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奏折刷屏的烦恼我们不懂?实为大臣“戏精”上身我们没懂

这几天,网友筛选出来的垃圾奏折集锦,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众多网友纷纷感慨古代皇帝每天都要批阅那么多奏折不容易,遇上一些繁琐的、又喜欢刷存在感的奏折就更心累。例如有送芒果的觉罗满保,有刷屏汇报雨情的赵弘爕,喜欢请安的孙文成……真是奇了怪了,大清智商最高、工作最拼的康熙、雍正皇帝,难道身边环绕着一圈又一圈的蒙圈大臣吗?事实果真如此吗?

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执着地向皇帝敬献水果

先说一说送芒果的觉罗满保。他是满洲正黄旗人,进士出身,真正又红又专的人才。康熙五十年(1711)任福建巡抚,康熙五十四年(1715)升闽浙总督,一直到雍正三年(1725)逝世,在闽浙总督的位置上干了十年。康熙对满保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雍正继位后,对满保的印象也很不错。

敬献台湾土特产,本身含有地方归化中央的意思。事实上,在此之前,康熙已经多次表示过,“蕃酸(即芒果)朕一次未见过,曾欲看看”“番檨(即芒果)从来未见,故要看看”。皇帝有这个强烈的诉求,满保才会一再敬献芒果。不仅如此,他还把芒果树进呈到了北京,康熙命人将这些树苗遍植京城。不仅是芒果,满保还喜欢给皇帝敬献西瓜。

满保为什么会这么执着地向皇帝敬献水果呢?因为,这是一项特权。官员以个人名义向皇帝敬献贡品,那是十足的荣耀。反过来,就变成了官员向皇帝表达忠孝之意,博取欢心的一种手段。

原来如此。所以官员们拼命在新、奇、特等方面做文章,以便皇帝体认到自己的“诚敬之心”。满保的优势在于,他管辖内的台湾有很多新奇土特产,可以刺激皇帝的好奇之心。

直隶巡抚赵弘爕刷屏汇报雨情

再说一下刷屏汇报雨情的赵弘爕。赵弘燮这个人很不简单。作为官二代的他继承了父亲的能力,后来又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赵弘燮后来历任山东布政使、河南巡抚、直隶巡抚。调任直隶巡抚十年后,加总督衔。直隶是拱卫京师的地方,位置十分重要且敏感,不是最高统治者视为心腹的人,不可能安排在这个地方担任一把手。

那么,这些雨情奏折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这种汇报地方国计民生情况的奏折,在康熙中期以后,基本上已经制度化。康熙通过指定特定的人向他汇报这些情况,从而掌握整个国家的基础——农业情况。

有幸被指定向皇帝汇报雨雪、粮价等情况的人,铁定是皇帝的亲信。比如,苏州织造李煦,他有专门汇报当地雨水情形的奏折,称为晴雨册;江宁织造曹寅,也有专门汇报雨水情形的奏折,称为晴雨录。赵弘燮在这方面是后起之秀。他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奏报雨水情形折,当时他是河南巡抚。他的雨水情形折,次数之频繁,内容之细,堪称帝国之最。

现在再看,康熙在批示中,说赵弘燮奏报雨水情形“太密”,其实全然没有责备之意。就像老板对做事认真仔细的下属抱怨“小赵啊,你的工作态度太积极了”,心里显然是极为满意的。

杭州织造孙文成一月一次“皇上您好吗”

最后说一说喜欢请安的孙文成。孙文成是杭州织造,与苏州织造李煦、江宁织造曹寅关系密切,彼此之间有亲戚关系。江南地区有“江南三织造”的说法,指的就是担任这三大织造的三个家族。

不要小瞧孙文成一月一次“皇上您好吗”的请安,这背后,实际上是一项严密而恐怖的制度。

这种请安折,一开始类似于见面打声招呼,没有特殊内容,是皇帝特许不在京城的臣工与其保持联系的一种权力。皇帝的回复,一般也只批“朕安”两字,身体有特殊情况,或心情大好大坏,才会多加描述。官员向皇帝进贡是有资格门槛的,请安同样如此。在这些有资格上请安折的人中,又分出许多亲疏关系,比如有些人可以随时上折请安,有些人一年只能请一两次。孙文成的请安折,基本上一月一次,密集轰炸,正是因为他具有了这项特权。

请安折后来慢慢变成了皇帝的密报系统,有资格请安的亲信,也慢慢被发展成皇帝安插在地方的密探。雍正继位后,把老爹这套密报系统更加制度化,同时扩大了上报官员的范围。最高峰时,全国有1000多名官员、僧人、名流等,可以直接与雍正实现点对点的信息沟通。

有统计显示,孙文成担任杭州织造期间,向两任皇帝上了200多个奏折,其中有很多的请安折,但一句“皇上您好吗”的背后,往往附带着许多涉及闽浙地方事务的密报。

你以为人家很无聊,其实细思极恐啊。

原来如此。我们看似不懂那些被奏折刷屏的烦恼,其实是不懂君臣之道。(记者 莫婉玲/整理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