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继迁、李德明等人的苦心经营,党项族终于统一了河西走廊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走向衰颓,无力西顾。居于中国西北的党项羌在纷乱的历史局面中日益强大,并不断将势力向陕、甘、宁一带渗透,河西走廊即为其弹力争夺的地区之一。五代以来河西走廊一直为吐蕃、回鹘、吐谷浑等族以及瓜沙曹氏占据。从天圣六年(1028年)到景佑四年(1037年),党项先后攻占了甘、凉、肃、瓜、沙州等地,奄有河西全境。自此始至宝庆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取河西止,河西地区在西夏的统治下走过了近两个世纪的历程。

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汉朝以来,就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三省边境的山谷间过着游牧生活。唐后期,党项族迫于吐蕃的压力,逐步迁徙到今陕、甘、宁边境。北宋建立时,已据有夏(今陕西横山西)、银(今陕西米脂西北)、绥(今绥德)、(今靖边西)、静(今米脂西)等五州之地的党项族逐渐强盛,在首领李继迁率领下,攻下了北宋军事重镇灵州,并与辽朝结成掩角之势,共同对付宋朝。在东部发展的同时,李继迁为解决粮食来源紧张和摆脱河西诸部族掣肘,还率党项族向西跨过黄河,越贺兰山,向凉州进军。

对于北宋而言,控制河西也是在与契丹和党项战争中保持主动权的重要条件,因而宋夏在河西的争夺是大势所然。凉州五代时号称西凉府,宋因之,并派丁惟清为西凉知府,与吐蕃首领共同治理西凉,从而加强了对西凉的控制。为此,李继迁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集中兵力于盐州,扬言进攻宋朝的环州、庆州,而暗中将军队开往凉州。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继迁攻西蕃,遂入西凉府,知州丁惟清陷没”。攻占凉州,对于西夏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如《西夏书事》云:“盖平夏以绥、有为首,灵州为腹,西凉为尾。有灵州则绥、有之势张,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

李继迁攻占凉州后,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凉州吐蕃六谷族首领潘罗支联合者龙族伪降,尽管谋士张浦担心“罗支倔强有年,未挫兵锋,遵而降顺,诈也”。但李继迁仍然深信不疑,结果遭到伏兵袭击,大败奔回,“至灵州界三十里死”。景德元年(1004年),鉴于凉州“蕃部族盛兵多”的局面,北宋统治者为了“借其腹背攻制”,就与西凉吐蕃六谷部落首领潘罗支结成联盟,“遂加铎督朔方军节度、押蕃落等使、西凉府六谷大首领”。而继迁之子李德明嗣位后,继续其父在河西的未竟事业,为争夺河西走廊而“经谋不息”。德明先后五次攻打甘州,前四次未果,最后一次德明于天圣六年(1028年)派其子元吴“独引兵袭破回鹘夜洛隔可汗王,夺甘州”。

在攻打甘州的同时,德明也在全力夺取凉州。宋景德元年(1004年),凉州吐蕃六谷联盟首领潘罗支设计使继迁中箭身亡。不久就被曾降服于他的党项部落戕杀帐下。潘罗支死后,吐蕃大首领折道游龙钵等率部归降德明,但六谷部首领厮铎督(潘罗支弟)继续与德明对抗。景德四年(1007年),就在德明准备率兵攻打凉州之际,因甘州回鹘增援凉州,德明只得收兵。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又派苏守信攻打西蕃乞当族,大败而还。九年,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派兵攻占凉州。明道元年(1032年),德明命元吴攻打凉州,“回鹘势孤不能拒,遂拔其城”。至此,德明在屡经挫折后,终于从回鹘手中夺取了凉州。但德明也于是年去世,其子元吴继位。景佑三年(1036年),元吴又引军西进,直指肃、瓜、沙等州,因其已控制凉州,“元吴无吐蕃之患始再举兵攻回鹘,陷瓜、沙、肃三州”,尽有河西旧地。

至此,经过李继迁、李德明和李元吴三代的苦心经营,党项族终于统一了河西走廊,宣告了绵延一百八十余年的归义军政权的结束。景佑五年(1038年),李元吴正式继皇帝位,建立了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辖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箫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盛时达二十二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