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巢湖,话说柘皋的仓房村

作者:李定祥

古镇柘皋地处江淮要冲,得水陆之便,自春秋入史,瓜瓞绵绵,一路烟尘。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加快,镇区扩张,周边的几个村庄很快没入其中,仓房、皮场、湾里、小井、小赵、李坎等村,也像巢湖的小王庄、草城街、东炮营徒具指示区域方位的意义了。这几个村名里,仓房显得非常特别,考巢湖乃至合肥也是绝无仅有。

推究起来,这个村名至少也有千年的历史了。仓房村位于柘皋镇西南角,紧邻柘皋河西岸,坐落在一块高地上。这块高地古称阳河岗,自河西发端,向西北延伸,直到柘皋中学,长约1里,应是自然形成。中间被省道331(原合浦公路)切开,降坡,如今仓房村位于路南,路北依地势建有柘方一级电灌站。1991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使得古镇成为泽国,水漫上了玉栏桥面,连镇中心地势较高的十字街都上水了,桥西街几乎陷入灭顶之灾,但仓房所在的这块高地却没有完全被淹,高地之上的柘皋粮站风雨如磐,高地之下一路之隔的柘皋油厂风雨飘摇。

如此,这块阳河岗被兵家官家商家看中就不奇怪了。

据《三国志·朱桓传》记载:“黄武元年(公元222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遣其子泰攻濡须……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魏大将军曹仁奉魏文帝曹丕之命攻打东吴,曹仁先派儿子曹泰攻打濡须口(裕溪口),自己则带着一万人马留守在柘皋,作为曹泰的后援。据《柘皋志》记载,曹仁就驻扎在阳河岗,并留下了“九步三眼井”的故事。据说为解决一万多人马的饮水问题,曹仁在阳河岗北50米低洼处(今柘皋油厂北侧)挖掘了三口井,三井成“品”字形,每口井间隔三步。此井民国时期犹存,今已被淤埋地下。解放后曾在阳河岗出土了许多陶瓦、陶壶以及狼牙箭簇等,《柘皋志》还保留了相关的图片。

曹仁为何把部队驻留在柘皋呢?除了柘皋当时环境优越,物产丰饶,士民殷富,便于筹集粮草之外,更主要的是柘皋作为江淮地区重要战略要冲,可为最佳屯守之地。自秦汉至隋唐,江淮之间南北主要通道为:寿县—合肥—柘皋是陆路(寿县、合肥是当时江淮地区两大都会),柘皋—巢湖—裕溪口入江是水路,连起来是一条水陆通道。这一条通道战时是兵道,平时是商道,柘皋是这条要道由陆转水的中间站。今天从合肥到柘皋沿途的一些地名还能依稀见到当年繁忙古道的影子。

事实上,不仅是濡须口大战这一次,三国时期柘皋一直是曹魏集团伐吴的屯守之地,一度被呼为“曹城”。那么阳河岗上必然要建设大量的仓舍用于屯集粮草物资,仓房村也许这时就存在了。

如若存疑,我们再来看一段史料。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由白居易的好友、著名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的作者陈鸿写的《庐州同食馆记》。陈鸿是中唐时期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士大夫和作家,官至尚书主客郎中。此文作于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陈鸿受好友庐州刺史之邀为刚修葺一新的庐州同食馆写了一篇落成记。文中有一段文字赞颂了朋友作为地方长官的功绩::“先时郡米数万石输扬州,轴轳相继,出巢湖,入大江,岁为风波沉溺者半。乃于湖东北岸橐皋里作廥廪三十九间,州东二邑人米输于此,由申港出新妇江至白沙,人不劳,水无害。”

安史之乱之后,中原凋敝,庐州成为朝廷重要的粮食来源基地,但由于风大浪急,一半的米翻船沉水了,于是庐州刺史把柘皋作为屯集地和中转站,在河边修建了三十九间仓库,先将粮食陆路运至柘皋,再用船取道裕溪河(新妇江),入长江,到达扬州,再由运河输往北方。这条水运线路不但便捷,而且安全,“人不劳,水无害”。那么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三十九间仓库一定是建在阳河岗了。这么多的仓舍一定需要众多的人帮忙打理,这些人围仓而居自然形成村落,于是仓房村之名就自然传出去了,原先的阳河岗之名反而湮没不为人知了。

直到近代,随着陆路运输的兴起,柘皋到巢湖、南京有了更为快捷的公路,柘皋河这条重要的江淮水道也渐渐式微了。解放后政府依然在仓房村旁修建了老柘皋区最大的粮站,人民公社时期这里天天都是一派熙来攘往的热闹场景。虽然现在粮站功能有所减弱,但依然在正常运转,仓房村依然名副其实,这也算是给历史一个安慰吧。

需要补充说一下的是: 柘皋曾经是古巢湖的湖湾,经长期泥沙沉积,淤为湖滩,湖水后退,又在山洪冲刷的过程中形成河流,原来水面宽阔,明末清初始筑堤圈圩,河面逐渐变窄,近年来政府大力整治,垒堤浚底,渐趋好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