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历史上的绵州城水患,绵阳人必须知道!

绵阳因水而生,涪江是绵阳的母亲河。汉高祖六年(前201)设涪县,就因紧邻涪水(今涪江)而得名。图为涪江流域图。

《四川省志·地理志》记载:绵阳市境内,涪江主要支流有火溪河、平通河、通口河、安昌河、芙蓉溪、凯江、梓江、郪江等。图为绵阳水系图。

绵阳市主城区位于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三江”冲积扇上,从汉高祖六年(前201)设涪县开始,历经广汉郡、梓潼郡、巴西郡、潼州、金山郡、绵州等数度变迁,城池位置逐渐西移,并最终从涪江东岸移至涪江西岸。

从绵阳城区卫星图看,安昌河在南山脚下汇入涪江。历史上不是这样。发源于龙门山地的安昌河,流至今人民公园南面炭码头一带,它的使命就结束了。

隋朝开皇五年(585)始设绵州,民国二年(1913)裁撤,绵州共延续1328年。古绵州城位于涪江东岸,临水作城,水陆四通,惟急是应;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为蜀东北之要冲和军事重镇。图为唐绵州地域图。

随着绵州城的扩建,州城西北逐渐逼近涪江。唐咸通年间(860~874),绵州刺史薛逢“始为堤以障之”,是为绵州城筑堤防涪水冲毁的最早记载。图中圆圈标示的位置,即为“薛逢堤”(税毅绘制)。

宋真宗时,绵州推官、欧阳修之父欧阳观筑土城。宋宁宗时,知州史祁“筑土堤于城之西北以捍涪趋”,绵州百姓称之为“史公堤”(税毅绘制)。

明朝时,安绵兵备方任“复修长堤以护城,屹然式廓”。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余瑞任绵州知州,于龟山下开“新河”分涪水以杀“水势”,本意是防洪保州城,却为清初涪江改道冲毁州城埋下伏笔(税毅绘制)。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涪江大水,江水“突直冲城而过,东北二门割为水国”,自是涪江改道。乾隆年间,涪江又先后两次侵城,“城西南仅存半隅”,孤立于新河道西岸。乾隆三十六年(1771),绵州州治被迫迁往罗江县(税毅绘制)。

清初绵州山川形胜图。此图为宫廷画师绘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其实是一幅错图。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绵州大水,涪江改道。此幅错图,恰好反映了涪江改道前的绵州山川形胜。

这幅绘制于清同治年间的《绵州地舆全图》,来源于同治《直隶绵州志》。该图清楚地表明,涪江在南山脚下收纳安昌河,绵州城位于涪江西岸。

清嘉庆五年(1800),知州刘印全主持重修绵州城垣,在残城和已淤塞填平的涪江故河道上向西北拓展,城垣周长七里有奇,计九百四十六丈八尺,高一丈九尺,城脚宽三丈二尺,面宽一丈四尺,城身俱用方石修砌,甚为坚固。重建的州城共五门,东曰安定,南曰会昌,西曰镇川,北曰迎恩,西北(小西门)曰长兴。图为同治《直隶绵州志》收录的绵州城池图。

涪江改道后,绵州城水患依然不断。传说咸丰年间,绵州城内一名老铁匠梦到神仙托梦,说州城水患不断,是因为涪江有一条泥鳅精作怪,需铸造一个铁牛镇住河中妖怪,防止它兴风作浪。于是,州城内家家户户拿出铁器捐给铁匠,铁匠铸成一只铁牛,放置在涪江河堤上。图为滨江广场的铁牛。

因为铁牛镇水,原本很豪气的迎恩街,有了一个通俗的名字:铁牛街。据考证,咸丰七年(1857),绵州知州毛震寿正式将迎恩街改名为铁牛街。图为1998年铁牛街河堤(李伟摄)。

建国后,涪江水患仍多次威胁绵阳。1990年8月13日,涪江突发洪水,绵阳市中区沈家坝河心岛(今三汇绿岛)30多名村民被困,武警绵阳支队官兵驾驶冲锋舟展开救援。一片汪洋中,远处的南山、南塔依稀可见(李伟摄)。

2018年7月11日,建国以来涪江最大洪水通过绵阳城区,三江半岛部分被淹。

2018年7月11日上午10时左右,涪江洪峰经过桃花岛时的情形。

来源:绵阳市方志办

声明:刊载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所有,内容真实性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