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中多次剿匪失败,来看北宋地方县衙中县尉的尴尬处境

以文学作品讲述历史知识,来一点有趣又有料的文章,史论纵横又来以《水浒传》为历史背景,讲述宋代的历史知识。

本文从《水浒传》中官府多次剿匪失败,来看北宋地方官员中县尉处境的尴尬。

古代县尉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开始实行郡县制,从此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地方制度,郡县是两级行政制度,县级行政机构是古代统治者管理老百姓最基层的机构,古代有“皇权不下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县令作为一县之长,是县级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为了辅助县令管理政务,同时设置了县丞、县尉、县主簿等佐官等官员。

也就是说县丞县尉等佐官也是官员,这和我们正常理解的历史有一定的出入,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县令是最小的官员,实际上在官员有了品阶之后,最小的县令也是七品官,而我国是九品制,那八品和九品就是县丞、县尉。

早在战国时,在县内就设有此职,当时的尉职带有浓重的军事色彩,集军事、治安、刑狱职能为一身

县尉一职相当于县级维护社会治安的职务,具有刑事侦查、缉捕罪犯、司法检验和日常管理的职能,有人将县尉比作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你可以这样理解,但是绝对不能认知。古代是不分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县尉既管抓人,也管审人,顺带连判刑和收监都管了,相比之下现在的公安局只是行政部门,而没有其他权力。

更为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古代县尉还承担了县城的防守职能,也就是掌管了一定的军事权力,平时训练士兵,打仗时抗击侵略也是他。

在宋代时期根据县的大小,可以招募30-100人的民兵来维护该县的治安,可以说,县尉在古代的大部分朝代,尤其是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

《水浒传》中县尉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县尉在古代维护地方治安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官职,但是至少在水浒传这部书里面,表现的实在是差强人意,尽管在书中出现了好几次,诸如在捉拿史进的时候,捉拿晁盖的时候都有出现,却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在梁山上的好汉更没有一个是县尉出身的。

县尉本身就是以维护地方治安,剿灭土匪水贼而设置的职务,在一本讲述叛乱的书中,却对县尉如此不重视,可见北宋的县尉的确有些打酱油的存在。

水浒中的县尉其实在第一回中就已经有了描述,史进的院子被包围后,史进搭上梯子:“只见是华阴县尉在马上,引着两个都头, 带着三四百士兵,围住庄院。”

由此可见,这个县尉并不一般,手下管两个都头(武松、雷横等人在县衙也都是都头),还有三四百个士兵,这个士兵并非是正规军,在上文已经说到是招募的民兵。

排面如此之大,结果史进和陈达、杨春三人把两个都头给杀了,于是就有了:“县尉惊得跑马走回去了。众士兵那里敢向前,各自逃命散了,不知去向。”

这就是宋代县尉的第一次出场,尴尬不尴尬,惊悚不惊悚。

其实,陈达、杨春等人占据少华山打算抢劫时候的一席话就能看出,华阴县尉的无能了,陈达就要抢华阴县,而杨春却表示,尽管华阴县钱粮充足,但是去的时候需要经过史家村。

由此可见,堂堂一县的防卫力量都不如一个村子厉害,县尉不是吃白饭的又是干嘛的。

县尉来捉史进的时候带来三四百人,实际上史进能够号召的人马也有一百四五十人,真正打起来,还不知鹿死谁手。

这个县尉领着两个都头是无名之辈,实际上在郓城县捉拿晁盖的县尉虽然没有名,但是手下有雷横和朱仝两位狠人,按照道理也是不虚的,实际也是虚的一批,在准备进晁盖庄的时候“县尉再上了马, 雷横把马步弓手都摆在前后,帮护着县尉。”

华阴县的县尉也好,郓城县的县尉也好,其实都是骑着马还需要人保护,一看情况不好随时开溜的主。

宋代时期其实是中国古代县尉职务的巅峰时期

千万不要误会,认为县尉发展到了宋代成为了虚职,实际并非如此,宋代时期的县尉,是中国古代县尉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

县尉从设立之初就掌握着一县巨大的权力,然而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表现,在五代十国时期遭受藩镇割据的冲击,影响力有所下降。

宋代开始为了抑制藩镇,对县尉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中书门下:“每县复置县尉一员阶在主簿之下,俸禄与主簿同。凡盗贼斗讼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自万户至千户,各置弓手有差。”

景德二年的时候:“镇将得捕乡村盗贼及受词讼”,以此维护县尉的在乡村的治安权。

此后县尉的职能不断加强,开始的时候只负责乡村治安,随后负责县城和县城周边的治安,可以说,宋代县尉是古代县尉制度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宋代时期县尉的职能逐步专业化、独立化,县尉承担的责任逐步明确化、精细化。

从宋代县尉的选任来看宋代县尉为何如此之虚

作为一县管理治安的官员,县尉给人想象的空间应该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形象,实际上从隋唐实行科举制以来,县尉就大多以文官担任。

在张玉兴先生的文章《从统计数据看唐代县尉的来源与迁转途径》中曾做过统计,在统计的任县尉的240人中,通过科举取得县尉一职的人共有90人,约占到总数37.7%,而进士出身的人多达57人,是所有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县尉一职的总人数的63.3%。

从这个数据表明,唐代时期通过科举取士大量的有文化的人加入到县尉队伍当中。通过县尉这个职务,可以让科举的官员有一个很好的基层历练机会,通过科举而担任的县尉大部分都有一个较好的升迁方向。

宋代时期更是标榜文人治国,科举制度更加成熟,读书人更多,通过科举取士的学子更多,这么多的学子都被安排为县令了吗?那是不可能的,根据《宋史·地理志》的记载,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大概有1234个县,这些县明显无法吸纳庞大的科举队伍。

更多的科举取士的官员其实都被安排了县尉、县城这样的八九品比县令还要小的地方官。

宋代县尉的选任要求很严格,担任县尉的人选必须有一定的出身,并且没有犯罪前科,一般也是以文官来充当县尉,县尉可以不是科举出身的人,但是科举出身的人更容易受到提拔,被选派的县也都是大县。

一方面,这些有文化的县尉对于审理县衙的案件,平时的治安管理上有颇多的建树,这也是宋代政治制度成熟的一种表现;然而文官担任县尉,跟宋代重文轻武是一个道理,治内有方,而御敌无术。

可以说,文官担任县尉是《水浒》中县府在剿灭地方叛乱时不力的重要原因,剿匪的时候“马步弓手都摆在前后,帮护着县尉。”情况不好的时候“县尉惊得跑马走回去了。“

文官和武官谁担任县尉?成为北宋艰难的选择

凡事都各有利弊,这一点在选任县尉上表现更为突出,文官担任县尉的好处上文已经提及,缺点也是明显的;武官在好处是剿匪方面,缉捕犯人方面得心应手。

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采取武官也可以担任县尉的制度,包括有军工的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担任县尉。

引进武官来辅助县衙维持治安,其实这个方法有一定可取之处,宋代的很多大一点的县本身就设置两个县尉,一文一武搭配起来相得益彰。

但是武官担任县尉也有弊病,那就是在治理县衙的时候,武臣县尉文化素质低,甚至目不识丁,更不通晓法律,无法顺畅的开展基层政务工作,难免鱼肉乡里。

尤其是上面已经提到县尉的职能,实际上对县尉的文化需求很高,既要识文断字能够看懂法律文书,更要通晓法律,熟读《宋刑统》一类的条文例律,没有文化是很难做好县尉这个工作的。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苏辙曾上书要求罢免武官县尉:“旧法,县尉皆用选人,近岁并用武臣。自改法以来,未闻盗贼之衰媳,请复旧法。”

朝廷最后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削减的大量的武官县尉,而加大文官县尉的数量,因此就有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不断,而县尉发挥的作用有限的情况。

总结:

从县尉文武的艰难选择也能够折射出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生态,也表明宋代统治者担心出现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割据,对武官一直不信任,士大夫阶层更是看不上武官。

实际上,这也是宋代文化基因中不自信的表现,在县尉的选择上,更应该采取灵活互补的方式,文官有文官的作用,武官有武官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文官在担任县尉时的武力训练,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武官的文化素养。

参考资料:

张月峰《宋代县尉制度研究》山东大学 2013年

施耐庵《水浒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