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死后,为何慈禧太后立3岁溥仪继承皇位?

1908年慈禧和光绪同时生重病,光绪帝死后,慈禧也病重的下不了床,于是召见军机大臣,留着最后一口气立了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才3岁的溥仪当皇帝呢?

一、慈禧选中载沣有各方面的考虑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在清朝一点也不奇怪。慈禧成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以后,她家族迅速崛起,虽然权力有限,但也绝对是大富大贵。现在慈禧病重以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因此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事。首先光绪皇帝本人没有子嗣,因此只能在载字辈的下一代,也就是溥字辈来选择继承人。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其他旁支的宗族继承了皇位,那慈禧价值首先就会失去权势。这是慈禧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慈禧只能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中挑选。光绪皇帝的侄子溥仪是最合适的人选,溥仪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他自然什么也干不了,最主要的是他的父亲载沣。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按照道理他应该痛恨慈禧,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因为他们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

换句话说,他们兄弟二人都应该给慈禧喊一声姨母。载沣也属于慈禧家族的内部一员,这样一来,载沣也会全力维护家族的利益。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很多人建议干脆由载沣直接继位。但是清朝根本就没有兄终弟及的规矩,所以想来想去也只有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他只是一个花架子,而载沣是摄政王。这样还可以杜绝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权臣干政。所有幼年继位的清朝皇帝都面临着权臣干政的问题,顺治、康熙都是这样。载沣出任摄政王就杜绝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宝座上的是他亲儿子,载沣自然会全力保住溥仪的皇位。从载沣的性格上来看,也是非常合适的。他不像自己的哥哥光绪那样喜怒无常,载沣是那种什么事都藏在心里的人。

二、载沣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土鳖

如果说载沣是那种极力抵触西方的土鳖,那他绝对不可能接触权力。当时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朝的鸵鸟战术已经失去了作用。在那场疯狂的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德国点名要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前往德国致歉,到达德国以后,德国方面要求载沣面见威廉二世时行跪拜大礼。当时只有18岁的载沣拒绝这样的要求,表示如果德国不收回这个要求,他就不可回国。最后同样年轻的威廉二世取消了这个要求,而且还与载沣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威廉二世告诉载沣治国的诀窍,那就是把握了人事权力和军队。这一次成功的德国之行,使载沣增分不少。在清朝末期,能够与西方列强打好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如果仅仅是外交能力也还不足证明一个人,政治能力如何至关重要。在庚子战争以后,慈禧太后也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改革,这个改革包括各方面的很多内容。在慈禧掌权的最后几年时间里,载沣开始触及一些朝政,慈禧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他。在处理朝政方面,载沣的能力不能说超众,但也算中等。还有一个原因是慈禧不能说出口的,那就是对张之洞、袁世凯等汉族大臣的监视。作为少数民族,清朝一直对汉人不大放心。尤其是在局势混乱的情况下,袁世凯的北洋军和张之洞的南洋军就是至关重要的力量。在利用他们的同时,也要防止他们实力过大,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

三、载沣的三板斧彻底葬送了清王朝

有一件事是慈禧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对袁世凯的态度。慈禧的意思是对这些汉人重臣有条件的利用,载沣上台以后,却变相剥夺了这些重臣的权力。袁世凯被赶回了老家,张之洞更是一命呜呼。随后载沣在各个部门都安插了皇族成员,问题是这帮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力,只能待在位子上尸位素餐。当时革命已经是大势所趋,终结家天下独裁统治成为最重要的事情。载沣没有看到这一层,以至于随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故。1911年10月,武昌城内的新军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的规模并不大,却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南方各省先后独立,袁世凯则利用这个机会迫使溥仪退位。载沣千算万算也不会想到,自己儿子仅仅做了3年的皇帝,而且还是末代皇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