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手拯救国家,阅兵时向官兵还礼,谁料对方直接开了枪

近几十年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战争莫过于前四次中东战争了,一群阿拉伯国家想要把刚建国没多久的以色列按在地上揍,谁知却弄巧成拙,其中固然有许多影响巨大的客观因素,但一轮又一轮的失败不但让阿拉伯国家颜面尽失,更是成就了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终于意识到自己凭借战争根本打不赢以色列。这一系列战争对历史的影响深远,英法不但彻底把舞台让给了美苏,许多国家更是因此彻底改变了本国战略,这其中就包括埃及。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埃及被诸多兄弟们当成阿拉伯国家的面子,不过,这个“大哥”不好当,埃及本身做得也相当不称职。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国力遭受重创,恢复得也相当缓慢,西奈半岛要不回来,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也看不到丝毫好转。直到1970年9月28日,新任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上台后,局势才发生了一定的扭转。在讲接下来的故事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萨达特其人。

萨达特出身贫寒,他中学时读的最多的书就是《古兰经》。1922年,埃及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英国对这块土地根本舍不得撒手,反而变本加厉地剥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萨达特对殖民者愈发憎恨。这一时期,萨达特把印度圣雄甘地作为自己的偶像,虽然伟大的甘地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有点奇葩,但在甘地的影响下,萨达特以后的人生道路好歹没有走歪。

1939年,萨达特参与建立了“自由军官”小组,秘密从事反英活动。在多次被捕后,1950年,他跻身该组织核心。1952年7月23日,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的革命获得成功,萨达特代表“自由军官组织”发表声明,告诉全世界埃及“获得了新生”,他也因此名声大噪,一举成为手握国家权力的核心领导者之一。当纳赛尔当上埃及总统后,萨达特一直兢兢业业地在领导身旁充当副手。1970年9月28日,当纳赛尔逝世后,萨达特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头把交椅。

在这儿我们不妨说句题外话:纵观那段时期的历史,在反殖民统治的过程中,许多国家拥有了自己的英雄;不幸的是,其中不少领袖日后也走了歪路,从人人敬仰变成了饱受争议的独裁者。像萨达特这样拥有军人身份,又在革命事业中奔走在最前线,最终摸爬滚打一步步爬到权力之巅的人似乎更容易“变质”,卡扎菲如此,萨达姆的人生经历也有些类似。正如咱们之前所说,也许正是对甘地的崇拜,掌握国家大权的萨达特并没有因此而膨胀;相反,他谨慎地为国家考虑着未来,精打细算着手中握有的筹码。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一次,埃及军队显然是有备而来。在叙利亚军队的配合下,以色列豪掷5亿美元修建的巴列夫防线被打穿,埃及军队迫不及待地对西奈半岛发起猛攻。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可谓是拼得你死我活,资料显示,纵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背后疯狂输血,交战国的弹药储备也一度只能支撑不到两天。最终,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更胜一筹,阿拉伯阵营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埃及仍未如愿收复西奈半岛。萨达特对此也深表遗憾,他不甘心地说:“如果我们能在西奈夺回10厘米的土地,并站稳脚跟不撤退,那么我们就能彻底改变东西方对我们的态度,改变一切。”

这场战争后,许多阿拉伯国家意识到,单纯凭借武力很难彻底击垮以色列,但也只是不再热衷于挑起战争;萨达特则走了另一个“极端”。

他开始废除之前的许多战略,在外交上推行“积极中立、不结盟”的政策。1976年,埃及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苏联舰队被赶出亚历山大港;同时,埃及增加了同西方国家的接触,并尝试以和平手段化解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1977年,萨达特访问以色列;次年9月,在美国的主持下,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两年后,两国正式建交——当时,这一事件在阿拉伯国家中掀起的轰动丝毫不逊于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在崭新的局势下,埃及如愿收回了西奈半岛69%领土的控制权。

除外交外,萨达特在经济方面也展开了大尺度的改革,尤其是引入外资、扶持旅游业和大力发展石油产业等,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发生时,埃及以积极的姿态把握住了许多发展机遇。1974年,萨达特宣布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这不仅对埃及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更是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勒极大的积极影响。萨达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每年都为国家带来数以十亿计的财富,埃及彻底摆脱了发展停滞期;更重要的是,这个昔日的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在国际舞台上争回了许多面子。然而也正是如此,一场灾难悄然间降临了。

1981年10月6日,一年一度的庆祝“十月战争”胜利阅兵仪式在纳斯尔城的胜利广场举行。在阅兵开始前,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安全状况,阅兵进行时,总统所在的主席台附近都安排了许多便衣特工和警察。然而就在阅兵进行的过程中,一辆拖着榴弹炮的牵引车突然偏离规定行驶路线,停在了主席台前。车上跳下了一名带枪的军官,萨达特以为对方要对自己敬礼,赶紧站起来还礼。谁想,对方当即举枪对主席台扫射,还扔了一枚手榴弹。萨达特当场颈部中枪,多位军队与政府高官身亡,可谓是损失惨重。

原来,阿拉伯国家担心萨达特的一系列政策会让埃及脱离阿拉伯阵营,因此便授意埃及国内组织“伊斯兰崛起”激进派成员策划了这次刺杀。陆军上尉哈立德·艾哈迈德·沙乌其·伊斯兰布利借助职权之便在阅兵队伍中安插了多名刺客,还躲过了严密的安全检查。事发后,刺客被缉拿归案并判处极刑,然而埃及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这样的损失是难以挽回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刺杀发生前,不少国家的阅兵都是真枪实弹的。刺杀发生后,各国纷纷引以为戒,为国家领导任考虑,参加检阅官兵的枪炮里也极少装备弹药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