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城门要往里开?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为什么古代城门要往里开?往外开的话,对方即使用撞车,也必须把门撞碎才能攻破?城门往外开的话,感觉更难攻破些?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再大的城门也是门,是门之一种。古代的门,不管是宫门城门衙门门,还是家户的小门,没有冲外开的(不像现代人家的防盗门,可以往外开,也可以往里开)。所以古代只能“推门而入”,而不能“推门而出”,推是推不开的。

过去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城里。打仗时,外敌若想夺得城池,必须由城外往里攻。而作为一座城的出入口,厚重的城门就起着非常重要的防御作用。城门朝里开,当外敌来侵时,城里的守门士兵可以在不暴露给外敌的情况下,从里面迅速地关紧城门,再用木桩、石头、沙袋等物品顶在门后,敌人想冲破城门就不会那么容易。这样既保证了城里人员的安全,也保证了守门士兵的安全。试想一下,如果城门朝外开,遇到外敌入侵时,士兵必须先走出城,完全暴露在外敌眼皮底下,才能推动厚重的城门。也许门还没有关上,自己就死在乱箭之下。士兵死了,城门却未关上,不就等于把送城池拱手送给对方吗?

古代的门不是用合页装在门框上的,而是插在户枢上的,绕轴而转。户枢是在顶墙和地上凿出来的穴,所以要想门以最大角度开合,就必须把户枢设在打开方向的一侧。如果城门往外开的话,户枢就要朝外设置,如此一来,门的存在便成了虚设,只要把户枢一破坏门自动就倒掉了。所以只能设置在朝内的一侧,让门朝内开。

打仗时,一般是敌人从城外向城内进攻,如果城门往外开,那么城内士兵关门时,势必要将城门往里拉,这时候守军士兵是没有遮挡的,完全成为敌人的活箭靶;同时因为城门朝外开,离敌人的距离更近,也更容易被敌人所控制,这两点对城内的守军都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如果城门往里开,守军只需要将城门往外推,就可以关门,这时候城门就是一面大盾牌,可以有效的防护守城的士兵,从而减少损失。

古代的城门也是大门,门往里开,里面的人打开大门是迎客,请进的意思,代表了礼仪,城门也代表了一座城的门面。古代的城门都是木质结构的,木门雨淋受潮会发胀、腐烂,城门设计开在里面,可以保护防止城门过度风吹日晒雨淋,起到了养护的作用,延长城门的使用寿命。

现在的门扇基本上都用铰链固定,一般的用铁皮,防盗门用钢,一般的小偷没专业工具是莫奈何的。古代门都是木门,开启关闭靠枢。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枢’。门的软肋就在这个‘枢’,如果门朝外开,势必把这个‘枢’也放在了外面,敌军攻城,用不着再用冲车撞了,直接把这个‘枢’破坏掉就行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国,城门作为一国的门面担当礼仪是万万不能失的,而朝内开的城门意味着我国有容乃大,欢迎一切前来做客的人,而如果城门是朝外开的呢?客人已经行至门前,开门的时候总不能让客人往回让一让,这于“礼”不合,因此朝里开的城门能体现我国是真正的礼仪之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