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还是“荆轲劫秦”:逆读《刺客列传》

荆轲刺秦王

一直以来,荆轲都被人们视为舍身为国、以命酬知己的典范。但和很多知名历史人物一样:大众对他的集体记忆已经符号化和图腾化。如果反向阅读太史公的《刺客列传》,从荆轲的最后一刻追溯其人生轨迹,并将他与其他刺客对比,就会发现:

荆轲不是一心求死的简单死士,而是一个被天降大任意外地砸中、但依旧全力以赴的士人,行刺活动中有着不为人知的复杂隐情。

让我们从荆轲刺秦王的惊险一幕出发,开始精彩的历史之旅。

一、劫持秦王:荆轲的求生欲

汉代画像砖上的荆轲刺秦王

曹沫劫持齐桓公

虽然大众心目中,记住的是“荆轲刺秦王”这一固定词组,但是细读司马迁的记载,就会发现:如果让荆轲描述自己的行为,他大概会用“劫秦”而不是“刺秦”描述自己的壮举。

因为在荆轲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失去了行动能力之后,他用匕首投掷秦王,还斜倚着大殿的柱子指着秦王政骂道:“我之所以没有成功刺杀,是因为我希望劫持秦王,得到与秦国的盟约、回国复命。”

有人认为这是荆轲为自己粗疏的剑术解嘲;但是在易水送行时,他对太子却下过赌咒:“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直到被重创、被迫投掷匕首之前,荆轲都没有抱着和秦王政同归于尽的必死之心,他不止一次地提出劫持秦王、逼迫秦王向太子丹退还被侵占的土地。

也就是说,荆轲并不是坚定的死士。而荆轲所说的劫秦计划,真的是燕太子丹的本意吗?

二、毒匕首:太子丹的本意

徐夫人匕首是理解荆轲的关键

计划的主谋太子丹给荆轲列出了“劫秦王”和“刺秦王”两种方案。

前一种方案来源于《刺客列传》里的第一位勇士:曹沫。荆轲临死前说“劫持秦王”的计划,其历史原型是齐鲁两国会盟,鲁国将军曹沫劫持齐桓公,逼齐桓公立约,使齐国归还侵占的鲁国之地。

但是荆轲故事里的一个细节,透露了太子的偏向。

太子丹有自己的私心

对比《刺客列传》的5个刺客故事,太史公特意强调了荆轲的武器:徐夫人毒匕首,这是唯一的淬毒武器。它只要碰到行刺目标,基本上一击致命。对比曹沫劫持齐桓公的普通匕首就不难发现:太子丹如果想让荆轲劫秦王,何必大费周章地准备这样一件神兵利器呢?

精心准备的毒匕首暗示了太子丹倾向的方案:刺秦——行刺者将与秦王同归于尽。

渴望对侮辱过自己的秦王报仇的太子丹,更倾向于刺秦而不是劫持。他需要的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死士,替自己将匕首刺向秦廷。

为什么太子丹会选择多次流露出求生欲的荆轲作行刺者呢?

回到秦舞阳和荆轲初入秦廷的时刻,就会发现太子丹的原计划应是“秦舞阳刺秦”。

三、“取舞阳所持图”:太子丹的原计划

秦舞阳

按照当初进贡的顺序,“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图穷匕见”的匕首,藏在由秦舞阳手捧、献给秦王政的督亢之地地图里。

从人物履历看,荆轲只是“好读书击剑”,在和盖聂的对决中败落或者落荒而逃;而燕人的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是当年击败东胡、随乐毅南下齐国的猛将秦开之孙。燕人眼中的秦舞阳是本国的将门虎子,也许比荆轲更有家国情怀,所以才被太子丹选中,和荆轲共同执行任务。

也就是说按照预先的安排:荆轲手持樊於期的头颅匣,而“图穷匕见”的主角本该是秦舞阳。

影视剧《荆轲刺秦王》中惊恐的秦舞阳

只是由于秦舞阳心中不安,面露怯色,令秦王政生疑,于是荆轲用言辞举重若轻地化解局面,接过图卷上殿,靠近秦王政,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惊险情节。

这一阴差阳错并非偶然,其背后另有隐情。

往前滑动历史剧本的进度条,在易水送别时,貌似知己的君臣二人就已经失和。

四、等待与迁延:君臣的猜疑

衣冠似雪的易水送别

在易水边,一行人马携带着贡品和车马整装待发。太子丹以荆轲迟迟不动身为由,用先派秦舞阳的方式质疑荆轲。结合之前秦舞阳持图卷的细节,太子丹应该更青睐秦舞阳作为刺杀者。

面对太子丹的催促和质疑,荆轲怒吼着回应太子:“我既有言在先,承诺入秦,哪里用得上太子催促?而且入秦之后却不能回来复命的人,是没用的竖子。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是在等待着荆轲所信任的门客到来,然后一起行动。”

这针尖对麦芒的问答,透出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矛盾;太子和荆轲都有自己青睐的人选。虽然在此之前,心思缜密的荆轲为取信于秦王政,说服了樊於期自杀,取得后者首级,用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得到逼近秦王的机会。但即使前期做足了准备,燕太子依旧不十分地信任荆轲。

樊於期的自尽

那么为什么太子丹认为荆轲有反悔之意呢?

沿着《刺客列传》的叙事脉络,向前梳理字里行间的草蛇灰线,就能发现荆轲对太子丹的态度有所保留。

燕太子丹不仅仅是简单的仁者形象

按照《刺客列传》的记载,太子丹对于荆轲确实是厚待:“尊荆卿为上卿”,声色犬马、美馔珍馐无不满足荆轲。享受着尊贵待遇的荆轲的态度十分冷淡,在府上过了很久都没有动身的意思。直到作为燕国屏障的赵国灭亡,秦军进逼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多次催促,荆轲才开始策划十分严密的暗杀计划。

逆推到这一步,荆轲似乎只是以坚守信诺这一基本原则为太子丹服务,对比曹沫、聂政、豫让,他并不主动。在动机上远不是陶渊明歌颂的“君子死知己”。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二人的不信任呢?

往前寻找线索,可以发现一点:荆轲为太子丹提供的服务,是被太子和田光等人半隐瞒半裹挟的结果。

五、隐瞒与胁迫:缺乏信任的根源

易水送行充满了不信任

仔细分析司马迁的记载,荆轲与太子丹的结交可以分成如下几步:

(1).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丹逃回燕国,计划复仇;鞠武在为太子丹出谋划策时,秦军日益逼近燕国疆土。荆轲作为一个来燕国漂泊的外邦人,以击筑放歌、畅抒胸臆的方式,引起了田光的注意;

(2).国难当头,贤士田光发现将荆轲被作为堪当大用的门客供养起来

(3).太子等人在募集人才准备行动;田光被他的一生好友、太子的老师鞠武引荐给太子丹;田光有心报国却年老力衰,他以最决绝的方式:自刎,来保守秘密、举荐人才,并切断荆轲的退路,让他为燕太子效力。

而荆轲见到太子丹前,太子丹只是听闻荆轲之名;由于田光的绝对保密,荆轲对于太子丹的品性和计划一无所知。

田光收荆轲为门客

所以荆轲和太子丹之间隔了两个举荐者。其中,鞠武举荐田光、田光举荐荆轲,是燕国臣民报效对于储君和邦国,这与太子丹所效仿的曹沫和鲁庄公的关系类似;而游士荆轲之于太子丹和燕国呢?

全过程中,荆轲之于燕人田光,终究只是受恩者-施恩者间的情谊。司马迁指出:在他入燕前,卫国公室已为秦所降服、迁移,荆轲已是一个无国无根之人;秦人对于荆轲,不存在樊於期的全家被杀的血海深仇。一个驻燕时间不长的游士,很难在短期内具备太子丹、田光那样对燕国的强烈认同;

而问题关键在于:田光的死不仅是保密,也逼迫欠自己恩情的荆轲,将恩情转报给太子丹。将个体间的施恩-报恩关系和燕人的邦国之情强行拧在一起,这非常冒犯外邦游士的个性自由和独立精神。

荆轲的命运如棋子般,已经被安排好了

所以,直到田光以死施压,荆轲才看清整盘布局;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算计得天衣无缝,自己是一颗早已被安排好用处和位置的棋子。太子丹从头到尾都没有充分了解并尊重荆轲的个人志向,一谋面,还未经深入了解,就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荆轲。

混淆个人和家国的报效关系、强迫个人作选择,是荆轲感到困惑、下不了决心的最大原因。

从田光和樊於期的结局看,如果荆轲当初拒绝太子,为了防止泄密,以太子丹仁厚外表下的冷酷和自私,荆轲难逃一死。这一潜在威胁,荆轲也是看得到的。

荆轲刺秦

所以在太子眼里,荆轲与毒匕首、鲜衣怒马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供他达成目的的工具,太子丹的鲜衣怒马,名马佳人都是只交易的代价。他没有充分尊重荆轲的志向和意愿,所以二人谈不上信任。

聂政刺侠累

回头看荆轲的表现,比起聂政和豫让献身时的壮烈自残,整个行动中,他没有迸发出十足的热情和心流,其谋划和进贡的过程冷静有余、决绝不足,放过了图穷后直接刺杀秦王的大好机会,是有所保留的。

如果没有秦军的大军压境,没有太子丹的复仇计划,荆轲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快退到荆轲传记的开头,太史公已经给出了暗示。

六、游士:列国格局的产物

没有刺秦的任务,荆轲会有不同的人生

司马迁在荆轲故事开头,以固定句式,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他的身世:他是个祖籍齐国、生于卫国、游于四方、落脚燕国的游士,好读书击剑,身上沾染着四方的色彩。

游士

将荆轲与文中提到的曹沫对比,如果说曹沫是春秋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大夫或君子,荆轲这种游士是战国士人的代表:乃文乃武,良禽择木而栖,寻找能够任用自己的君主,哪怕欺诈故国或攻打祖先之国也毫不痛心。他们对于效忠国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君主对个人才能的赏识之上。

与之类似,荆轲作为一个漫游天下、与列国贤豪长者相结的游士,对客居地燕国,并没有太多的故国之情。

那么是什么在驱使着荆轲入秦,即使在献身的态度上有所保留、赴死时并不坚定呢?

司马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有志向而寡言的荆轲也没有留下线索。他的大志已经深埋于人物的心中,无法被证真,亦无法证伪。

窃以为荆轲入秦行刺的动力,有春秋战国时代士人重然诺、重报恩的时代风尚,对于承诺之事必定全力以赴。这份坚毅和执着,有着伍子胥、孔丘等先贤的影子。

希腊瓶画上的阿基里斯

除此之外,还有反抗命运的摆布。荆轲对太子丹的愤怒,令人想起《伊利亚特》里阿基里斯对阿伽门农的愤怒:这是故事里最有力度的情节。两个人都是尊严和自由被侵犯、被无视,但都奋起反抗、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比起因冲动而退出战斗、导致同胞死伤的阿基里斯,荆轲的信守诺言、一去不返,显得更加感人,更加悲壮。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七、多元格局:《刺客列传》的时代语境

列国格局庇护了诸子百家和荆轲这样的游士

从曹沫到荆轲,东周持续了几百了年的列国格局,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所有人。

具体到传记里,卫人将荆轲称为庆卿,而燕人谓之荆卿,列国方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可见一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句式不对称、长短错落有致的歌谣形式,属于战国时代就已非常流行的楚歌形式。长短不一的句式,比起中正平和、温柔内敛的诗经四言诗,更有利于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抒发情怀。这都是列国格局下文化间求同存异、互相交融的缩影。

多元的政治格局,为士人张扬的个性和百家争鸣的学术主张提供了庇护;而列国争霸的局面刺激了君主对于人才的追求。荆轲能来去自由、仗剑漂泊与此不无关系。多元的盛况,与秦统一后的以吏为师、收缴图籍、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而当秦军大兵压境,诸侯所剩无几的时候,是列国格局即将结束的时刻。荆轲的行动,算是列国格局对一统趋势的最后抗争,其结果诚如苏轼所言:“祸始速焉。”

张良曾买凶刺秦

秦朝建立后,张良也有联合沧海君行刺秦皇的壮举,但太史公将《刺客列传》的时间线停在荆轲、高渐离的时代。荆轲的故事,在后世受到了很多批评。即使是游侠行刺之风盛行的两汉,班固都批评司马迁“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后来的王安石认为:“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

以此观之,太史公以荆轲为《刺客列传》收尾,也许正是为了歌颂某些独属于先秦时代的精神,其中就包括多元格局下士人的独立性和高度自尊。

八、抗争命运:《刺客列传》的重要主题

后人印象中的刺秦场面,未必是荆卿本意

如果没有刺秦的使命,荆轲也许会继续在齐国或者楚国宦游;他也许会在市井旁若无人的慷慨悲歌。从和鲁勾践、聂盖对决来看,他有他的自尊、他的胆怯和敏感......被太子丹选中的他,身不由己地陷进历史的漩涡里。

但是在天降大任的关键时刻,他依旧奋力一搏,让秦王目眩良久。 类似于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荆轲没有计较市井巷尾的一时输赢,却在关键的时刻,在腿断掉后改变自己的初衷,奋力地投出匕首,为后人留下了不畏强权、为尊严而战的伟岸背影,尽管这不一定是他的本意。

司马迁发奋著书

如果没有李陵之祸,《史记》也会是另一个样子。史家的个人经历和观念会给历史叙事打上一层层滤镜。

为了成全《史记》,司马迁以巨大的勇气对抗秦汉士人的死节和尊严观念,忍辱活命。这渗透着心酸和坚韧的抗争,彰显着人生而为人的自由选择,和对抗命运的不屈意识。青灯下,黄卷间,对竹简奋笔疾书的太史公的背影,恍惚间与荆轲、侠累、聂政、豫让等人有几分相似;他手里的刀笔,和徐夫人的匕首一样犀利。

秦始皇求仙

秦统一后,秦王政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逃避终极的裁决——死亡,荆轲和他的好友高渐离,是为数不多的给这个霸主带去死亡体验的人。

武帝的长眠之地---茂陵

西汉远去后,茂陵刘郎秋风客,唯有《史记》中的风骨依旧荡气回肠,闪烁着命运意识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刺客列传》等篇章为后世传唱,经久不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参考文献:

1.苏若荻,《春秋战国》

2.高阳,《荆轲》

3.朱鸿,《夹缝中的历史:怀疑荆轲》

4.吕思勉,《秦汉史》

5.杨宁宁,《是反抗强暴 ,还是统治者的杀手:对司马迁<刺客列传>的再认识 》

6.司马迁,《史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