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清代皇帝也能用上冰箱

清乾隆 掐丝珐琅冰箱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天气越来越炎热了。每天回到家中,从冰箱里取出西瓜或冷饮解暑,或许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规定动作”。虽然,用电带动工作的电冰箱在1923年才发明出来,但人们用冰解暑的历史,可以说非常悠久。

早在春秋末期,诸侯的宴席上就出现了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提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意思是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后冰镇,喝起来透心凉倍儿爽。在《三辅黄图》《唐摭言》等古籍中,也记载了汉代人、唐代人用冰解暑的故事。

战国 青铜冰鉴 曾侯乙墓出土

明清时期,作为防暑降温用具的冰箱,已经在宫廷里大量使用了。当然,那时的冰箱并不用电,而是货真价实的“冰箱”:在大箱子里放上一些冰块,中间隔一层木板。木板上面放食品饮料,既可以冰镇,又能保鲜。

今天介绍的这件掐丝珐琅大冰箱,盖长71.6厘米,宽71.6厘米,通高48.2厘米。器盖及器身满布蓝地缠枝花卉纹。

器物内壁为锡板,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可以让冰块更慢地融化。盖面有两个“寿”字形圆孔,用来散发冷气。

冰箱的底部为云纹,有一条黄色五爪龙,环抱着“乾隆年制”楷书款,昭示着它的制成年代。

冰箱底部纹饰

底款

然而,与冰箱的外观和结构相比,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或许是:在没有电冰箱的古代,夏天的冰是怎么制成,又是如何储存的呢?

这就离不开一个地点:冰窖。

熟悉金庸武侠的人或许都知道,《天龙八部》里的小和尚虚竹在冰窖里与西夏国的公主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实际上,这一情节即使是放在用冰消夏最为普遍的清代宫廷,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建筑的材料,可以把清朝北京的冰窖分为砖窖和土窖两种。砖窖是用条石和城砖砌成的冰窖,保温性能较好,冰质也比较纯净,主要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土窖则是仅挖土坑、筑土墙,上面搭盖芦席棚顶的简单冰窖,保温效果和卫生程度均不及砖窖,所藏之冰主要用于各官府衙门或民间使用。

冰窖里储藏的冰块,都是冬季从河、湖中敲下来的天然冰。每年立冬以后,要先“涮河”(捞去河里的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保证结冰的水都是比较干净的,再把下游的闸门关上蓄水。冬至后半个月,便开始在紫禁城筒子河、北海、御河等处采冰。

清代的工部设有“采冰差役”这一职位,定员120人。每年冬天,他们穿着由官府提供的皮衣、皮裤、特制鞋子等采冰装备到河、湖上采冰。工人们每次都选取明净坚厚的天然冰,把它切割成一尺五寸见方、重量约80千克的冰块。

民国时期,人们在搬运冰块

采过冰的水面再次封冻后,还可以继续开采,一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3—4次。

这些巨大的冰块,先由专人送到冰窖,再由技术熟练的差役从里到外、自下而上地一层一层码放到冰窖顶端。然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次年夏天取用。所以说,冰窖里面摆的全是冰,是没有办法住人的。

夏季的供冰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即从旧历五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截止。这段时间之内,北京各衙署的官员都可以按各自的级别,领取皇帝赐给的冰票,然后凭票领冰。

清代早中期,冰窖尚有官窖、府窖和民窖之分。官窖即官方建立和管理的冰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朝廷中设有满、汉冰窖监督各1人,掌管藏冰、颁冰等一系列事务。据史籍记载,当时北京城内共有18座官窖,一共藏冰数十万块,足够皇帝每天吃冷饮、降温,还有宫中保鲜食物用了。

清 柏木冰箱

府窖即专门为王府建立的冰窖。但并非所有的王府都有资格建窖储冰,而是只有少数几位曾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的“铁帽子王”,经皇帝特许后才能建立府窖。所以,尽管当时北京的王府很多,但府窖却只有6处。府窖的建设费、管理费、维修费等,都从国库支出。

民窖则是由私人设立,专门用于商业经营的冰窖,官窖藏冰不敷用时,也从民窖采买。清朝晚期,由于国库入不敷出,官窖也纷纷转型为“公私合营”,或干脆卖给私人。

清末的北京,夏天用独轮车运冰的人们

如今,北京城内的18座官窖,有很多都湮没无存或仅存地名。值得庆幸的是,紫禁城内尚有4座官窖保存基本完好,现在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对外餐厅使用。

这4座冰窖坐落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外,形制完全相同,均为南北走向的半地下形式,长得很像窑洞。冰窖的墙厚达2米,隔热效果极佳。今天的人们进入窖内,即使旁边没有冰块,也能感到丝丝凉意。

故宫冰窖餐厅,

在古代,紫禁城内的冰窖用于储冰,供皇帝夏日吃冷饮、保鲜食物;而今日的冰窖,又变成了来故宫游览的大众吃东西的地方。这个转换,可谓是有些意思。在这个炎热的夏夜,就让我们用乾隆皇帝的一首诗——描写冷饮的《冰椀》来结束今天的推送吧:

浮瓜沉李堆冰盘,晶光杂映琉璃丸。

解衣广厦正盘礴,冷彩直射双眸寒。

雪罗霜簟翩珊珊,坐中似有冰壶仙。

冰壶仙人浮邱子,朝别瑶宫午至此。

古人点石能成金,吾今化冰将作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