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比管仲乐毅差得远

先说结论: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是在政治作为上比管仲差很远;在军事功绩上比乐毅差距太大。

诸葛亮的志向的确是想成为管仲一样的贤臣,辅助主子成就千古伟业。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拿出地图给刘备分析天下形势,以此评价,诸葛亮确确实实是在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努力奋斗。要知道,在当时想搞到一幅地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诸葛亮分析的头头是道,很符合实际,未出茅庐,三分天下,平时下了多少功夫流了多少汗水可想而知。所以,自比管仲,是很认真的。从最后的结果看,诸葛亮没像管仲乐毅一样取得巨大成就,名不副实。

现在具体分析。

一看结果。一个人志向再远大,再有本事,结果达不到预期也是枉然。管仲在政治上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齐国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个称霸诸侯。诸葛亮一辈子鞠躬尽瘁,累死累活,也没能把曹操、孙权等诸侯召集到一起开会,让刘备坐主位,发号施令。乐毅攻灭齐国,最后只剩下两个小城。乐毅打齐国的时候,正是齐国最昌盛最强大的时候。诸葛亮没有如此辉煌的战绩。

二看实战。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也比不上管仲。武将关羽张飞不鸟他,可调遣的武将只是赵云,赵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刘备的安保队长,带兵打仗是副业,有时候纯粹是给诸葛亮帮忙。文官有法正等制衡。再看管仲,标准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齐桓公没人敢对管仲呲牙,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非常顺。因为管仲太会办事,太会做人,齐桓公也不舍得给管仲脸色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教训教训南蛮野人孟获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和正规军曹家军、孙家军一比高下,不那么容易。六出祁山,寸功未立,还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就连爱将马谡都保不住,丢车保帅。

三评价。正史评价,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搞内政还可以,比管仲萧何相差一个量级,带兵打仗就差远了。“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民间评价,最有代表性的是空城计。一个主帅能把自己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不能说是善于带兵打仗。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也可以看到民间对诸葛亮的评价更多的是“能”,能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司马懿的主要敌人是曹魏,高层对他很是忌惮。曹魏的主要敌人是刘蜀,没事就出祁山,没能才还老是找事。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诸葛亮自然成为了司马懿的朋友,所以留着他不杀,用诸葛亮来制衡曹魏。否则,司马懿命令一个连的敢死队到城楼上就把诸葛亮牵下来了,还弹琴退司马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