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王者的荣耀

静笃君按:艺术家希望能够远离当下,于是他们在内心转向了古典时代,那是一个与当下完全相异的理想化的古代。
法国古典主义学院派大师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1797-1856)自1825年以来一直有作品在 中展出。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德拉罗什声名愈振。到了1850年左右,德拉罗什成为西方画坛最著名的艺术家,被德国诗人海涅称为历史主义绘画的“领唱”。1831年,当海涅来到卢浮宫的方形沙龙(Salon Carré)参观时,沙龙上正展出着德拉罗什的四幅历史主义绘画作品,其中两幅涉及法国史,两幅涉及英国史。两幅英国史主题作品分别是 和《克伦威尔打开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
 
 ▲ 油画《克伦威尔打开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
展出于1831年巴黎沙龙
法国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 作
现藏于尼姆美术馆
德拉罗什
《克伦威尔打开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一画中描绘了奥立佛·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站在英王查理一世的棺材旁伸手打开棺盖的一刻,棺材中躺着的查理一世是在1649年1月30日被克伦威尔斩首处决的。
德国诗人海涅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上看到这幅画时深受震动,他如此描述道:在伦敦白厅一个昏暗的房间里,两把深红色天鹅绒座椅上架着那位被斩首的国王的棺材。棺材前站着一个人,此人毫无敬意,甚至都没有脱帽,就一把扯下覆盖棺材的黑布,他掀起棺盖,注视着尸体。他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粗身短腿,姿态蛮鄙,一脸乡巴佬的荣光。他身着朴素戎装,几乎毫无装饰,上身穿浅黄色皮夹克外套深棕色天鹅绒背心;腿上套浅棕色高筒马靴,里面塞着黑色长裤;脖子上围着脏兮兮没熨平的白领,下面露出一部分铠甲。他用戴着极其肮脏破旧的浅黄色皮手套的脏手掀起了国王的棺盖。此人就是克伦威尔。
 
 ▲ 油画《克伦威尔小像》(17世纪)
英国画家塞缪尔·库珀 作
棺材里躺着的那个瘦削的身影就是受难的国王。尖尖的下巴指天刺出,彰显出一种不幸的威严;颈上的伤口弥散出一抹珍贵的紫红色,苍白的唇上还留有悲剧女神墨尔波墨涅之吻。
 
 ▲ 油画《缪斯墨尔波墨涅抚慰诗人赫西俄德》(1891)
英国画家居斯塔夫·莫罗 作
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君王荣耀的最后一点痕迹体现在他尸首下那鲜艳的绿色丝绸软垫上,此外还有他那一身洁白的衣袍,其耀眼的精致与克伦威尔身上的外套形成鲜明对比。
观者不仅看到了两个不同个体的对立,更看到他们所代表的两种不同阶层的文化对峙,这更是两种生命形式的撞击。
 
 ▲ 油画《英王查理一世三位一体像》(约1649)
英国宫廷画家安东尼·范戴克 作
英王室收藏
在海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两种美学原则之间的斗争:精致优雅的贵族原则vs.结实粗鄙的丁壮原则。诗人海涅显然推崇前者。他对画长叹道:画家用寥寥数笔就表达了多么伟大的人世之痛!王之荣耀就在这里!
即便被判死刑,他也是王!即便已是一具被斩首的尸身,他也是个优雅的存在。
 
 ▲ 油画《克伦威尔面对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面对这幅画,海涅不可避免地联想到了 法王路易十六的命运,进而对比了这两位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当路易十六被处死时,他已不再是王,他只是个逃跑的懦夫,当路易的头颅落地时,他早已失去了王冠,他是作为“公民路易·卡佩”被处死的;而查理一世则不然,他是戴着王冠被斩首的,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查理始终坚信自己的君权乃是神授。查理如同骑士一般,勇敢捍卫王权,他至死都不失王者尊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直在抗争,查理一世是“承蒙上帝恩典”的王权的真正守护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克伦威尔会在斩首查理一世之后仍不放心,要去打开棺盖再看一眼他的仇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