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为何找尉迟敬德,而不是更忠诚的秦琼

我们首先得确认一点,秦叔宝是不是参与了“玄武门政变”?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但是,《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又记载:“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玄武门之变)

前一个记载里有秦叔宝,有一个记载里没有秦叔宝。那么,究竟有没有秦叔宝呢?虽然已经无可考证,但至少说明一点,秦叔宝不是“玄武门政变”的主角,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历史上,秦叔宝和尉迟恭是李世民最重要的两名大将,可以称得上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那么为什么在“玄武门政变”中,他没有发挥大作用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些原因。

(秦叔宝雕像)

第一,秦叔宝的身体状况不允许。秦叔宝由于早期身经百战,身上受到很多的伤,身体多病。这样的身体,是不适合亲自参与搏杀的。所以,在“玄武门政变”中,很可能他参与了讨论,但并没有参与埋伏搏杀。或者在埋伏搏杀的时候,秦叔宝在军营中掌控军队,防止出现意外时,好领兵参战。

而尉迟敬德身体强壮。玄武门政变需要的是刺客,而不是指挥官。当然尉迟敬德是最合适的。

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秦叔宝经常担当的是李世民前锋的角色,而尉迟敬德担当的是李世民贴身护卫的角色,他常常紧紧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和李世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两人的配合非常默契。

第二,尉迟敬德更能够下手。要知道,“玄武门政变”是要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人不是一般的敌人,而是太子和王爷,都是皇帝的儿子。所以要动手,谁都会在心里打一下小鼓。这一点,李世民是充分考量过的。而事实上,当发动政变的时候,诸将虽然说得热闹,确实都不敢冒然下手。最后还是李世民率先射死了李建成。接着,李元吉抓住李世民,想用弓勒死他。这时候,尉迟敬德才上前。李元吉逃跑,尉迟敬德放箭射死他。如果李世民不抢先射死李建成,最后能不能成功,还真的很难说。

(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敢作敢当,粗豪忠朴,在那一刻,不会犹豫。因此选择他,成功率会更大一些。

第三,李世民知道,尉迟敬德一心要获得他足够的信任,他在政变中有强烈的要证明自己的欲望。

秦叔宝是在瓦岗寨以后就主动投奔李渊,接着被李世民要去了的。而尉迟敬德作为窦建德团队的重要干将,李世民是多次挫败他以后,把他俘获的。因此,尉迟敬德自从投奔李世民那天起,他就被人怀疑。而且,明显的有过两次。

第一次怀疑,是在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的时候,当时和尉迟敬德一起投奔过来的窦建德旧部,好多人都逃跑,背叛了李世民。于是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等人都说尉迟敬德也会背叛,要李世民及早除掉他。但李世民一直表示很信任他。既然李世民表示相信,尉迟敬德就急需证明自己的忠诚。

第二次怀疑,是李建成送了许多金银给尉迟敬德,拉拢他。尉迟敬德赶紧向李世民报告。李世民说,他很相信尉迟敬德,而且还建议尉迟敬德收下这些金银,免得引起李建成的怀疑。李世民如此信任,所以尉迟敬德再一次急需证明自己。

而证明自己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玄武门。李世民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才特别带上尉迟敬德。他知道,那时候,尉迟敬德就是死,也要把忠诚证明给李世民看。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