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神秘武器,足以威震八国联军,却为何不敢轻用?原因很简单

18世纪末的中国农民暴动连年不断,起义军常常在山岳地区与清军斗争。此种环境下作战,清军的重炮很难发挥作用,因此,一种重30多斤的大型火绳枪抬枪应运而生。抬枪是中国独有的火器,也是清代少有的最牛火器发明之一

抬枪是清代一种重型鸟枪,长1丈左右,重30多斤。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

抬枪的结构随武器的发展而更新,除早期拥有火绳、火帽去发装置的前装抬枪杆,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带枪栓的后膛抬枪。清朝重臣曾多次提及抬枪在对日作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请求清廷下令各地军工厂加快赶制。当时的金陵制造局、广东制造局,天津行营、湖北枪炮江南制造局等均有生产。它射程虽比一般步枪远、可达2000米4000米,

抬枪不必车载马驮,只需两人即可携带、操作,且火力较强。在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争中,抬枪一直是清军使用的主力火器。抬枪发射时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据说射击者常常被后座力顶翻在地。更大型的抬枪还配有两脚或三脚支架,操作人数可达5人。19世纪末的中法、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因为其太笨重,清军就很少使用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