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说古琴的魅力无“乐”能极?说起她的源头挺“吓人的”

特别注释:文内配图是我的老师,古琴界奇女,赵晓霞老师

越古老的东西越难考证,道理很简单,考证过于久远的东西,人证肯定没了,可能有的只能是物证和书证——土埋文物、祖传珍品、烂朝断报、破书残集。倘若这些都没有,那真是一笔死账了——死无对证。

古琴的历史考证还算乐观,但若将起源时间考证得钉是钉铆是铆也庶几无望。

古琴,过去就叫琴,现代为了把它跟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区分开来,就给它加了一个字,也算是琴如其名吧,因为它太久远了。除了“古琴”,它还有好多名字,什么“七弦琴”“五弦琴”、“玉琴”、“瑶琴”、“雅琴”、“枯琴”、“素琴”、“宝琴”、“幽琴”、“舜琴”、“绿绮”、“焦尾”、“丝桐”、“焦桐”、“老桐”、“孤桐”、“爨桐”等等。

古琴因为太古老,还跟巫术扯上过关系。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的老祖宗都信邪,什么祭天啊、跳大神啊、烧乌龟壳子啊……花样繁多,极具创新性,古琴就曾被他们用作制造诡秘氛围的道具(不信你听琴歌,就可以找到这种感觉),后来人们慢慢进化,开始用审美的眼光看它,巫术便开始艺术了。

追溯古琴的起源,我们有必要先从物证开始,如果能找到物证,就好办了。‍

近代,考古学家找到的最早的古琴实物,是在湖北出土的一把十弦琴,战国前期的,后来又出土了一把七弦琴,可惜时间更近。

从物证来看,古琴的起源时间最早仅可上溯到战国,但这显然不足够,因为书证考据出来的时间比这要久远。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歌词大全集。这本书大约在2500年左右编辑完成,可信度很强。书中出现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说法,又出现了“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说法(这句我很喜欢,最近有朋友托我给宝宝起名,我还用过此典),从这些热闹的场景可以推断,当时的古琴完全是流行乐器,跟现在的吉他差不多,追“窈窕”姑娘的时候都用它。

一个事物从产生、发展到流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在周朝,古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所以周朝肯定不是古琴的起源点。

有人注意到殷商时代(殷是商朝的首都,太有名了,所以后代叫那个朝代就连首都一块叫进去了,就好比我们的后代可能会把我们这个时代叫做“京中”)盛行的甲骨文中的“ 乐“字,如图:

很形象的甲骨文

古时的乐主要指的就是琴,瑟次之。从象形解析来看,此乐为木制,上有丝线,而蚕丝正是古时做弦的生产原料,蚕丝特性坚韧,弹拨起来韵悠味远。除了对甲骨文字体剖析之外,这方面的文字记载也不少。

因此,如果按照商朝为古琴起源点的话,翻开万年历,我们真禁不住要喟叹:他已经活了至少3000岁,你说他还能再古点嘛!

其实,关于古琴的起源史最甚嚣尘上的说法当属圣人造琴,其中以伏羲、神农、炎黄等创始古琴的说法最为流行,但这种说法基本属于传说体,文字上也只是零星记载,无法互相佐证,稍微认真就靠不住了。

有人认为,舜与其他皇帝不同,从史料上可以证明他才是造琴的鼻祖。而且有充分的理由:

《礼记》中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尸子》和《孔子家语》还记下了《南风歌》的歌词:“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歌词还被清代的沈德潜收录进“歌词大全”《古诗源》,并且在《孟子》中也有所见。

再者,舜做首领的时候已经有祭祀、礼聘等较为频繁的社交活动,完全存在音乐助兴的需求。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大约于舜时代开始养蚕,以丝为弦,顺理自然。

因此,如果按照舜时代为古琴起源点的话,翻开万年历,我们真禁不住要喟叹:他已经活了至少4000岁,他真的不能再古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