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未解之谜,没人能想明白的历史剧

日期: 来源:梦洁6068收集编辑:司马懿

慈禧夜明珠之谜

慈禧太后死后,陪葬的宝物数不胜数,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慈禧太后口中的那颗夜明珠了,据说慈禧含在嘴中是为保尸身不化,后来,孙殿英掘了慈禧的墓,剜开慈禧太后的嘴并且得到了这颗夜明珠,后来被宋美龄当作鞋饰,最后下落不明

女儿国消失之谜

女儿国”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不过从唐代之后,就再也没有记载了

阿房宫焚毁之谜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而在调查过程中,并无燃烧痕迹,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依据,在前史当中,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仅仅秦始皇一个未尽的愿望。然而真相如何,还要等待我们的专家们去挖掘

其实早就想推荐这个剧,但是查了很多评论和分析,觉得自己可能理解的会有偏差,不过现在经过再三考虑,本王意已决,有错还望指正~

没错!就是这两部分为上下集的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

大军师司马懿 海报

全剧以司马懿为切入点来讲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传奇时代。

(音乐做的非常大气,撑得住这部剧的故事格局与背景)

不少文章介绍这个剧的第一句话就是吐槽这个剧的名字,非常网络游戏,非常不正经,但是看到主演的名字(吴秀波,于和伟,翟天临,李晨,王洛勇,王劲松......)时候就又想试试,果然试了就停不下来。

(ps:还有一部这样的剧——《白夜追凶》,再次安利给你们!哼!改日本王再以不同角度来解析《白夜追凶》,又是一个坑)

“颜值”极高

颜色

从颜色角度来讲,全剧古色,但不失真,且用色表意。

自秦以来,黑为主,以示君王位高权,从宫墙到步兵,从曹丕(李晨饰)到曹操(于和伟饰)黑压压的一片正向皇宫走来,足以见得曹操的气迫已经比皇帝还要强。

曹操在剧里基本着黑色,带来压抑和杀气,似乎又象征着他渴望权利与对“谁带不走这天下”的野心。

杨修一袭白衣,有人说他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的初心,可就是这样的时刻提醒终究还是死在了恃才傲物的心,初心呢?早已被白衣裹缠到腐烂。是的“本心是一回事,权谋又是另一回事”。

司马懿从别人的手中刀变成执刀人,最终变成了红,带来了又一场血雨腥风。

私以为司马懿称为“执刀人”这一段是在致敬黑泽明(日本电影大师),吴秀波的演技也将这戏剧化的一幕演得入木三分。

构图

中国风的古典极简主义构图与意境在剧中随处可见。

敢用,常用大量的特写或大特写

为何说敢用?因为现在的影视剧中由于演员的脸已经经不起特写了,还有就是再特写也是一个表情,没有微表情,没有更多的内心世界的语言通过表演表达。

曹操 大特写

曹植 特写

何常用?首先在电影电视语言中,特写有埋下伏笔的作用,有营造紧张气氛的作用,有突出细节的作用等等,其次对于物体特写的前提是有细节值得镜头如此近的拍摄,最后就是加强了艺术效果,有别于一般质量的电视剧(其实每一部电视剧都应该是这样的高品质,比如美剧英剧,再怎么样的快餐文化也应该具备美感)。

道具

纪录片《大军师司马懿》中讲到一个细节,剧中所有的出现的蜡烛都是真实的,所以片场规定不得吸烟,有明火,这些烛火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氛围。小小的烛台就已经可以证明全剧组对于这部戏的认真,更不用说演员的衣服。

每个人物有血有肉

其实拍摄任何有一个有人物的剧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人物“立起来”,所谓“立起来”就是让这个人物贴近生活,有人的感觉,人的味道,更有人的情感。历史剧更是难,不仅考验编剧更考验演员,这就是所谓的塑造角色。

在这部剧里,本王私以为编剧和演员都做到了让这些历史人物从书本上走了下来,因为他们注重细节,举几个栗子

1.司马懿,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最大一个细节和亮点是司马懿在“灶头”前的“哲学”,全剧有无数次描写过司马懿对吃什么,怎么吃得详细刻画,这不仅使人物有了烟火气,也应得“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更展现了一个谋略家的沉稳冷静。

侯吉做五味脯

2.曹操,本王认为这一版的“曹操”更加有人情味。自古以来曹操都被评价为奸雄,可他再如何奸诈,如何称雄,他都是一个人,一个终究会死的人,所以在这个剧中曹操无奈地对曹丕说“孤家寡人不是白叫的”,临死前又无奈地对众臣说“这江山谁也带不走”。再权重高崇的君王都会有不为人知的孤独,无奈和凄凉。

曹操吟唱《短歌行》

3.曹叡,同性恋、弑式恋母的俄荻蒲斯情结,却又能制衡司马懿和宗亲,他是多面的,他眼神中有思念和病态,更有孤独与绝望。虽然吃着母亲爱吃的甜如蜜的蜜饯,心里却苦涩。悲剧式人物不是只是嚎啕大哭,还要有内在的核,内在的血肉。

曹睿

台词

这部电视剧里“金句”也不少,且总会引人深思。

最引人深思的是,杨修临终前对司马懿说——

“仲达,你可知你我有什么分别?”

“洗耳恭听”

“你能忍,我不能。

我在那边等着你,若你能忍到最后,

过来告诉我,那时走,与此时走,有何分别,

走了。”

最动人的是,司马懿最后送别在牢中的崔琰——

“难道先生不想亲眼看到令君的宏图大志?

实现以后的太平盛世吗?”司马懿问道,

崔琰思量着拿起片落叶,

道:“我一个人的性命和这千万百姓比起来,不算什么。”

司马懿含泪说:“心里看见就是看见了。”

“这就是人间滋味。”

还有一段最引人深思的,也是这部电视剧最出彩,最戏剧化的一段——司马懿和诸葛亮“空城计”时的“神交”,其实就是司马懿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孔明你是聪明人,你告诉我,人这一辈子,依依东望什么?

依依东望,望得是毕其一生的报复,

望得是毕其一生的荣耀,

望得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

“仲达,谬以”

镜头一转,老年的司马懿,抚摸着他的“心猿意马”

”依依东望,望得不是成就,

依依东望,望得就是毕其一生,

依依东望,望得是时间”

与经典版的《三国演义》差别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他们性格复杂多样,故事戏剧张力极大,所以这段历史常常被搬到银幕上,最经典还数94年版的《三国演义》,它是忠于还原了书本上的《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的三国气氛,塑造了一个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就是小说里的诸葛孔明,就是曹操,就是周瑜。而这一版,私以为不仅仅是在讲故事,讲历史,更多的是思考,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看”那个“尽是流不尽的英雄血”时代,去思考那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代,思考历史,“以史可以知兴衰”,可“这将来写青史的人,他怎么能知道,今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忠谁奸,恐怕不是几行字能写得清楚的”。

《大军师司马懿》这部剧,从道具到场景,从剧本到剪辑,从监制到演员,都是在认认真真得在做一部已经被大家拍烂的题材,他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打磨一部电视剧。一年,在如今这个行业来说,一年一个演员早就进出四五个剧组了,场景早就从清朝变成民国好几次了,但是他们知道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观众的喜爱,也对得起他们自己对于戏剧的爱。

好的历史剧再现历史只是基础,精华在于反思,更在于反思我们自己,“人这一辈子,不光活个生死,还要活个对错”,“天底下的人都在争输赢,我们要争个对错”,历史是一面铜镜,有些许模糊,却可见这世间百态里的人间滋味。

相关阅读

  • 李庆 | 再谈“气”的思想

  • “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使用范围广泛、频率极高的汉字和概念:日常的客套“您别生气”;生活中的“社会风气”;婚庆节假的“洋洋喜气”;浴血战斗的“一鼓作
  • 这部“恋爱综”,捕捉到了人性的亲密与疏离

  • 这两年恋爱综艺又卷土重来,特别是网飞打造的韩国真人恋爱综艺《单身即地狱》,五对高颜值又高学历,青春靓丽的年轻男女被安排在豪华又与世隔绝的度假岛屿上,肉体的互相吸引、荷尔
  • 元旦档即将启动!这部电影或接档“阿凡达”

  • 贺岁档步入尾声,元旦档即将启动。相比2022年元旦档有《穿过寒冬拥抱你》《反贪风暴5》《李茂扮太子》等多部大咖云集的影片,2023年的元旦档电影市场宣发情况和预售情况较冷清
  • 这部剧里,父亲找女儿借钱

  • 赵丽颖上了一部新剧《风吹半夏》,我这两天出差,在路上和酒店看完了前六集。
    这剧还蛮好看的,就是运气不太好,赶上了世界杯,被分散了一些注意力。以及我觉得原定剧名《野蛮生长》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俄军宣布“报复行动”战果:打死600多名乌军士兵

  • 据俄媒8日最新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作为对新年之夜乌军袭击的“报复行动”,俄军发动打击,造成600多名乌克兰士兵死亡。报道称,在“报复行动”中,俄罗斯导弹袭击了乌克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