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这首诗,写尽人间伤心事,却埋没在诗山词海之中

前几日读到李义山的《泪》,不同于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多愁善感,不同于南唐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感春伤秋,义山的《泪》蕴含着由古至今异于众多文人墨客抑或王侯将相背后的心酸……

唐代: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长年怨绮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等,是她们最真实的写照。夜未央,月千殇,在这 禁宫之内,她们却唯有与寒夜为伴,与明月为伍,讲述自己的笑语泪痕、爱恨嗔痴。永巷里,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一如长门怨唱出的是“只见新人笑,听旧人哭”的幽怨。

离情终日思风波

比死别更无奈是生离。常闻“多情自古伤离别”,常闻“悲莫悲兮生别离”,常闻“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可当真的分别,却唯有“日日思君不见君”的心伤,唯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唯有“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惋惜。吟遍了上邪,却仍是“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却仍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却仍是“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湘江竹上痕无限

娥皇、女英她们与夫君的爱情竟如曼珠沙华般令人叹惋,叶存时,花末放;花开时,叶已逝。终究不能相伴一生,曾经许下的誓言已随着江水而逝,问苍天为何让人直教相爱不教相守?如果没有阴阳相隔,又怎会有“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又怎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怎会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岘首碑前洒几多

张九龄,海瑞,张居正……一位位风云人物他们或功盖天下、豪情万丈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一时荣耀之后竟是被弃,终沦为历史的尘埃,化作三尺黄土。他们最终被君王抛弃,但他们从未抛弃过庙堂。三尺黄土难葬毕生凄凉,一江春水流出至善至刚。任物换星移仍名垂青史,人们记得: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有一个民族叫炎黄,有一群贤臣叫脊梁……

人去紫台秋入塞

昭君,这个有着海棠般娇嫩容颜的女子,离开了那个富丽堂皇的京城,步入了人迹寥寥漠北。也许那阵阵黄沙会褪去她的芳华,也许那漫漫长夜会滋生她的白发,但她无怨无悔离开的背影必将成为沙漠中最美的风景。人们希望她发自内心的笑,她离开了,但从此,便再无觥筹交错,便再无尔虞我诈,便再无身不由己……

兵残楚帐夜闻歌

曾经,他有着“彼可取而代之”的志气;曾经,他有着鸿门宴不杀刘邦的侠义;而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竟被逼垓下。繁华之后竟是悲壮,是非成败已随流水。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沧海桑田,面对四面楚歌,以往的豪情壮志早己不存,什么策马驰骋,什么建功立业,什么江山万里,不过弹指浮华罢了;而那楚河汉界,不过一盘棋而已。

朝来灞水桥边问

灞桥折柳,回想起与好友举杯同酌,共赏春花秋月之往事已不可追,不觉怅然若失。春花纵然再娇艳,秋月纵然再皎洁,可我却不能把它包起来送给你,唯有让这柳枝寄托我的祝福,代我轻吟离别曲。

未抵青袍送玉珂

义山,这位才子,他的“凌云一寸心”终被无情的现实击得支离破碎。他想接济天下,却只有独善其身;他想展露锋芒,却只有韬光养晦;他想有所作为,却只有寄人篱下。当他在灞水桥边以一介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贵客出京时,不禁心生感慨。他怀有日月齐晖之才,亦有着“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襟抱,却只能默默承受着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义山写泪,却无一个泪字,而他的之泪,却是那幽禁之怨、生离之思、凋亡之悲、怀德之怅、不归之痴、末路之殇、送别之苦都无法媲及的。不念相思,不述离殇,当他将他的不羁之情、感时之情、自嘲之情一并发出,他的泪却是比他的巴山夜雨,比他的锦瑟华年,比他的蜡炬成灰更让人涕泪沾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