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记者决定继续

作者 | 尧七


2022年的春天,像“半江春水半江冰”的松花江一样,既寂静又躁动。

社会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之中,万里之外有俄乌冲突的硝烟,国内有“3·21”东航MU5735飞行器事故的震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新冠病毒扩散的威胁。

相应地,新闻是日常的,但也时不时会被热血所激励。

如何去记录时代,如何去呈现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顾全伦理,既考验技艺,又叩问良知。

唯一恒定不变的是要坚信记录的价值,不要怀疑,不要放弃,纵使它坚硬、滚烫又锋利。


01

道德困境随时会出现。

当一场可怕的灾难发生,有人罹难,遇难者家属的精神受到严重创伤,而事实又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作为记者,要怎么做?

痛苦是有具体形态的。2020年夏天我去江西上饶报道一个12岁男孩不幸去世的时候,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孩子是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的,他生前只有爷爷奶奶待他好。

他去世后,我在那个村子里见到他奶奶,老人光着脚,躺在堂屋中间一条背离阳光的过道里,我在那里坐了一个小时,她不愿意跟我说任何一句话。


从此我对痛苦的认知就是这样一个画面,它甚至没有哭喊的声音,是一团长久背离阳光的、寂静的阴影,这些痛苦的余烬也会灼伤作为报道者的我自己。

2020年,江西上饶遇害男孩所在村子里玩耍着的孩子们(南风窗记者 摄)

其实早在读者看到此类新闻报道之前,记者直面当事人时,就已经陷入过无数的犹疑:询问真相,会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会,那与之相比,报道还是必要的吗?

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在当下这个信息速朽的时代,原本确定的价值与意义都正在解体,我们只能珍视我们所捕捉到的,哪怕最零星的火光。

只能在行动中去寻求答案。

“3·21”东航MU5735飞行器事故发生后,我的同事们赶去了现场,发回了几篇难能可贵的现场报道。其中有一篇关于遇难者戴小珠(化名)的文章,由小珠的家人和朋友共同讲述了这个24岁的女孩的故事,空难发生的那天早上,她的妈妈还曾去庙里为她祈福。

“3·21”东航MU5735飞行器事故搜救人员(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结束报道后,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小珠的姐姐发消息来说谢谢,“你们写了这个文章,以后我们想她的时候还可以翻出来看看。”

他说自己在现场其实见到了很多遇难者家属,但大都拒绝接受采访。家属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开车帮忙。事后,车上的人们仍然拒绝接受采访,他有些沮丧,却并没有强求。

他说自己不断被拒绝时的心理活动是,“好,我尊重你的决定”,以及,“能帮到你们一点忙,我也很开心”。

而我们的摄影记者,在事发那天下午抵达白云机场的时候,看见大厅里坐着的那个痛哭的、有三个孩子在失事航班上的家属,也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拍摄。直到有前辈告诉他,重大灾难发生时刻的信息应当记录,他才重新举起相机。

但他也并没有选择像其他人那样走到很近的地方拍摄那位家属满是眼泪的脸,而是在隔了大约五十米远的高处,拍下了一幅远景照片。他用这五十米的距离来陈述自己的安慰和尊重。

“3·21”东航MU5735飞行器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我意识到它们极其珍贵,与网民们针对“新闻伦理”展开的激烈争论相比,这些有关记者们如何进行灾难报道的细节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力量。

它无关立场,因为它本身就充满了徘徊和犹豫,是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产生的有关爱与尊重的微妙拉锯,它如此复杂,以至于很难用二分法的逻辑去进行分析。

问题其实不在于要不要跟进遇难者报道,在这个已经很局促的世界,别再自行多造出来一把枷锁。

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到。我的同事们已经给了我很好的回答。问题庞杂而幽微,技术不顶用,最值得借助的,其实是一个良善的报道动机。

事实是,最好的记录,往往也来自那些拥有最真诚和最柔软的内心的人。

02

当今世界,有多少人不曾质疑过新闻的价值呢?

那些已经见诸报端的苦难,仍无法避免重演,历史的车辙难以因为既存的寓言而更改走向。在灌满希望复又堕入失望的过程中,在对他人的悲悯和对自身处境的不安之中,我们已经度过了许多个躁郁的日夜。

但是如果因此就断定记录无意义,从此抛弃手中的笔,是万万不能的。

记者手中的笔也是长夜的光,不仅在记录,也在追问(图虫·创意)

我的一位朋友曾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告诉我,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在每一件重大的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她会搜集网络上关于这件事情的所有新闻报道,整理成个人的文档。这项工作她无声地进行了好几年,不为任何其他人而只为她自己。

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主动和被动的遗忘都是很容易的,但她不愿意遗忘,借助对新闻报道的收集和整理,她能让历史最大程度地忠于历史本身。

她的行为在我内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正因为她的存在,我才能理解为何新闻报道被称作“历史的底稿”。即使是那些发表之后又被忘却的文章,谁又知道它是不是早已经进入一些读者的历史档案袋呢。

2021年我写了不少有关女性处境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关于独居女性生活中的安全威胁。在这篇文章里,我不仅仅是讲了女孩们在独居过程中被侵扰的故事,还讲了很多她们如何与这些侵扰相对抗的故事。

我试图通过还原这个“对抗”的动作,来让那些长期被凝视的女性重新阐明她们捍卫自身安危的主体意识。

一位独居女孩安在卧室门口的门挡(南风窗记者 摄)

报道发出后,我们收到了许多来自女性的回响。其中一位女性读者在三个月之后给我们的杂志社寄来信件,她使用了许多感叹号来表达自己写信时的心绪,她说这样的文章,让人感到畅快和有力。

总有人不会忘记,因此,要振作起来,继续写下去。

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人走了,我们反身自问:如果是我,我是不是希望被这个世界看见,希望自己的生命陨灭后,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真实的划痕?

一个人失忆是很可怕的,同样的,一个社会失忆也很可怕,甚至更可怕。新闻记录的意义,就在于保障一个社会不会集体失忆。

只有通过记录来确保我们的历史是真实且连续的,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往何处去,才不至于因为感到迷失自我的虚空而变得癫狂。

2022,新冠疫情仍然没有消退,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被围困在一种无以名状的哀伤之中。远方的战火和近处突如其来的空难,又加剧了不安全感。

防疫志愿者在一线加班加点、守护健康(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这种时刻,我总是会想,除了痛苦的事情之外,我们是不是还能记录一些别的什么。比如,会不会还有些人在积极地捍卫价值?会不会有谁还在纯粹地爱他人?会不会还有炽烈的梦想存在?

在灰色的处境中,我们是否能够寻找更多的故事来给人以安慰和力量?

前段时间,我的同事写了一篇关于“全中国最孤独的动物园”的文章,满头银发的八旬老人罗应玖,在努力经营一家每天卖不出几张门票的动物园。

老人罗应玖在努力地经营动物园(南风窗记者 摄)

这是个如此纯粹、平和、动人的故事。

那些被大型动物园抛弃的野生动物、被主人遗弃的高加索犬和白狐狸,以及差点被送上餐桌的黑熊,都得到了罗应玖的收留和照顾。

他没有足够的钱来给它们修缮宽敞明亮的屋舍,要靠养猪来赚取饲料费,但却能够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养活各种流落至此的稀奇古怪的动物,因为他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它们。

老人罗应玖空着的时候会和小狗玩(南风窗记者 摄)

罗应玖身上就有一种宝贵的爱的能力。作者写他举着铁瓢给名叫乖乖的黑熊喂水,从前能喝整整三瓢水的乖乖已经太老,最近连半瓢水也喝不完,罗应玖担心地劝它:“不要了吗?再喝点噢。”

这位作者拥有一双温柔的眼睛。她还曾经写过关于写诗的农妇韩仕梅的故事,那个在家庭生活中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女人,通过写诗来认识自身的处境,“我把我的肋骨一根一根拆掉,做儿女登天的云梯。”

那是一个女人在尝试与内心的不甘和解的故事,作者写道:“它们不需被人朗读,诗是与自己的对话。写完一首诗,就像从喉咙里吐出一颗伤心梅,人就好受一些。”

对于韩仕梅来说,“写诗”最先承载的就是“自由”

我们的确应当记录那些被突如其来的苦难击中的人们的生存现状,应当努力地去追问苦难为何发生。

但与此同时,我们当然还需要记录那些在生活的缝隙中迸发出耀眼的生命力的人,要记录下他们身上难以磨灭的爱与热情,要去追溯这种生命力的成因。

因为在漫漫长夜之中,他们或许能成为手擎炬火为我们照亮前路的人。


04

在3月一个结束工作后的夜晚,散步回家的路上,同事问我,是否曾经历过什么采访对象完全向我敞开的时刻?

我想了一会儿,然后告诉她,2020年底我曾写过一位外卖骑手的故事,他在自己送外卖的同时,帮助了很多跟他一样漂泊在北京送外卖的人。

他是我曾遇见过的给予了我最大信任的采访对象。

风雪中的外卖骑手(图虫·创意)

我至今记得,有天晚上,北京下起雨夹雪,他接到电话,有个兄弟说自己在温特莱中心送餐的时候,没来得及把健康码给保安细看,被保安推倒在地。他当时所在的地方离事发地点有七公里远,骑上电动车载着我就往那边赶。

在这个过程中,他要骑车经过国贸CBD,夜幕中排布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厦,无限的灯光和透明的玻璃幕墙互相映照,高架桥下的车辆汇集成金黄色的河流,而我们骑着电动车淋着雨雪疾行,与这座城市的建筑相比渺小得如同蝼蚁。

风声很大,我突然问他,“你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呀?”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样大声地给我答案,他说:“吃不饱的时候就是为了吃,在你吃饱喝足以后,你就为了尊严。”

有尊严、有温度、有担当(图源:视觉中国)

这个场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照亮了我的生命,因为看见了这些真实的、血肉鲜活的人,如此强韧地在面对命运。在这个世界上与人相遇,同他们建立联系并互相信任,记录下他们内心里最真实而有力的答案,同时让这些答案去给予更多的人热情和勇气。

这件事情如此微小却重大,能让人的生命被照亮和激活。因此我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发现新的景观,永远不要,弃置手中的笔。

最后,请抬起头来,看向窗外,愿你我拥有满目春光。



编辑 | 陆茗

排版 | 八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