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亲点此人陪同,却没想到此人不幸遇难!

在我党中,这样的人才还是不少的,比如董老董必武、都是长袖善舞的谈判高手,还有李克农、博古、林伯渠等人,也都能独挡一面。但最后毛主席提了一个人的名字,就是王若飞。

(图:右为王若飞)

因此,在陪同毛主席去重庆的谈判中,周恩来跟王若飞一左一右,堪称毛主席的左膀右臂。

王若飞1896年生于贵州安顺市,请注意1896年这个年份,出生的名将太厉害了,我军中有叶挺、贺龙,国军中有薛岳、胡宗南,苏军还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个个都是“元帅”级别的顶级名将!

而王若飞作为1896年出生的政治家代表,同样不同凡响。

不过,小时候的王若飞并没有表现出超人一等的智慧,反而很晚熟,直到7岁还不会说话,据他的舅舅黄齐生回忆,当王若飞8岁时,自己把他带去上学,还“状类白痴”,什么都不懂。

但天才就是天才,即使一时愚钝,也终将会破茧而出。很快,在黄齐生的教导下,王若飞好像打开了天窗,学习一日千里。

中学毕业后,又是在黄齐生的带领下,王若飞东渡日本求学,后来又去了法国勤工俭学。正是在法国期间,王若飞认识了周恩来,这两位当时的青年才俊,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会作为毛泽东的左膀右臂一起去重庆谈判。

不过,跟周恩来的顺风顺水相比,王若飞的经历就坎坷多了,1931年,在绥远地区组织工作时,被叛徒出卖,王若飞不幸被捕,一坐就是6年监狱。

当时的绥远省最高军政长官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傅作义,久闻王若飞的大名,就让人给他传话,说钦佩王若飞的胆识,如果能留下来为自己做事,就立刻无条件放了他。

但王若飞回应说:“真正的无条件释放,就该释放之后由我的意愿去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行动无人限制,否则宁肯老死狱中,也不能不清不白地出去鬼混。”

傅作义虽然很失望,但也没有亏待他,让人好生伺候,还每个月都给王若飞发伙食补助。

直到1937年,全民抗战的统一战线已经形成,王若飞这才被放了出来。

对傅作义的恩义,王若飞也没有忘记,后来在重庆工作时,每次傅作义去了重庆,王若飞都要请他吃饭。

接下来就该说说重庆谈判了。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向来高瞻远瞩,总领全局,不喜欢做琐碎的执行工作,比如跟苏联人谈判、跟美国人谈判,即使他亲自出席,也都是由周恩来负责具体的谈判工作,这次重庆谈判也不例外。

在重庆期间,毛主席会了几次友,看了几场戏,还跟老蒋一起种了几棵树,看起来很是悠闲,但在另一个战场上,周恩来和王若飞就太忙了。

关于周恩来的谈判艺术,已无需多说,其实王若飞同样是一位顶尖级的谈判高手,要不然毛主席也不会亲自点他的名。

当时一位民主党派代表评价他说:“我当时的确钦佩共产党王若飞代表,他是政治斗争中一员杰出的能将。在小组讨论时,他攻的时候总是勇猛,他守的时候真是坚强。”

大名鼎鼎的沈钧儒也钦佩地说:“在每一会谈或一会议中,那一种韧性的辩争,众口纷拿,屹然不动,虽有责难不避,真不愧民主战士的前导。”

大家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这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签名代表分别为: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我方代表周恩来、王若飞。

但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勋人物,却在半年后死于非命。

这次事故,就是妇孺皆知的“叶挺撞机案”,跟叶挺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这三位我党元勋级大人物。那一年,王若飞正好50岁,正是从政最好的时候。

在追悼会上,周恩来痛哭流涕,哽咽着说:“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了一种力量,失掉了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