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坛城?沈阳竟是宗教圣城

提到曼陀罗,人们可能会想到武侠小说里的“蒙汗药”或是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在古代印度, 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曼陀罗花摊开的形状,不仅成为佛教绘画和造像的艺术形式,而且还成了佛界宏大的曼陀罗图形道场。实际上,曼陀罗是佛教中的吉祥之花、圣洁之花。当佛说法时, “曼陀罗”花自天而降,花落如雨,是谓“佛天花雨”。

曼陀罗形式

何为曼陀罗

根据《吠陀》的记载,包含了方与圆对称的曼陀罗形式,实际上就是古代印度人为了描述或代表其宗教的宇宙模型,或显现真宗教所见的宇宙真实,所做的“万象森列,圆融有厚的布置”。以曼陀罗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所有方法中最便捷、最简单、最圆满的。因此,佛教众生建立曼陀罗形状的道场,希望在这种道场里参破玄机、实现大自在与圆满。

曼陀罗是Mandala的音译,坛城是Mandala的意译,也叫坛场,有“中轮” “聚集”之意,是古印度佛教密宗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修持能量的中心。提到坛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拉萨,拉萨以大昭寺为中心,四面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衙、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一圈圈向四面八方铺展。在建筑上,想象中的坛城形成一个最具诗意和想象空间的宏伟布局。

沈阳

中原王朝强调“朕即天下”,皇家建城遵照《周礼·考工记》上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说白了就是把皇城安置在中间,尽量拉长主轴,夸大其尺度,以空间来强化统治的权威。只要站在皇城根之下,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甚至压迫感,并受到震慑。

盛京规划

在山海关之外,满族人势力不断壮大,迁都沈阳(时名盛京)。满族的统治者是否按照中原王朝国都的形式建设盛京呢?俗话说“合纵连横”,努尔哈赤已经以“七大恨”为由反明,利用喇嘛教笼络统治蒙藏等民族成为清王朝的一贯策略。努尔哈赤的政权处于初步创立的阶段,根基不牢,要想灭掉明朝并非易事。为了与蒙古各部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保障在与明王朝的抗衡中无后顾之忧,他便利用宗教这一手段达到稳定周边、扩大势力、稳定后方的目的。

努尔哈赤铜像

努尔哈赤尊崇和利用喇嘛教(当时蒙古和藏区的人民多信奉喇嘛教,修密宗),修建佛寺、保护寺庙、礼待大喇嘛。规定不许怕破坏寺庙、不许在寺庙内系牲口,不准在寺庙内大小便。根据《满文老挡》记载:“汗在三十日下达文书:‘不准任何人毁坏寺庙!不准在庙内拴马牛! 不准在庙内屎尿!如有违令一一毁庙或拴马牛者,即逮捕治罪! ’”

西藏布达拉宫

西藏有句谚语,“天上的日月,人间的班达”。班达指的是班禅和达赖,是宗教首领。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统治时期,延续了对修习密宗的喇嘛教的尊崇。盛京城就是由乌斯藏喇嘛设计的,采用的是西藏佛教样式。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是1625年,皇太极大规模地改造沈阳城是在1626到1631年。其拓展工程先是把明城墙增高增厚,又把城里的十字大街变成井字大街。他还把沈阳命名为满语“谋克敦”,汉语意思为兴盛的京都,即盛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盛京当然也不是,到了1643年,开工建“四塔四寺”。根据“四寺四体文碑”碑文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两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屠一座,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水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胜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盛京的外城到了1680年康熙时期才建设完成,至此,外城的八座城门与内城的八座城门错落相对,因此就有了“八门八关”之说。内城门和外城门的道路不是正南正北或者正东正西,而是斜的,又因为内城小、外城大,道路便是放射状,整个城平面看上去呈现出自行车车轮的样子。

《陪都纪略》中的盛京图

八卦与坛城

沈阳城受到了“曼陀罗”形式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城垣分为三道:宫城、皇城、罗城。内有两方,外有一圆。皇宫紧挨着中心庙,恰似佛界的须弥山。皇宫之外是八旗王府,真给须弥山腰之四大天王;两道护城河,又似咸海;河外等距对称建立的四塔四寺,如同四大部洲。盛京平面图恰如一幅完美绝伦的曼陀罗图。纳兰性德曾为沈阳的帝都之势所感染,“拔地蛟龙宅,当关虎豹城。山连长白秀,江入浑同清。”

八卦

然而,关于沈阳城的建城思想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易经》的思想和天圆地方的思想。《陪读杂述》中记载盛京城规划的寓意如下:城里的中心庙是太极,钟鼓楼象征着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是四塔,八卦是八门。外面圆形的城郭象征着天,方形的内城象征着地。角楼敌楼十二个、各有三层,一共三十六,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内有城池七十二座,象征七十二地煞。角楼、敌楼十二座象征四季……作者本身也说这未必与当时建城的意图相符合,但是说起来有点道理,因此就记下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释、道思想早已不断地碰撞、融合,构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文化。若想真正明确沈阳的建城思想也不得而知,只能说沈阳城更多地体现的是曼陀罗的形式,“规天矩地,向明授时。增八门之跌宕,胁九逵之逦迤”。建城者和众多的封建统治者一样,想要构造普天之下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氛围。如今,曼陀罗沈阳城还剩下依稀的架构,没有信徒来膜拜,也没有臣民来瞻仰。然而,它终究如同一朵曼陀罗花,迎接振兴的新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