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日本人拍摄的北京生活场景:富人吸鸦片,穷人瘦得皮包骨

山本讃七郎,一百多年前的一位日本著名摄影师,清朝末期的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曾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长期在北京开设照相馆,主要为清朝王室服务。除了拍摄王室成员,山本讃七郎拍摄了大量的北京古建筑、人民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等照片。

这几张照片是山本讃七郎在1906年拍摄的北京城的普通生活场景,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看来,所有的画面都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记忆,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当年的面貌。

这应该是当年的宫廷乐队,通常只有盛大的节日才能看到,他们手里拿着的几个大型的喇叭状的乐器,只有宫廷之中才会使用。今天这些东西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

1906年,福特汽车公司已经成立了好几年,欧美的汽车已经开始流行起来。而当时的清朝,主流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并且还是木头的轮子,当时的中西差距越来越大。

毛驴也是当时人们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达官贵人骑毛驴前后还得有人照应伺候着。

养不起牲畜的底层老百姓运输货物都得靠人力的木制独轮车。

当年的人力车倒是已经不再是木的车轮,想必是木的车轮太过颠簸,没人会愿意坐。这些人力车夫个个面黄肌瘦,光着上身都可以看到一条条的肋骨,前面的人拉着,后面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推着。人力车夫其实当时并不是社会的最底层人民,但是他们已经瘦得皮包骨,更底层的人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当时,英国的鸦片以及进入中国几十年,鸦片战争输掉之后更是没办法去控制,很多达官贵人都染上了鸦片瘾,倾家荡产之人比比皆是。

这应该是一百多年前的北京城常见的一个生活场景,剃头匠在给顾客剃头和编辫子。当年的剃头匠就是这样用扁担挑着各种家伙事,走街串巷做生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