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哲学问题,你怀疑过这个世界吗?

自然运行有规律,人类生存有规则,而人类世界里,至少存在三类人:规则的制定者,规则的执行者和规则的挑战者,第三类人,或许就叫哲学家。哲学始于怀疑,怀疑成于笛卡尔。勒内·笛卡尔并非第一个开始怀疑世界的人,却是将怀疑形成确定理论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是近代哲学中绕不开的高峰。

1662年出版的勒内·笛卡尔的著作《论人》中的插画

.

“重生”与“晨思”

1596年3月31日夜,勒内·笛卡尔(Ren Descartes)出生在法国中部安德尔-卢瓦尔省一个贵族家庭。母亲体弱,在笛卡尔出生不久后就病逝了,而笛卡尔遗传了母亲的虚弱,虚弱到医院曾一度对他宣告放弃,幸亏一位好心的护士坚持对他悉心照料,才总算保住了生命。可以说,这位护士给了笛卡尔第二次生命,而他名字里的“勒内”(Ren)在法语里正是“重生”的意思,这“再一次”的生命,笛卡尔活出了大多数人都没有的高质量。而笛卡尔终身不忘护士的救命之恩,逝世前还记挂着她,“要给她足够的钱,过一生幸福的生活”。

其实,他的姓也很有意思,Descartes这个姓可以看成由 des和cartes两部分组成,cartes有“卡片、纸牌、地图”的意思,而des则是前面修饰的冠词,直译过来,descartes就是“一些扑克牌”的意思。笔者有一次在巴黎的街道上走着,看到一家叫Descartes的店,本以为是个哲学书店,细看发现,前面还有一个小小的“Jeux(游戏)”,而店里摆的尽是桌游卡、塔罗牌和游戏周边。或许因为有这么些渊源,笛卡尔年轻时一度迷于打牌赌博,而且运气可谓出奇得好。

“笛卡尔4岁的时候,文明的历史脚步跨进了新的世纪。”颇为嘲讽的是,这个世纪虽然天才频出,却是以烧死伟大的思想斗士布鲁诺宣布开始的。当时,整个欧洲矛盾重重、动荡不安,天主教与新教、皇权与教权、国家与国家争斗不断。不过这样的环境并没有影响到童年的笛卡尔,因为身体羸弱,父亲对儿时的他只有两个要求:睡眠足,营养好。所以笛卡尔早上总是很晚才起床,甚至醒了也要躺在床上,有时还在床上吃早点,吃完后又躺下休息。

这样的作息听起来实在能给很多人以安慰,不过笛卡尔的休息并不是赖床,而是“晨思”。就是在这每一个静谧的早晨,他慢慢开始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如何存在?

.

我思考证明我存在

笛卡尔说,只有怀疑和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确信自己的存在。或许有人会问,思考这些问题有什么用?与其思考“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还不如想想“我下一顿吃什么”更实在。但其实,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只是人性本懒,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想过去找到它。所以有太多人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像有多少人活着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能为什么而死——就这样什么都不知道地,活到死。当然,这样的状态或许无可厚非,否则也不需要哲学家了。成为哲学家的那一类人,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找一条路。

笛卡尔探索道路的第一步就是怀疑,当经院哲学家们用“死后折磨”和“世界末日”来要求人民服从主人就像服从基督一样的时候,笛卡尔发现他思想中的所有东西似乎都来自外界的灌输。那时,哲学只是神学的一部分,并不独立存在,宗教的权威麻醉了人们的神经,学校教学的内容都是围绕天主教义进行的。但真理,并不掌握在权威手中,“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换句话说,只有经得住怀疑检验的东西才能够成为真理。

笛卡尔就是这样,将自己固有的陈见全部抛开,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思索着存在,思索着怀疑,最终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世界上唯一无须怀疑的事情就是“我在怀疑”本身,我越是怀疑,“我在怀疑”这件事情就越可靠。而怀疑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我在怀疑,说明我在思考,“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也成了笛卡尔一张思想名片。

然而其实,“怀疑”这件事情本身,是不是也是受控于一种更加强大的力量呢?其实未可知。不过,笛卡尔的思考,把人类的思维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人们懂得怀疑开始,哲学和宗教就势必要分开到两条不同的道路,因为宗教让人信,哲学教人疑,宗教让人相信普世经验,哲学让人相信自己的经验,这从根源上本就是相悖的。全听但不全信,正是笛卡尔大智慧的体现。

.

哲学家也是科学家

笛卡尔的智慧,绝不仅限于哲学,他对数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他在上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几何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痴迷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里面“一个个定理,文字像诗一般千锤百炼,证明严密滴水不漏,使人不能有半点怀疑”,“它抽象又看得见,高深又摸得着,那种经过苦思冥想,证明出一道久思未解的题目的时候,一种说不出的快感流遍全身,令人激动不已”。在数学的海洋里徜徉得越久,他越发现,似乎一切科学,都与数学有关,它可以解释所有我们能够知道的顺序和度量。

然而几何毕竟还是门难学的学问,所以笛卡尔开创了以代数的方式表达几何的先例,于是,就有了我们后来所见的“解析几何”。他还创造出了坐标系,发现凸多面体边、定点、面之间的关系,就连很多数学符号,比如用x,y表示未知数等,都是笛卡尔的首创。除此之外,光的折射定律的论证、运动相对性的发展、动量守恒定律的原始形式等我们现在极为熟悉的科学原理,都和笛卡尔有着直接的关系。细想想,除了笛卡尔之外,很多哲学家似乎也都同时是科学家,其实科学和哲学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哲学里有一门分支叫逻辑学,讲求演绎推理,而科学之所以被认为准确严谨,正是因为其背后蕴含的明确可见的公理、定理和推论,两者在方法论上是相似的。

因此,笛卡尔凭借自己的观察、体验、研究、推理,形成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而那些作品多对时代富有挑战性,很多直到他去世后很多年才得以发表。

.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笛卡尔在专业领域的突破和在思想上的魅力,影响了很多人。他先后认识了很多后世看来极为重要的人物,比如梅森、迈多治、费马、罗伯瓦等等。在巴黎生活的那一段时间,笛卡尔和他们每周在梅森住所聚会,讨论数学、物理问题。这种自发性的组织,被人誉为“梅森学院”,后来演变成了法国科学院。

不仅如此,普鲁士的伊丽莎白公主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都是笛卡尔思想的崇拜者。笛卡尔一生中交往的女性极少,仅和自己的女仆海伦算是真正的情人关系,两人育有一女,却在儿时因猩红热不幸夭折。剩下接触较多的就是这两位王室女子了。他和伊丽莎白公主的交流主要依靠书信进行,由于国家变故,伊丽莎白一家一直作为王室的流亡者住在海牙,她在无意中看到笛卡尔的《方法论》和《沉思集》之后,开始和笛卡尔通信探讨人生,这后来直接催生了笛卡尔《激情论》的完成。

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则更加直接,1649年冬季,她派人邀请笛卡尔来瑞典为她讲学。瑞典地处北欧,天气寒冷,自小就体弱的笛卡尔感到很难适应。加之女王习惯凌晨五点开始上课,笛卡尔时常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准备,也打破了一直以来晚起的习惯。但是,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他还是意志坚强地坚持了下来,可惜他的身体却没有坚持住,不多久就生了病,且越来越严重,高烧转成肺炎,终于在1650年2月11日,于瑞典逝世。

如今,即使笛卡尔这个名字不能唤起你太多感觉,但他的影响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生活里了,你的很多思考,追本溯源,都能回归他的理论。为了纪念他,法国政府将他出生的小镇改名为笛卡尔镇,巴黎第五大学也又名笛卡尔大学,以医药学闻名。他对人类的贡献,不能以大小计算,但他的存在让人们意识到,当我们开始怀疑的时候,才成为了真正完整的人,否则,只是思想上的奴隶。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