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圈地运动血泪史:百姓不但被抢去土地,还要成为奴仆

熟悉世界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曾发生过著名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从15世纪晚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在这三百多年间,圈地运动虽大大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但也给广大英国农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无独有偶,在英国的圈地狂潮一浪高似一浪的时候,17世纪中叶的中国,也出现了从形式上非常相似的情况,这就是清朝初年的“跑马圈地”。我们知道,清朝崛起于关外,属于渔猎民族。

入关后,几十万旗民也跟随着陆续来到北京。为了解决旗人生存,特别是为了给满洲贵族及八旗兵丁谋取利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前后进行二十余年,一共圈了1600万亩土地,占全国土地的三十分之一。



特别是在康熙皇帝继位后,身为顾命大臣的鳌拜,独揽朝中大权,在八旗之间玩弄各种圈地手段,以达成其权利斗争的欲望。圈地运动主要集中在京城及直隶一带,其方法是精初政府派遣一批下级官员,在这批官员中,一些人策马驰骋,一些人则拿着绳索等物,将奔马所经过的地方加以丈量。

经过丈量的土地,马上会划归到官府名下,然后再分赐给八旗王公贵族和八旗将士。但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肥沃良田,差等的土地自然不为八旗王公大臣们看上眼,于是又要重新圈占好地,这被称为圈换。

清政府为了掩人耳目,一再对外宣称圈占的土地是明朝皇帝的庄园和无主荒地。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众所周知,在明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不少的明朝权贵已死,更有很多大地主、大官僚亡在外,广大无地农民便趁机分耕了他们丢弃的土地。

清朝政府入关后所圈占掉夺的,恰恰都是农民们在起义斗争中得的土地。被圈占了土地的农民,立即陷入了背并离乡、家破人亡的悲惨处境。

对于这大批丧失家因的农民,清政府是怎样安置的呢?除了一部分迁往张家口或山海关定居,还有一部分农民被强迫充作满洲贵族的奴仆,他们不仅遭受了残酷的经济压迫,而且没有人身自由,以至于可由主人任意买卖。为了防止他们逃去,制定了“逃人法”,对于逃犯和窝主治以重罪。

康熙亲政,除掉鳌拜后,曾下令将过去20多年圈占的土地发还,并禁止再圈地。到了康熙十六年,正值平定三藩之乱,为了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康熙颁发诏书永远停止圈地,自此,对于下层百姓来说,这场比英国“羊吃人”还严重的圈地运动才告了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