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以篆入草的艺术创造

以篆法入草,中锋沉涩,纵横奇逸,雄恣苍遒。藉诗歌之意境,大开大合,跌宕起伏,从用笔到布局虚实相生,意趣横溢。整篇使转有序,穿插有度,顾盼有情,呼应有理。尤擅用涩笔渴墨,更增丰韵神采,一派天机。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言恭达自作诗《寄友人》释文:腕下波澜唱大风,神飞翰逸两心通。长安问我游春日,散尽浮华识此翁。

篆书作为各种书体的源头,“以篆法入草” 正是在遵循书体演进历史的基础上,针对草书的书体形态和审美特征而提出的。丰坊《书诀》云:“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伯喈以下皆然。”强调了学习篆书对其它书体的重要性。从古人经典草书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来看,以篆入草可以避免以楷法写草书易出圭角和在转折处常常纯画圆的弊病,从而提高草书的线条质量。于有着深厚篆书功力的人来说,在创作中既讲究线条刚劲挺拔的力度,又注重线条连带贯气的流畅,营造出既雄强浪漫的高古之气,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由篆入草,一是指用笔,丰坊《书诀》云:“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即以篆书的中锋用笔来写草书,形成简练、圆润、饱满的高质量的线条。二是强调审美的内涵性和多样性,取法乎上,力避时风,兼具“书卷气”与“金石气”,作品浑厚不失飘逸、朴茂而不失空灵、严谨而不失灵动。

言恭达自作诗 释文:岭海传情月笼纱,丹墀醉彩墨风华。何当一统中兴日,两岸犹开吉庆花。

著名评论家衡正安在品评言恭达先生草书时,特别强调:“他的大草还有一种特别的美就是‘金石气’。这种金石气在篆隶书中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而在大草书中表现出金石气非常之难。金石气之美是中国书画的特殊之美,言先生书法最大的美学特征就是在书写性中表现出金石气之美,这是他贯穿于自己书法创作的篆籀之根所致。” 著名评论家姜寿田也认为“言恭达以篆入草的草书实践,表明他没有沿着近现代碑帖融合的路子走,而是返回源始,从晋唐草书入手,尤其是传承唐代大草传统,强化大草的篆籀笔法和写意精神,追求大开大合的纵横奇崛之势,以长线为主,笔势夭矫迭宕。在草书表现形式上,他采用唐宋书法惯常的手卷图式,将时空结构表现相整合,强化草书大的章法结构和欹侧穿插组合,体现出强烈的唐宋草书精神。言恭达大草对篆籀古法的强调,显示出他的草书史的个性化分疏与洞见,这对当代草书创作尤其是大草创作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抱云堂书院彭庆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