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国第一文臣”为何是李善长而不是刘伯温?主要是这三点

受演义小说和戏曲的影响,很多人以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是刘伯温。

的确,刘伯温算是很牛叉的一个人,并且在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立过不少汗马功劳。

但很可惜,明太祖朱元璋所册封的明朝开国第一文臣并不是刘伯温,而是李善长。

我觉得,李善长的才能是远不能和刘伯温相比的。

很简单的例子,刘伯温小时候就有“神童”之誉,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本来,刘伯温十六七岁时,就具备了考取举人的才力,但当时元朝有规定,所有考生必须到二十五岁才可以参加乡试,所以,刘伯温只好游访寻找《六甲天书》、《奇门遁甲》等书,将精力投放其中,以打发时光,耐心等待二十五岁的到来。但等好几年,在二十二岁那年,实在等不了了,就作弊,虚报了岁数,自称已到了二十五岁,参加乡试,果然一举考取了举人,改年,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进士。可以说,刘伯温是元朝最年轻的举人、最年轻的进士。

而李善长虽然“少读书”,但也不过是个乡野间的小知识分子而已。

当然,学历并不完全代表才华和学历。

如“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文长(另两人是解缙、杨慎),身上也没有什么功名,但书法、绘画、文采以及军事谋略都是超一流水准。

但李善长的学历是基本可以和他的能力对等。

再举个例子。

龙凤大年(1366年)闰五月,陈友谅一方面约张士诚夹击应天,另一方面自己亲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东下。

值此危难关头,诸将惶惑,束手无策。

刘伯温却胸有成竹,劝朱元璋“伏兵邀取之”,并在此基础上,献上康茂才诈降诱敌的妙计。

当时的李善长一脸懵逼,恨不得拉着朱元璋的衣角,愣愣追问:“方以寇来为忧,何为更诱致之?”

朱元璋不得不耐心向其解释:“使二虏相合,吾何以支?先破此虏,则东寇胆落矣。”

刘伯温以康茂才诈降诱敌,是想提前结束与陈友谅之间的决战,如此简单的战略思想,李善长却如此大惑不解,可知其才学贫乏到了何种地步。

再比如,龙凤十二年七月,朱元璋准备要猛力攻灭张士诚了,李善长却摆出一副后世诸葛亮的架势前来强劝,说:“(张士诚)势虽屡屈而兵力未衰,士沃民富,又多储积,恐难猝拔,宜俟隙而动。”

面对如此浅薄无知的下属,朱元璋忍不住啐骂道:“彼疆域日蹙,长准东北之地皆为吾有,吾以胜师临之,何忧不拔,况彼败形已露,何待观隙?”

我们看《三国演义》,鲁肃过江来索还荆州,刘备只管不断向诸葛亮求教:“子敬此来何意”、“何以答之”、“此是何意”、“如之奈何”。而周瑜设假道收荆之计,“孔明大笑曰:‘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刘备又一再追问“此是何意”、“又问如何”。

但到了朱元璋和李善长这里,情形反而倒了过来,让人忍俊不禁。

说到了这里,问题来了,李善长既然如此不济,刘伯温却又如此高明,为什么第一文臣却是李善长而不是刘伯温?

有三个地方,刘伯温是比不了李善长的。

一、朱元璋有着浓厚的乡土、宗族观念,认为那些同自己有着乡里、宗族关系的淮西将臣,才是最可靠的心腹骨干。刘伯温是浙东人士,而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同乡。

二、李善长从龙时间很早,是朱元璋手下骨灰级的追随者。李善长四十岁那年,刘福通发动了农民大起义。李善长闻风而动,很想在乱世中捞一把,前去投奔,但没有和刘的队伍接洽上,遂“携幼子避地池阳(滁州)”。至正十四年(1354 年)春夏间,朱元璋带兵攻打滁州,李善长穿上一身崭新的儒士袍服,飘飘若仙,在道旁求见。朱元璋一下子被他的隐士造型所吸引,就勒马询以平定天下之策。李善长摇头晃脑,劝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过人之见,但当时的朱元璋读得书少,身边也没什么文士,就点头称“善”,命他为掌书记。话说回来,李善长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到了朱元璋身边,就替朱元璋打理了大部分的后勤事务。相比之下,刘伯温是龙凤四年(1538年)朱元璋攻打处州时才和朱元璋相识的。当时,朱元璋在宋濂的推荐下派人去请刘伯温。刘伯温一时还看不出朱元璋的王者之相,匆匆一晤便告辞而去。而等元朝濒临灭亡,各路势力已逐渐消亡,才在处州总制官孙炎的劝说下重新投入朱元璋帐下。

三、与刘伯温的“先辞后投”不同,李善长对朱元璋,那是“从一而终”,跟随朱元璋下滁州、和州,进克太平、应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滁州,郭子兴一度想将李善长调入元帅府做自己的助手,李善长向朱元璋哭诉,朱元璋无可奈何地叹:“主师之命,弗可违也!”但李善长还是坚辞弗就,表现了对朱元璋的忠心。不难看出,从龙过程中,李善长表现出来的忠诚度远远高于刘伯温。

鉴于以上几点,朱元璋明明知道李善长“无汗马劳”,还是以“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为由,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大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当时获封公的,徐达、常遇春子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善长六人。李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世人也因此赞誉李善长为“明朝的萧何”。

世上称李善长为“明朝的萧何”,而朱元璋也亲自说过刘伯温为“吾之子房”,把刘伯温说成是自己的张良。

并且,曾在洪武元年(1368 年)五月,朱元璋前往汴梁( 今河南开封)部署攻取大都(今北京)的作战行动,特意留刘伯温和李善长共同管理应天,“切听便宜行事”。

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一度与李善长相当。

但是,这次留守应天,刘伯温却与李善长结下了梁子。

当时的刘伯温授御史中丞职务,意气风发,听说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有贪纵之罪,便兴冲冲地进行严办。

李彬是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的私人,李善长护短,请刘伯温缓治李彬之狱。

刘伯温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借祈雨之机将李彬斩首。

李善长恃宠生娇,容不下这口恶气,恶人先告状,对朱元璋说刘伯温在坛土遗下杀人,是“专恣”,是不敬之举。

前面说过了,刘伯温是浙东人士,朱元璋本来就对淮西集团之外的人不那么看好,经过李善长这么一挑唆,刘伯温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就迅速下滑了。

后来,又发生了刘伯温祈雨不成的事,最终,朱元璋封功臣时,刘伯温仅被封为位列于公、侯之下的伯爵位:诚意伯。

不过,李善长后来因胡惟庸案获罪,身上背上了巨大的污点。因此,明中后期,刘伯温的地位得到提升,被朝廷称为“开国文臣第一”。

在后来的演义小说、评书、戏曲里,刘伯温逐渐被推上神坛,成为了堪与三国谋臣诸葛亮遥想呼应的人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