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的“隐”蕴含了多少憋屈

王,高高在上,朝中大臣无不俯首称臣,这种俯视群臣叩拜的感觉不要太好,可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今天我来掰一掰史上最憋屈的王,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国君鲁隐公。

未登王位之时,心爱的女人被父亲夺去

鲁隐公的名字叫姬息,他的母亲声子是鲁惠公的第一个夫人孟子的陪嫁女,所以地位卑贱。可是姬息毕竟是鲁惠公的长子,当年鲁惠公还是很喜欢这个儿子,并亲自为这个儿子操办了婚事。

可是当鲁惠公看到未来儿媳-宋女仲子长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立马为之倾倒。于是鲁惠公顾不上什么人伦道德,把仲子娶为自己的正妻。

而仲子被揭开红头盖时,发现原来年轻俊朗的夫君变成了一个胡子拉碴的半老头子,自然是委屈地哭哭啼啼却也无济于事。

鲁惠公对她自然是百般疼爱,在仲子一生下来儿子姬允,鲁惠公立即将他立为太子。

姬息自然是羞愤不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庶子的地位,性格有点懦弱的他硬生生地忍了下来。

其实姬息心中还是深爱仲子的,不然在仲子死后(即鲁隐公五年),他不会冒着违背礼仪遭人诟病的风险,亲自主持了鲁太子生母陵寝的落成典礼。

典礼上跳了个六佾之舞(执羽的舞者八人一列为一佾,六佾就是六列)。当时的礼法是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隐公身为诸侯却搞了个六佾,于法无据;另外当时这个舞应该由太子允来跳。

而鲁隐公生母声子死时,隐公虽然已经是国君,但仍然以庶母的礼法来安排后事。可见鲁隐公对于仲子一直就未曾忘情。

可惜仲子对于他这个无权无势的庶子似乎早就如过眼云烟,抛之脑后,而且她生下的儿子姬允居然成了鲁隐公的克星。

面对如此局面,其中的委屈和愤懑只能生生隐忍了下来。

登上王位后,内得不到贤臣的辅佐和尊敬

鲁惠公死的时候,太子姬允年纪尚小,才7、8岁,大家一致认为姬息贤德,推举他摄政。

虽然当初是以摄政的名义登上王位,并以他的名字编排年份记事,而且后人给予了“鲁隐公”的谥号,说明他当时确实是鲁国的正式国君,可是在别人眼里却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

鲁隐公摄政的初期,鲁国大夫费伯率领军队在郎地修筑城池,却没有得到国君的批准,但鲁国贵族费伯带人擅自就干了,而且事后也没有予以追究。

第二年这个老匹夫又在没有得到隐公首肯的情况下直接把鲁国的附庸国极国给灭了。

隐公元年还发生了另一件更加离谱的事,鲁国大夫公子豫私自派兵攻打卫国并与他国私自结盟。这可是蔑视君威,挑战王权啊!

也许是因为隐公的性格太软弱,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不想得罪那些贵族吧。带着这种矛盾而复杂的心理,隐公就这么再次把它隐忍了下来。

不论是何种原因,在鲁隐公的内心定然早已憋屈不已,弄得自己君不像君,跪拜堂下的则臣不臣。

为鲁国做出了贡献,却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鲁隐公在外交方面还是颇有手腕,他后期与郑国、齐国结为盟友。追随郑国讨伐宋,灭了许。还和郑国互换了土地,双方稳固了国土。同时他还和周边的小国和睦相处。这种“远伐近交”的策略,给弱小的鲁国带来了十年的和平时期。

可是对此,似乎并未迎来多少美誉,可是他的某些事情却遭到了当时舆论的强烈抨击。

第一件事,都城有人传说棠地有善渔者总是能捕上最多最大的鱼(一说用弓箭射鱼)。鲁隐公二年,他在棠邑与徐戎签订过盟约,发现棠地的风景秀丽,人民安乐,于是决定前去观赏。老臣公子区认为这样惊扰民生,劝诫隐公不要去。可隐公还是执意前往。

这也是一种与民同乐吧,可是却常常被人拿来说事,而乾隆七下江南,排场和耗资更胜,却成了美谈。

第二件事就是鲁隐公和郑国互换土地,当时被君子讥讽,一个国君出于对自己的诸侯国的考量所作出的决策,却遭到一些迂腐君子以周天子的封地不可私自互换为由加以贬斥,实在有失公允。

无心夺位,却遭到弑杀

鲁隐公十一年的一天,大臣公子翚(hui)对隐公说:“古人说‘利器在手,不能让给别人’”

然他循循善诱鲁隐公,一直坐在大王之位,可以替他除去后患-太子姬允,事成之后升他为太宰就好。

鲁隐公听了立马就拒绝了,说王位本来就属于弟弟的,自己只不过代为掌管一下,并无觊觎之心。而且他已经在泰山梁父附近的菟裘建好了住所,等那里完工就退位做一个闲云野鹤。

公子翚吃了这么一个闭门羹后,心中恼羞成怒且惶恐不安,害怕允继位后知道了此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心生一计,找到了太子姬允,说:“太子啊,鲁隐公贪恋王位,怕你继位。今天悄悄地召我入宫密谋杀你。可是我怎么能做出这种违背礼法和良心的事情呢。所以冒死来通知太子。不如让老夫为您排忧解难。”姬允又气又恼,于是答应了公子翚刺杀隐公的建议。

一天,鲁隐公去到社圃祭祀,住宿在鲁国大夫蔿氏家里。公子翚阴谋策划好,设下埋伏,杀死了鲁隐公,然后嫁祸于蒍氏,把蒍氏家族全部诛杀。

其实本来作为长子的鲁隐公,且已经代理了11年,顺势而为登上王位也未尝不可。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是偏偏他就是这种懦弱隐忍和优柔寡断的性格。

另一方面他口口声声地说:“我只是代为管理这个王位,等公子允长大了我还是要还给他的。”

可是他摄政十一年了,姬允已经18、19岁了,鲁隐公却迟迟没有还政于他。正是他这种内心矛盾挣扎使得行为不明确,惹太子允猜忌,令公子翚浮想翩翩,最后导致事情一发不可逆转。

姬允当上了国君即鲁恒公,公子翚则如愿当上了太宰。鲁桓公心中的恼怒并未随着鲁隐公的死而平息,所以没按国君的礼节安葬隐公,只草草埋葬了事。哎!鲁隐公真是窝囊到家了。


《谥法》:“不尸其位曰隐”。说明鲁隐公确实是鲁国的国君,可是这个隐字却恰到好处的点明了鲁隐公心中的无限憋屈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