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木家具的典故传说 你知道多少?

故事、传说和趣闻,反映出时代、民族、地域的情感和脉络相连的文化背景,见证岁月的沧桑,直抒着社会的兴衰。今天,晋作红木就来跟大家说说,那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红木家具典故传说。

榻的典故

历史上关于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我们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他心里老是忐忑不安的,他对身边的事,尤其经过五代十国以后,五代十国我们知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残酷的时期,不停地换君主。所以他非常担心,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是一种担心。这个榻呢,显然是用来睡觉的。

跟榻相关的有一个词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叫“下榻”。就是出差,说您在哪儿下榻呀?榻是睡觉的,床也是睡觉的,可是睡觉却说“上床”,那么,它为什么叫“下榻”,不叫“上榻”呢?

这就有个历史故事了。东汉有一个名臣陈蕃,他性情耿直,是一个非常廉政的官,他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他专门设专榻。他看不上的人,你爱怎么着怎么着了,看上的人,则就专门有一个榻。他这榻平时是挂在墙上的。一来了他喜欢、看的中的客人,他就把这个榻从墙上拿下来,让你睡觉,所以叫“下榻”。如果当时他要挂一床在墙上,那就叫“下床”了。所以,“下榻”是这么来的,是非常古的一个词。

官帽椅的故事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

官帽椅当然不是可以挂帽子的椅子,那样对古时候道貌岸然的官儿们来说就太有失体统,大碍官仪了。官帽椅的形制早在宋代就已经基本定型。很多朋友都知道宋代的“官帽”都是后高前低的形制,和从侧面看官帽椅的样子非常相似,故而得名。

而古代冠帽式样很多,但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书中和舞台上常见的,亦即明王圻《三才图会》中附有图饰的幞头。幞头有展脚、交角之分,但不问哪一种,都是前低后高,显然分成两部。倘拿所谓官帽椅和它相比,尤其是从椅子的侧面来看,那么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略如帽子的后部,二者有几分相似。也有人认为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像官帽的展脚(俗称“纱帽翅”),故有此名。其说似难成立。因官帽椅的进一步区分即有“四出头”(搭脑和扶手都出头)和“南官帽”之别。

关于南官帽椅的得名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宋代官帽均有帽翅,官员们在朝堂之上戴着带帽翅的官帽,回家后就把帽翅摘掉,以示内外有别。恰巧这种扶手椅的形状就像是脱去了帽翅的官帽,于是人们称其为内官帽椅。而宁波话中的“内”很像普通话的“南”,慢慢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就变成“南官帽椅”了。

在古时众多的传统古典家具中,官帽椅是以其高大、简约、线条流畅著称的。虽然它的椅面、腿等下部结构都是以直线为主,但是上部椅背、搭脑、扶手乃至竖枨、鹅脖都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几百年来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端庄、大气,而且结构很符合人体工程学。不管在古在今,在厅堂还是在书房,从容坐镇,安定祥和。

看完后,是不是觉得咱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博大精深?其实每一套红木家具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