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为何立孙不立儿

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一个规矩,皇帝在立储传位的时候施行“立长不立贤”,不管你多有贤德,只要不是长子,就很难有机会成为储君,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样能很好的避免皇子在成为储君之前的假仁假义假贤德。

朱元璋就非常重视这种嫡长子继承制,他的儿子朱标是嫡长子,皇后所生,所以立为太子,而朱棣是庶子,即使在后来朱标去世,朱元璋也认为皇位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朱允炆来继承才合乎正统。在有嫡长子、嫡长孙的情况下,朱棣是没有继承权的。在后来朱棣篡位成功后,为了皇位的正统,他也是大力宣传自己是马皇后所生,强力表明自己的嫡子身份。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根基尚不稳,他治理国家铁血手腕,心狠手辣,对谁都残暴无情,而太子朱标却和父亲性格迥异,他温和不杀生,非常善良,如果朱标以后做皇帝,有朱元璋的反衬,世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体恤百姓,温和贤德的人,也能给经历过朱元璋摧残暴的人一个缓和的机会。朱标威望大涨,有利于治理国家,可能还会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万万没想到,朱标却提前去世了,朱元璋苦心栽培的太子早亡,他当时一定很痛苦,随即把目光转移到了太子朱标的嫡长子身上,朱允炆和朱标一样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对人善良、心肠软,朱元璋痛失爱子,就把长孙当作太子一样重新栽培,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朱允炆可以像朱标一样贤德治国。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受封“燕王”,有自己的封地和势力,当时的燕王朱棣不管是军事天赋还是行事风格都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朱棣有着治国之才,却也是个残暴的君主,朱元璋在位时他就野心勃勃,虽为庶子,却一直没有放弃对皇位的执念,朱元璋知道朱棣这个人心狠手辣,自己死后怕是没人能压的住他,到时候为了皇位兄弟反目,手足相残,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嫡长子已亡,该如何立储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朱元璋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法,那就是立太子的嫡长子为储君,这样既合乎正统,堵住悠悠众口,又能避免他的儿子们手足相残。

朱元璋良苦用心,可惜无济于事,朱允炆眼看自己的叔叔朱棣势力越来越大,不臣之心已经很明显了,却心软、念及亲情,没有对朱棣下手,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隐患,最后让朱棣起兵篡位,黄袍加身。

朱元璋虽然出身卑微,但是纲常伦理在他的心中是很重要的,自古以来诸君之位都是嫡长子,这种正统思想影响着他的决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