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第一步就走错了!

隆中对,天下分。

天下三分,诸葛孔明,功不可没。

建安十二年(207年),也是刘备在荆州刘表处寄居的第七个年头,这一年,刘备的第一参谋,大孝子徐庶,他老母亲被曹操请到了许昌,并谎称徐母病危,徐庶这就坐立不安,明知曹操在骗他,还要坚决离去,好在他在离开后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回马荐诸葛。至于徐庶之前为什么没有推荐诸葛亮,这个以后再说。

至此,三国中的第一军师参谋浮出水面,从此开挂般改变天下格局。

徐庶走后,刘备第一次求贤若渴到了极致,对传说中的卧龙先生那可是朝思暮想。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呀。

三顾茅庐第一顾:

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卧龙岗去拜访诸葛亮。张飞那厮原本是不想去的,用他的话来说,还不如派人绑来得了,那用着劳烦哥哥亲自去请,那些书呆子本就假意惺惺,臭架子大。刘备一顿呵斥,三人才驾马而去。好不容易翻山越岭的赶卧龙岗,谁知诸葛亮竟然跑出去游山玩水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张飞可是一肚子火。

三顾茅庐第二顾:

漫漫冬季,刘备做梦都想着和诸葛亮促膝长谈。好不容易熬过了几天,终于等来了孔明的消息,刘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通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去拜见诸葛亮。在孔明的茅草屋外,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却是是诸葛亮的弟弟。刘备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下子从山顶跌落谷底。诸葛亮被朋友邀请走了,又一次扑空,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略表渴望见到诸葛亮的迫切心情。离开时竟激动的将前来的孔明老丈人当做孔明拜礼,还被张飞嘲笑。此时关张两兄弟就更愤懑不平了,关羽都沉不住气说孔明或许是沽名钓誉之徒。

三顾茅庐第三顾: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要去隆中。张飞粗鲁不会说大道理,关羽压不住内心的火,将内心的想法一通说了出来。“大哥两次拜访孔明都不得见其人,若他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贤士,应该来回拜大哥才是,他这回回避而不见,估计是无大才。”刘备用齐桓公为例,一通说教,关张无话可说。这次可算逮住了,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安静等候,自己在诸葛亮卧榻前静静地站着,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感动天,感动地,这才感动了诸葛亮,才有了后面的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如愿以偿的请得孔明出山相助。只是,因此却让关张两兄弟对诸葛亮心生芥蒂,在孔明初掌帅印时,两兄弟总是不积极配合军师的工作,甚至只有刘备出面他们才肯闷闷不乐的接受安排。

相反,徐庶刚加入刘备队伍时却很受关张二兄弟的欢迎,因为徐庶原本是一个侠士,后来走上仕途的,骨子里的侠士风范还是有的,自然没有了文人的那般儒雅,或者是文人的那种清高和架子。

虽然诸葛亮后来用他过人的才能征服了关张二兄弟,可是由来已久的偏见已经根入。

其实刘备第一次前去拜见,孔明就已经知道。他游山玩水归来,书童怎么会不告诉他刘备到访呢?

第二次刘备大清早冒着大雪前去拜见,而孔明是前天夜里回到隆中草屋,舟马劳顿,他能一清早又出去访友?

第三次再去,刘备久久站立于孔明卧榻前,看着他睡觉,他能没感应?张飞在他茅庐后放了一把火,他还能安心睡着?

孔明其实是在考察刘备,但却忽略了关张两兄弟。

关羽不像张飞那般憨厚,所以在后来的一些军事行动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违背孔明的旨意。从华容道违背军令状私自放走曹操就可以看出有那么点意思,难道关羽不知道放虎归山的后果吗?关羽大义,知恩图报,难道他不是忠于刘备的生死兄弟?

所以,诸葛亮为抬高身价,让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第一步就走错了。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还得前方将士用命才可以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