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四国时期,其纷争比三国演义更为激烈

文/刘应龙

《三国演义》在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除了东汉末年的魏、蜀、吴外,还有一个四国时期,虽然存在时间不太长,但其纷争较三国演义毫不逊色,甚至更为激烈,它就是明朝末年的大顺、南明、满清、大西。

那是在1644年,也就是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后一年,其实这一年已经算不上是明朝了,因为在这年的3月19日凌晨,明崇祯皇帝已自缢而亡。4月25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正式建立“大顺”国,年号“永昌”,以这一年为永昌元年。

这个时期,大顺军势力已东至鲁豫,南跨荆楚,西迄秦陇,北抵燕晋,整个北方几乎皆为其所有。但是,朱明王朝并没完全消失,一些明朝的大臣们又在南京拥立了福王朱由崧称帝,史称南明,并于第二年改为弘光元年。实际上这时南明只控制了江淮、江南和西南部分地区。

1644年5月18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出兵山海关,5月27日,山海关战役爆发,后因清兵赶至,李自成兵败,于6月4日退出北京,9月20日顺治帝驾车由盛京出发,迁都北京,10月份顺治皇帝在北京再次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宣告成了中国的皇帝,这一年,史称清世祖顺治元年。

这一年,当北京在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轮流坐庄时,而在西边的四川, 此时张献忠领导的另一支农民军正屯兵万县,并向成都进发,八月初攻下成都,基本控制了四川全境。11月16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改元大顺(年号大顺,与李自成的国号一样,李自成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建立了大西政权。

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年,同时也是最悲惨的一年,从3月中旬明崇祯帝自缢身亡后,大顺、南明、大清、大西四个政权同时存在华夏大地上,大家你争我夺,杀伐不断,互不结盟,各不相让,皆欲至其他三方于死地而后快。

大顺李自成被赶出北京后,清军一路追杀;坐在南京龙椅上的南明弘光帝一边忙着看戏,一边暗地派人围追堵截,誓必剿杀“逆贼”;大西张献忠正忙着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对亡命而逃的大顺军防范甚严,偶尔还找准机会落井下石干上一架。1645年5月,李自成穷途末路,在九宫山被地主武装击杀,大顺政权也告终结,年号“永昌”没有永久昌盛,仅仅用了两年。

大顺被剿灭后,清军马不停蹄地开始征剿大西和南明。然而此时的大西和南明,本应象三国演义蜀吴一样联合起来抵抗清军,但是他们却势如水火,自个儿先干了起来。1645年原明副将曾英部在重庆、叙州(今四川宜宾)一带击败大西军,占领了川东。南明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在播州(今贵州遵义)誓师,命各路明军进川,会师泸州,进攻大西政权。双方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拉锯战。

直到1646年3月21日,清朝廷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部入川进攻大西军,此时张献忠正率10万余大军对南明军作战,双拳难敌四手,最后退回成都。同年11月27日凌晨,清军主力进抵大西军营地,大西军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张献忠仅带数骑察看,中箭负伤坠马牺牲。第二年,孙可望等人率领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并且停用了大顺年号,大西政权也仅维持了不到三年而已。

就在1645年5月,李自成兵败后大顺终结,南明与大西杀得不可开交时,清军攻破了南京,南明弘光帝被俘,不久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登基称帝,改国号隆武。1646年8月隆武政权也被清军消灭,同年10月10日,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继位监国。此后南明政权历经多个皇帝,坚持与清庭斗争,一直维系到1662年永历朝廷覆亡后才正式宣告结束。

1644年4月到1645年5月,这个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年时间,有谁还记得起华夏大地上曾发生过一起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四国演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