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做人做事要有回旋,留有余地(收藏)

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尤其是步入社会后,更应该思考和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哲学观。有属于自己思考过且适合自己的思想体系,才不会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

而老子的智慧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土壤。《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涵天盖地,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座右铭。《道德经》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贵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想不仅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也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指引我们人生的大智慧。

持而不盈、富贵不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感悟: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凡事要有个度,事不可做绝,话不可说尽。说话、做事要留有回旋和余地,赶尽杀绝的人迟早要自毁前程。成功时切不可咄咄逼人,自以为是,范蠡功成身退,实乃处世的大智慧。

做人要有水的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感悟: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做人要学水的品德,学会以德涵养自身,滋润万物。

而水的另一个精神就是“不争”,能顺势而为。人要学水的精神,利他,不强为,才会如鱼得水。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能了解别人的可谓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的才叫强者。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真正了解自己是困难的,然而对于过好这一生却是必要的条件。我们总是在外寻求知识和智慧,殊不知了解自己,才是智慧的开端。所以要学会和自己的内心打交道,智慧从内求。

看破祸福相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感悟: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能给你带来惊喜的事情,往往里面也埋着祸根,而有时候看似走入绝境,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比如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表面上是人生走到了低谷,实则为龙场悟道,心学的开创做了铺垫和强有力的推动。

所以,在生活中,遇到好事时,要自律克己,学会看到危机,居安思危,及时处理潜在的危机。而在绝境中,如果能看到机遇和希望,就能够找到新的突破点,甚至反败为胜。

做事情要懂得“正”和“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译文:治国要用“正”,带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过“无事”。

感悟:正和奇是一组相对的词汇。老子说以正治国,就是说治国要名正言顺,发布法律规章让大家知道,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就是要讲规则。

以奇用兵,就是说,带兵打仗要时常突破常规,出奇制胜。做人做事也应如此。做人要有品德,讲信用,光明磊落。而做事情则要讲变通,打破常规,创新方式。正和奇是对立统一的,守正才能出奇。

不自私,才能“成其私”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圣人坚持以其无私的心态,反而成就了他个人。

感悟:这里当然不是指那种以退为进的权术。这主要是因为对“私”的误读,“私”的本意是“个人,自己”,而不是只作“自私、私利”讲。圣人“后其身”、 “外其身”自然是无私之为、无心之为,而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私利的花招。

因为无私得到人们的推崇而有所成就,不是圣人的阴谋,而是自然的结果。联系人生的体验可了解,如果心存私念,要做到“后其身”、“外其身”,一时一事或许可能,持久而为就做不到了。所以,老子的“无私”不是假“无私”,老子所提倡的行道而不是阴谋。

成熟是一种光而不耀的境界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圣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坦率但不过分为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感悟:《易经·乾卦》上说:亢龙有悔。亢就是飞得太高,至进不知退。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必然会招致不好的结果。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懂得辩证,懂得度。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