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坦克老兵赵宝成:第一次上战场便被“解放”了

1946年,年仅17岁的他被国民党“抓壮丁”顶替别人参军,训练三个月后便上了战场;在鲁南战役中被俘后,他转而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坦克兵,此后还参加了解放济南战役、抗美援朝等。回首往事,90岁的赵宝成老人称“感谢鲁南战役”,因为自己第一次上战场便“被解放了”。

修脸盆时被抓壮丁

岁月荏苒,耄耋之年的赵宝成已是满头白发,不过精神矍铄,上下楼梯不用依靠扶手。他还自信地说,自己扛着30斤大米上楼也不成问题。之前家里的电视电灯坏了,都是他自己来修理,甚至邻居家什么物件出了问题,也喜欢找他帮忙。

上世纪60年代,赵宝成和妻子在济南安了家。实际上,1929年出生的赵宝成是上海人,小时候家境殷实,但因为抗日战争,“家里的楼被炸毁了,全家逃难到了南京。”赵宝成说,南京是奶奶的老家,但在逃难过程中,他和父母妹妹走散了,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当时在南京,靠着给人家喂猪过生活,”赵宝成说,1946年秋天,自己在外出找人修理家里的洗脸盆时,莫名其妙地被四个国民党士兵抓到了军营了。那年赵宝成才16岁。

他说,被抓到国民党的军营后,有了新名字“康洪庆”。“当时国民党军队里有个叫康洪庆的士兵,开小差逃跑了,他们便把我抓过去顶替康洪庆。其他士兵告诉我,这支机械化部队叫第一快速纵队,号称王牌军。”也是在第一快速纵队,赵宝成学会了开坦克。

一辆坦克配备四名士兵,由于年龄最小,刚到部队时间短,坦克车长万剑峰很是照顾他。“当时什么也不懂,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军队里待了两个月后,什么也不懂的赵宝成跟着军队出发了,并打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仗。被俘后赵宝成才知道,那场战争叫“鲁南战役”。

在陈毅面前演示开坦克

赵宝成一开始是炮手,坐在坦克里听车长万剑峰的命令放炮。赵宝成记不清具体哪一天到的峄县了,只记得自己从下午打到晚上,“大概开了五六炮,炮弹打到哪里也不知道。”

赵宝成还记得,有一天晚上,一名国民党高级军官到战场上慰问,还给每个士兵发了一双鞋,然后就走了。第二天天亮后天上就开始下雨,有的坦克冒着雨开走了,“听说是去支援,但开出去就没再回来。”

赵宝成所在的坦克没有动,“我们不认识路,也没有地图,况且天上还下着雨加雪,气象条件很差,车长曾经去缅甸远征抗战,经验丰富,就说先等等看吧。”在当时的峄县政府门口,赵宝成和车长万剑峰一等就是两天,很快他们带的罐头也吃完了。

“峄县被攻破,国民党士兵四处逃窜,后来解放军就来了。”赵宝成说,当时解放军来到坦克前问我们,愿不愿跟着解放军走。“我们说‘愿意’。当时解放军还说了,要是不愿意跟他们走,可以给我们一些钱,放我们回家。”

后来,赵宝成还驾驶着坦克参加了抗美援朝。图中左上方是赵宝成。

就这样,万剑峰和赵宝成开着坦克,跟着解放军来到了临沂城,同行的还有另外5辆被缴获的坦克。“当时那些冒着雨雪开走的坦克,要么陷进了泥里,要么没油了。有的坦克留在了原地,人都跑了。”赵宝成说,我所在那辆坦克还是挺幸运的。

赵宝成说,当时解放军几乎没有人会开坦克,他们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而且他还在陈毅司令员等人面前,演示过开坦克。

当时陈毅司令员巡视战场,看到坦克便向赵宝成,能否开一开。于是,赵宝成便开了一大圈后。“张云逸副司令员问我‘多大了,家里还有没有别人,愿不愿意留下’,我回答说‘想留下来’,后来我成为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一员。”赵宝成回忆,陈毅司令员可谓是他成为华野特种兵的“介绍人”。

战争结束后终找到亲人

1947年3月,坦克队在沂水县成立。此后赵宝成跟着一部分解放军到了胶东,开始进行专门的坦克训练,一直到1948年的春天。

在后来的行军途中,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坦克需要加机油,村里人听说后,便凑了13只鸡来要炼油。

此“机油”非彼“鸡油”,虽然闹了个笑话,但赵宝成说,我们坦克兵还是很感动,“这说明老百姓们都在积极拥护解放军。”

在胶东训练结束后,赵宝成驾驶坦克相继参加了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战争期间,曾有战友问过赵宝成,想不想父母,想不想奶奶。赵宝成说,现在自己想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好好学知识、学技能。好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赵宝成在南京找到了家人,可惜的是,那时奶奶已经去世了。

赵宝成说,自己一直在教育子孙后辈,要为人民服务,脏活累活要抢着上,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许建立 陈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