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之习悟与求答

学太极,上漾太极!点击右上角处“关注”,关注我们!

习太极拳者不可不知王宗岳。但王宗岳其人其事如何?岁月没有为我们留下他更多的踪迹。从李亦畬手抄本“老三本”中首次以确定的文字形式披露“王宗岳”这一大名后,有关王宗岳的寻找就没有中止过。王宗岳是站在太极拳理论顶峰的人物。研究王宗岳,是我们开展太极拳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事实上对我们认识太极拳历史也必将有重要帮助。许多专家有此热心,众多爱好者有此要求。为此,对这一话题进行专门探讨,得新收获。也许发现之旅很艰难,但这个过程不也很有趣味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为人莫忘本,饮水当思源。欲修太极拳,须敬王宗岳。王宗岳宗师留给世人的“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五篇拳论,意蕴精深,见解独到,可行可作,奥妙无穷,是太极拳修炼的经典指南和圭臬。

对于王宗岳宗师太极拳理论,笔者虽孜孜求之,然因生性愚钝,学识浅薄,迷茫困惑之处多多待究。现先将关于王宗岳宗师《太极拳论》之习悟与求答思绪疏理归纳出来,以求教、求答于前辈同道:

1、何为“无极”?何为“太极”?何为“阴阳之母”?“太极”由“无极”而来,太极拳修炼,久久为功,最终追求的目的,是否是返璞归真,寻本溯源,“心”耶,“身”耶,回归到“无极”态势?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是“阳”,“静”是“阴”吗?“分阴分阳,显阴显阳,阴阳相离、相悖、相乖”,是“阴阳之母”吗?笔者感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是指形体外面的动、静、分、合变化,不论“动分静合”,其内意、内气、内劲、内在,都是由“阴阳相融、相和、相济”的“阴阳之母”来支配与操纵。这种体悟对吗?

3、何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在太极拳推手练功中,如何由尺而寸,由寸而分,由分而厘,由厘而毫,于毫厘微末之间,理解、把握、求索、获得“无过不及”呢?过者,过头也,顶也,抗也;不及者,丢也,扁也。“不丢不顶”,是否源于起处?而根据“无过不及”,将“不丢不顶”改为“无丢无顶”,岂不更有利于操作、修持吗?深层次的“无过不及”是否是用“意”、用“气”、用“神”呢?

4、“人刚我柔谓之走”,是否应当包括“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自我形体诸方面的变化?“我顺人背谓之粘”,是否是对方“退之则愈促”呢?这里的“退”,不可单纯理解为对方的“退步”和“退走”,而是指对方的“背”势和被动。笔者浅见,君以为然否?

5、“动急则急应,动缓就缓随”,应当如何理解“急应”呢?笔者以为“应”,应当是形体毫厘微末之间“本地风光”“有感而应”“有响即应”的瞬间变化,其变化之关键不在外面,而在内里。笔者感悟,不知妥否?

6、“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着熟”是否是“形、体”“有意识”的自我“自动”的“感觉”变化行为?“懂劲”是否是“意、气”“无意识”的“自发”自然的“感知”变化行为?“神明”是否是“神意”“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感应”变化行为?有的爱好者不求“着熟”先求“懂劲”,对吗?“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是否是太极拳“练精化气,练气归神”的整个修持程序和过程呢?

7、何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在太极拳行功中如何操持?此与“一羽不准加,蝇虫不准落”,有何本质区别?

8、“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此功夫,可否理解为,自我形体变化此时“身形如水,遇阻则止;身形如气,逢隙则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仁者天下无敌?对于“英雄所向无敌”,不可望文生义,理解为“英雄走遍天下无敌手”。

9、“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在太极拳推手练功中,用“力”能获得“四两拨千斤”技艺吗?关于“显非力胜”,是否也可以这样体悟,“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显然是用力不能胜任的”。“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太极拳推手练功中,以“快”能获得“耄耋能御众”的功夫吗?对于“快何能为”,是否也可以这样体悟,“耄耋能御众”的功夫,“凭借快是不能获取的”。太极拳功夫,是慢功夫,精功夫,细功夫,需精雕细刻,久久为功,方可获得。太极拳功夫,人到耄耋之年,对于功夫的理解更精深、更精细,这就是太极拳功夫之所以能够“益寿延年”的真谛、真义、真经所在。对此,不知君以为然否?

10、“立如平准”,“平准”是指“天平”吗?“立如枰准”,“枰准”是指“称”、“秤”,吗?天平、称、秤,是王宗岳宗师的本义吗?太极拳名家吴文翰老师说:“汉代设平准署,司调剂物价等事。宋因避寇准讳,改准为‘准’。王宗岳用此典以喻走架打手身势要不断保持平衡,故武禹襄阐述为‘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因李亦畲手写本《太极拳谱》将‘平’写作‘枰’故后人有的释为秤(称),也有解释为天平的,皆非原意。因未知此典之出处也”。

11、“活如车轮”,是指“身形灵活”?还是指“内气流动”?还是指“形也转,意也转,挨着何处何处转”?如何才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必须谨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太极拳修炼四大要领。

12、“偏沉则随”,是太极拳要领?还是拳病?太极前辈董英杰先生、王新午先生,当代太极拳名家冯志强老师、孙剑云老师,当代太极拳学者余功保先生,均认为“偏沉”为病。对此,君以为如何?

13、“双重则滞”。滞者,僵也,阻也,碍也,故“双重为病”。何为“双重”呢?在推手练功中,“人刚我亦刚”,为“双重”,全身星星点点,里里外外,处处皆是如此,而别无其它。魏坤梁老师说:“将‘双重’理解为对顶是属于牵强附会”。对此,君以为然否?

14、“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何为“走”呢?“人刚我柔谓之走”;何时“粘”呢?“我顺人背谓之粘”。吴文翰先生说:“王宗岳贤师把太极拳的技击归综为八个字。在具体运作上进而归纳为”走粘“二字”,这就是化繁为简,寓繁于简的典范,实令我辈深思。据此,我们在走架行功中,其”意”可否化繁为简,求“走”、求“粘”呢?在推手练功运作中,可否一心一意,专心专意,求“走”,求“粘”呢?

15、“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如前所述,“有阴有阳,存阴存阳,阴阳相和相融相济”,此乃“阴阳之母”,即“太极”态势。推手练功,久久为功,自可臻于“浑身无处不太极”,“浑身处处太极态”,“双重”之病,自可消矣泯矣。故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故日:“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笔者浅见,君以为然否?

16、“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之从心所欲”。如何“练”呢?是离开拳论盲修妄“练”吗?“默识”什么?“揣摩”什么?是离开拳论的“自我捉摸吗”?

17、“本是舍己从人”,应大舍大弃,大松大软。在具体行功运作中,是否“大处舍之,小处不舍”呢?心中有“杂念”否?身上有小“顶”、小“抗”之“杂音”否?

18、“多误舍近求远”。2009年笔者与浙江魏坤梁先生在《少林与太极》杂志上对此进行了友好交流。由于笔者学识浅陋,而误“悮”为“悟”。但笔者至今仍然感到迷茫的是:“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其“走粘”是“同体、同时、同位”呢?还是“同体、同时、不同位”呢?如果在实际运作中是“同体、同时、不同位”,岂不是“舍己”要“舍近”为“走”,“从人”要“求远”为“粘”。这里的“不同位”,误差仅在“毫厘”之间,不可理悟为有多“远”;如果是“同体、同时、同位”,又如何在不差毫厘的同一部位,既“走”又“粘”呢?依据上述,对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关键拳论,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与把握呢?

笔者感到,“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搂膝拗步斜中找”,“野马分鬃攻腋下……”,不论推手练功形体如何变化,还是散手交流的所有技法,其“走、粘”变化,均离不开“舍近求远、舍近粘远”的窠臼。诸君如若有疑,能否举出一个形体“走、粘”变化而并非“舍近粘远”、“舍近图远”的例证来呢?

【原创首发】本文及图片来源于山西杨氏太极中心的边秀宏 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回顾

好文 |松腰故事

武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钟振山先生简介-_高清

太极大师陈小旺弟子PK泰拳手

太极必练基本功,练了涨功力!

太极拳功夫王者王战军与太极拳功夫达人庄海同场即兴演练真功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