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的两个问题:铁索有没有点火燃烧?为何敌军不炸桥?

长征这一段历史已经过了这么久,但是长征精神确是我们一代代应当传承下来的东西,这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是现代社会继续进步的最好的精神粮食。

这两年又有很多年重走长征路,重温当时红军走过的人活跃了起来,与其说是将前辈们走过的路走一遍,还不如说是将这种精神重温一遍。

而提到了长征,其中的一个片段很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说,那就是飞夺泸定桥。不要小看这一次危险系数极高的军事行动,这其实关乎到红军存亡的一次重大行动,如果没有成功渡过泸定桥,我们党就会面临被从后方紧追不舍的国民党的围剿,这对于我们留下革命的火种,继续发扬红军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飞夺泸定桥这个词组还没有被安全推广开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件,但是对于这个事件的称谓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措词。飞夺泸定桥这一命名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并让全国所有人都知道,要感谢在1965年8月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当时杨成武在解放军报发表回忆长征前前后后的一篇长文时用到了这个命名。

而杨成武这个人当时参与了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而且是这场战斗的现场最高指挥官,他对于这场战争的发生前后的很多细节以及在飞夺泸定桥时种种的凄惨场景都做了如实的描述,这让当时的读者就对这段历史有了非常深刻印象,杨政委讲得很多东西非常真实,也让人非常动容。

就是在这种没有了退路的情况下,官兵们一定要渡过泸定桥的那种决心和毅力,让人非常感动。后来这个战斗场景就被搬上了艺术作品的殿堂中,呈现出了很多关于这个片段的经常作品。到了后来,飞夺泸定桥这个名词就成为了一种精神、成为了一种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缓缓流动,让世人看到祖宗们沥血奋战的场景。

而在1985年5月,当地政府在研究决定之后,在泸定桥树立纪念碑,让后人时刻铭记历史,始终用飞夺泸定桥的这种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这块碑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最后那么问题来了,在飞夺泸定桥的最后战斗中,敌人已经在桥头那里烧了一堆火,在铁索上烧火,那么铁索的文档应该非常高,当时战士是怎样从高温的铁索上过去的呢?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敌军不把桥炸了呢?谁能准确的回答这两个问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