主的大旗,带领韩赵光大了晋国的荣耀。

到了魏武侯时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不同的是,被他欺负的秦、楚、齐三国已经醒悟,开始追赶了。

魏惠王的抱怨

魏惠王确实有大略,但并非雄才。记得魏惠王曾经向孟子抱怨: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按照魏惠王的说法,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关心百姓,到头来却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这很让人失望。而孟子答非所问,却趁机向其推销“仁义”来,这一番议论下来,魏惠王的心凉透了。

战国征伐流血牺牲是在所难免,并非魏惠王所独有的。而在于外部形势的变化和魏惠王个人的短板。

《资治通鉴·周纪》中记载了“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的故事:魏惠王向齐威王炫耀魏国有很多珠宝,而齐威王却不以为然。他推出了檀子、盼子、黔夫、钟首四个人才来说明他对宝物的认识,指出人才是最大的宝物。比较下来,高下立判。

魏惠王时期,至少有商鞅、范雎、孙膑等人并未受到重用,让魏国成为人才的过客,这不能不说是个损失。

虽然他也重用了庞涓,可是却让更为优秀的孙膑溜走,这只能说是魏惠王个人水平比起霸者差了不少档次。

晋国,天下莫强焉

还是孟子在听,这次梁惠王开始诉苦: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三晋联盟由于利益不均而破裂后,魏惠王没有及时改变策略还是四面出击,结果是处处挨打,连儿子也搭进去了,损失不可谓不重。

外交上没有修补三晋联盟,军事上四面出击,政治上不能重用人才,想要保持不败谈何容易?

随着列国纷纷变法图强的时候,魏惠王却不能及时改弦更张,依旧沿着祖辈的足迹去发挥,当昔日的荣光变成反反复复的唠叨时,我们似乎看到了魏惠王无奈的挣扎,毕竟辉煌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