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孔明冤待魏延为哪般!

原创文/董元奔

关羽带兵攻打长沙,长沙太守韩玄命裨将军黄忠出城与关羽交战,太守在城头观战。二人连战三日:第一日,二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败;第二日,黄忠不慎马失前蹄落马,关羽羞于杀他,让他回去换马改日再战;第三日,黄忠念关羽前一日不杀之恩,箭射关羽却连放两次空弓,第三箭却只射关羽头盔。韩玄断定黄忠与关羽有私,鸣金收兵,要杀黄忠,不料大将魏延挺身而出,杀了太守,救下黄忠,并开城放关羽军队入城,率众投降了关羽。刘备念魏延献城有功,亲自施礼,要重赏魏延,但是诸葛亮却阻拦刘备,并要杀掉魏延,其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地而献其城,是不义也”,幸亏刘备及关羽力劝,诸葛亮方对魏延不赏不杀。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片段,诸葛亮要杀魏延的理由实在牵强。料想刘备与曹操、吕布、刘表、刘璋的关系,哪一次不是恩将仇报的背叛?诸葛亮为何不骂刘备?料想赵云、马超马岱兄弟、姜维这些大将哪一个不是背主投降过来的?诸葛亮为何不杀他们?由之可以看出诸葛亮最终未成大业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赏罚不明,从而不能广纳良将。从《三国演义》以后的情节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平定南蛮和数次北伐所倚重的将领基本上是刘备时期的几员大将以及他们中部分人的儿子,这使得蜀国的军事力量始终在三国中处于劣势。反观曹操,发布“唯才是举”的命令,以至于良将百员,而周瑜以黄盖使用诈降计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正是在于曹操即便对于敌人也是求贤若渴,曹操苦苦挽留关羽也是这样例子。即便孙权,他也是大将如云,而且他还能够从底层大胆启用像陆逊这样的经世人才。

想那魏延,在投降关羽后,虽然很有武功却不见重用。在诸葛亮每次出师北伐时,魏延都是只有打仗的份儿,而且总是打胜仗,堪称诸葛亮后期的支柱型大将;但是魏延却没有献计的份儿,每次献计,诸葛亮总是厉声呵斥他。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老是无端的认为魏延日后会谋反,其理由是魏延后脑有“反骨”,不知道诸葛亮从哪里学来的人体学知识?诸葛亮读过《黄帝内经》,但该书绝对没有认为一个人的二百余块骨头中有可能会有一块所谓“反骨”!其实,魏延十数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跟着不理解他甚至经常故意误解他的诸葛亮,即便最后谋反也是诸葛亮死前与姜维屡屡无故相逼所致。诸葛亮如此不能重用有勇有谋而又忠义的魏延,北伐怎么不会失败呢?

我记得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善治经济,略通军事”,这个说法比起《三国演义》中用兵如神的孔明真是大相径庭啊。有人说,陈寿是报私仇才在《三国志》中那么说诸葛亮的。据说陈寿的舅舅是马谡,失了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杀的那位爱将马谡。其实,就从失街亭那一场战争也可以看出,诸葛亮不听魏延分兵两路的良言,而接受马谡的纸上谈兵之策,执意兵出斜谷,结果导致街亭失守,当次北伐失败,作为中军统帅,诸葛亮本人才是罪人。他杀了马谡,对自己的处罚只是自降三级,不久就又恢复了,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甚至还不如曹操的割发代首呢?诸葛亮无非是以降级作秀以笼络人心耳。

纵观三国风云,中原大地人才济济,八十年间英雄辈出,当初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第一大英雄当属曹操,这没的说的,勉强可以算是大英雄的则是一战定鼎立的周瑜、无为稳江东的孙权和忍辱成大事的司马懿,至于刘备、诸葛亮则不便以大英雄论之了。

诸葛亮无才倒还罢了,却屈没了一代名将魏延。

【作者简介】董元奔,1971年9月生,江苏宿迁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知名辅导工作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