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的斗争》“铁小伙”原型是当地民兵队长施善元

“铁小伙”石春来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湖上的斗争》,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敌占区坚持地下斗争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高邮市临泽镇董家潭,而“铁小伙”石春来的原型就是当地民兵队长施善元。近日,“红色丰碑”寻访影视剧英雄原型行动小组来到这里寻访。

真实的革命斗争故事发生地

董潭村地处高邮、宝应、兴化三县市交界处,历史上叫做董家潭。董潭村也是革命老区,因这里河沟交错,芦苇丛生,极易于隐蔽和转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董潭村设过兵工厂和被服厂,成为战争供需品的生产基地。解放战争时期,董潭村被称为“铁小伙”的民兵队长施善元,带领民兵和村民利用芦苇荡打游击,他的故事广泛流传。上世纪50年代初,上影厂的主创人员在治淮工地上听当时的高邮县县长吴越讲述了这个故事,随即决定在施善元的家乡董潭村拍摄《湖上的斗争》,力邀大剧作家杨村彬撰写剧本,由项堃饰演以施善元为原型的石春来。

导演杨村彬后来回忆:为了拍《湖上的斗争》,他在高邮体验生活好几个月,《湖上的斗争》大部分素材是吴越提供的。解放后曾任新华社负责人的甄为民在回忆录中写道:1947年我们高邮实地采访,突遭敌人重兵围剿,没有法子只好躲进芦苇荡。在荡里饥寒交迫,亏了连长吴越是本地人,有亲戚住在荡边,有时夜间偷偷到村里讨点吃的,才没有被饿死。

如今,董潭村已发展为江苏省生态村、扬州市生态示范村和董潭生态旅游区。

“铁小伙”徒手夺机枪

施善元祖上都姓史。解放战争时期,高邮县委书记李健要挑选一位身手敏捷、熟悉地形的通讯员,结果挑中了“敢打敢冲”的施善元。在写介绍信时,李健误把他的姓写成了“施”。后来李健牺牲,施善元想起他当年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便决定改姓为“施”,由此纪念李健。

施善元的斗争故事广为流传。一次中秋节,天上下着大雨,施善元得到情报,敌人据点的头目全都出去了,只有一群小兵驻扎。他带领着几位同志,对这个据点进行了突击。他们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呼呼大睡的敌人面前,一举缴获十几支枪。还有一次是在小葛庄,敌人分别在西南角和东北角驻扎有队伍,一挺捷克造的机枪就在东北角小船上。施善元带着队伍,忽然从水中冒出,一下子缴获这挺机枪。正是因为施善元在抗战期间的传奇经历,人人纷纷叫他“打不死的铁小伙”。

施善元曾一再强调,“铁小伙”并非指他一人,而是那一个时代群体的艺术形象,包括了很多当时的革命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施善元先后在江苏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中央公安部、国家核工业部工作。1964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到四川创建三线核工业建设,1983年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岗位离休。

通讯员 雍俊 记者 姜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